基本信息
书名:在家做足疗-(附赠足部反射区挂图)
定价:39.80元
作者:査炜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53717951
字数: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很多反射区都是两个脚上都有,是按摩一侧的还是两侧的都按?经常咳嗽,是咳嗽的时候按摩,还是平常天天按摩?每次用手给脚做完按摩之后总是感觉手很累,有没有省力的方法?脚上的位和反射区总是找不准,该怎么办呢?
针对读者的这些困扰,专业医师给出详细的按摩时间、次数和疗程,不用再疑惑按摩多长时间、多少次等问题。另外,本书教你用按摩棒在足底的反射区按摩,不仅省力,治疗效果更好。
《健康爱家系列:在家做足疗》在真人的脚上标,方便查找,也很美观;加上一个步骤一张图,看图就能学会足疗。每天早晚在家对照做一做,只要几分钟,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家人,都可以在疲惫之时享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放松。
如何消除疲劳?怎样缓解压力、调理脾胃?美容真的可以很简单吗?每天只需几分钟,捏捏脚,即可起到有效保健养生功效,使身体摆脱亚健康,恢复真健康。
内容提要
《健康爱家系列:在家做足疗》把足疗店的全套按摩“搬”回家,在真人的脚上标注反射区和位,不仅查找方便,还很美观;加上一个步骤一张图,看图就能学会足疗。本书不仅标注出了详细的足部反射区及位,而且还给出详细的按摩时间、次数和疗程,读者不用再疑惑按摩多长时间、多少次等问题。
现在用按摩棒做足部按摩已经非常普及,本书采用按摩棒按摩足底的反射区,不仅省力,而且比用手指按摩的治疗效果更好。随书附赠的足部反射区大挂图以及网络下载对症足部按摩视频,贴在墙上对着练,专家示范跟着学。
目录
章 在家足疗,效果一样好
在家学足疗的好处
在家学足疗的关键就在于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的工具
足部按摩的时间和次数
常用的11 种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的顺序
足部按摩的力度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后的正常反应
按摩后的特殊反应
足部按摩的适应证
足部按摩的禁忌证
第2章 足疗大药--77 个常见足部反射区
反射区的三大种类及作用
足部按摩怎么选择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
1. 大脑(头)
2. 额窦
3. 小脑、脑干
4. 垂体
5. 三叉神经
6. 颈项
7. 眼
8. 耳
9. 斜方肌
10. 甲状腺
11. 甲状旁腺
12. 肺、支气管
13. 胃
14. 十二指肠
15. 胰
16. 肝
17. 胆
18. 腹腔神经丛
19. 肾上腺
20. 肾
21. 输尿管
22. 膀胱
23. 小肠
24. 盲肠、阑尾
25. 回盲瓣
26. 升结肠
27. 横结肠
28. 降结肠
29. 乙状结肠、直肠
30. 肛门
31. 心脏
32. 脾
33. 生殖腺1()
34. 臀部
35. 股部
36. 上臂
37. 血压点
38. 食管、气管
39. 腋窝
40. 头颈淋巴结
41. 舌、口腔
42. 失眠点
43. 鼻
足背反射区
44. 胸部淋巴结
45. 平衡器官(内耳迷路)
46. 胸(乳房)
47. 横膈膜(膈)
48. 扁桃体
49. 下颌
50. 上颌
51. 喉、支气管
52. 腹
53. 肩胛骨
54. 肋骨
55. 闪腰点
56. 牙齿
57. 声带
足内侧反射区
58. 股关节
59. 盆腔淋巴结
60. 前列腺、
61. 阴道、阴茎、尿道
62. 颈椎
63. 胸椎
64. 腰椎
65. 骶骨
66. 内尾骨
67. 颈
68. 直肠、肛门
足外侧反射区
69. 膝关节
70. 生殖腺2()
71. 髋关节
72. 腹部淋巴结
73. 外尾骨
74. 肘关节
75. 下腹部
76. 肩
77. 坐骨神经
第3章 在家做足疗祛病痛
1. 糖尿病
2. 高血压
3. 低血压
4. 动脉硬化
5. 心脏病
6. 头痛
7. 眩晕
8. 牙痛
9. 耳鸣
10. 感冒
11. 慢性支气管炎
12. 哮喘
13. 呃逆
14. 咳嗽
15. 百日咳
16. 慢性咽炎
17. 慢性鼻炎
18. 慢性胃病
19. 神经性呕吐
20. 胃下垂
21. 腹泻
22. 便秘
23. 消化道溃疡
24. 胆囊炎、胆结石
25. 慢性胰腺炎
26.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27. 慢性
28. 尿石症
29. 三叉神经痛
30. 面神经瘫痪
31. 神经性皮炎
32. 中风后遗症
33. 失眠
34. 嗜睡
35. 盗汗
36. 贫血
37. 癔病
38. 癫狂
3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0. 肥胖症
41.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42. 肩关节周围炎
43. 颈椎病
44. 急性腰扭伤
45. 慢性腰肌劳损
46. 坐骨神经痛
47. 类风湿性关节炎
48. 小儿遗尿
49. 小儿厌食
50. 小儿疳积
51. 小儿近视
52. 月经不调
53. 痛经
54. 经闭
55. 带下病
56. 脱垂
57. 盆腔炎
58. 性冷淡症
59.
60. 老年性阴道炎
61. 增生
62. 急性炎
63. 乳少
64. 产后腹痛
65. 产后排尿异常
66. 产后自汗盗汗
67. 更年期综合征
68. 遗精
69. 阳痿
70. 前列腺增生
第4章 每天10 分钟足疗保健
1. 延年益寿
2. 消除疲劳
3. 健脑益智
4. 养心安神
5. 宣肺宽胸
6. 调理脾胃
7. 益肝明目
8. 补肾强腰
9. 形体健美
10. 颜面美容
附录:足部的经络和位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在家足疗,效果一样好
在家学足疗的好处
在家学足疗的关键就在于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的工具
足部按摩的时间和次数
常用的11 种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的顺序
足部按摩的力度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后的正常反应
按摩后的特殊反应
足部按摩的适应证
足部按摩的禁忌证
第2章 足疗大药--77 个常见足部反射区
反射区的三大种类及作用
足部按摩怎么选择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
1. 大脑(头)
2. 额窦
3. 小脑、脑干
4. 垂体
5. 三叉神经
6. 颈项
7. 眼
8. 耳
9. 斜方肌
10. 甲状腺
11. 甲状旁腺
12. 肺、支气管
13. 胃
14. 十二指肠
15. 胰
16. 肝
17. 胆
18. 腹腔神经丛
19. 肾上腺
20. 肾
21. 输尿管
22. 膀胱
23. 小肠
24. 盲肠、阑尾
25. 回盲瓣
26. 升结肠
27. 横结肠
28. 降结肠
29. 乙状结肠、直肠
30. 肛门
31. 心脏
32. 脾
33. 生殖腺1()
34. 臀部
35. 股部
36. 上臂
37. 血压点
38. 食管、气管
39. 腋窝
40. 头颈淋巴结
41. 舌、口腔
42. 失眠点
43. 鼻
足背反射区
44. 胸部淋巴结
45. 平衡器官(内耳迷路)
46. 胸(乳房)
47. 横膈膜(膈)
48. 扁桃体
49. 下颌
50. 上颌
51. 喉、支气管
52. 腹
53. 肩胛骨
54. 肋骨
55. 闪腰点
56. 牙齿
57. 声带
足内侧反射区
58. 股关节
59. 盆腔淋巴结
60. 前列腺、
61. 阴道、阴茎、尿道
62. 颈椎
63. 胸椎
64. 腰椎
65. 骶骨
66. 内尾骨
67. 颈
68. 直肠、肛门
足外侧反射区
69. 膝关节
70. 生殖腺2()
71. 髋关节
72. 腹部淋巴结
73. 外尾骨
74. 肘关节
75. 下腹部
76. 肩
77. 坐骨神经
第3章 在家做足疗祛病痛
1. 糖尿病
2. 高血压
3. 低血压
4. 动脉硬化
5. 心脏病
6. 头痛
7. 眩晕
8. 牙痛
9. 耳鸣
10. 感冒
11. 慢性支气管炎
12. 哮喘
13. 呃逆
14. 咳嗽
15. 百日咳
16. 慢性咽炎
17. 慢性鼻炎
18. 慢性胃病
19. 神经性呕吐
20. 胃下垂
21. 腹泻
22. 便秘
23. 消化道溃疡
24. 胆囊炎、胆结石
25. 慢性胰腺炎
26.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27. 慢性
28. 尿石症
29. 三叉神经痛
30. 面神经瘫痪
31. 神经性皮炎
32. 中风后遗症
33. 失眠
34. 嗜睡
35. 盗汗
36. 贫血
37. 癔病
38. 癫狂
3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0. 肥胖症
41.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42. 肩关节周围炎
43. 颈椎病
44. 急性腰扭伤
45. 慢性腰肌劳损
46. 坐骨神经痛
47. 类风湿性关节炎
48. 小儿遗尿
49. 小儿厌食
50. 小儿疳积
51. 小儿近视
52. 月经不调
53. 痛经
54. 经闭
55. 带下病
56. 脱垂
57. 盆腔炎
58. 性冷淡症
59.
60. 老年性阴道炎
61. 增生
62. 急性炎
63. 乳少
64. 产后腹痛
65. 产后排尿异常
66. 产后自汗盗汗
67. 更年期综合征
68. 遗精
69. 阳痿
70. 前列腺增生
第4章 每天10 分钟足疗保健
1. 延年益寿
2. 消除疲劳
3. 健脑益智
4. 养心安神
5. 宣肺宽胸
6. 调理脾胃
7. 益肝明目
8. 补肾强腰
9. 形体健美
10. 颜面美容
附录:足部的经络和位
说实话,我最初对“在家做足疗”这种主题是抱有疑虑的,总觉得专业的保健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师。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详尽地拆解了足部按摩的每一个步骤,从前期的温热浸泡到按摩过程中的特定手法,每一步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和详尽的文字说明,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导。书中没有大谈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落到实处的“可操作性”上。比如,针对久坐办公室人群常见的足底酸胀问题,作者提供了一套“十分钟快速缓解方案”,这个方案极其实用,我试了两次,效果立竿见影,那种疲惫感确实被有效缓解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调整足疗的侧重点,比如春季侧重于疏肝理气,秋季则着重于润燥养阴。这种与时令相结合的养生观念,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现代生活节奏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将深奥的养生知识,转化成了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轻松践行的日常习惯。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个性化”的强调。作者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脚型、体质和生活习惯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他提供了一系列灵活调整的建议,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流程”。比如,针对老年人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作者建议增加温热渗透的时间和使用特定的精油辅助;而对于经常运动导致足弓疲劳的年轻人,则推荐了更偏重于拉伸和释放压力的手法。这种“因人而异”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临床经验和对个体差异的尊重。我个人根据书中的指引,尝试了针对“改善睡眠质量”的睡前足浴和按摩组合,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我的入睡时间明显缩短,且睡眠的深度也有所增加。这本书没有给人一种“一招鲜吃遍天”的错觉,反而鼓励读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最终形成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家庭足疗定制方案”。这种开放性和指导性,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得以长期保持。
评分从一个侧重于“自我疗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哲学内涵非常值得推敲。作者反复强调,足疗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放松,更是一种与自我对话、整理思绪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信息裹挟,很少有时间真正慢下来关注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书中有一段关于“倾听双足的低语”的论述,让我深有感触。它引导读者去分辨不同区域的触感变化——是麻木、是刺痛,还是温热——并将其与身体内部的潜在状况联系起来。这种将“身体感知”提升到“精神觉察”层面的叙述,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层次感。它不再是简单的“如何按摩”,而是演变成了一门“如何关照自身”的艺术。我发现,当我带着这份觉知去实践书中的手法时,按摩的效果似乎也更加深入和持久。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调和,是身心合一的体现,非常适合那些寻求深度放松和压力管理的人群。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和谐,让人一看就有想了解的冲动。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养生书籍,但翻开目录后才发现,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作者在开篇就用一种非常亲切、没有距离感的口吻,娓娓道来了足疗的悠久历史和它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更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长者在分享生活中的智慧。特别是关于足底穴位图的讲解部分,作者没有采用生硬的医学术语,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比喻来解释各个反射区的功效,比如将肝脏反射区比作身体的“净化站”,将肾脏反射区形容为生命的“能量库”,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即便是初次接触足疗养生的人也能迅速理解和掌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具体手法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态度,他强调的不是力量的蛮用,而是力度、频率和节奏的精确把握,这让我想象着自己在家就能进行一次专业级别的放松和调理,而非仅仅是简单的揉捏。整体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逻辑清晰,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而不失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它给人的感觉非常干净、舒适,阅读起来毫无压力。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显得廉价。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过渡和重点内容标注上的处理方式,大量使用了留白,使得那些关键的穴位名称和操作要点能够立刻跳入眼帘,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阅读疲劳。如果说内容是骨架,那么这些设计元素就是血肉。特别是关于“足部反射区挂图”的附赠,简直是神来之笔!我将它挂在了我练习瑜伽的小角落,每次做足疗前,我都会对照着它确认自己的手法是否精准到位。这张图的绘制精美,标注清晰,与书中的理论知识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这不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套完整的家庭足部护理工具包。这种兼顾实用性与美观度的制作水准,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它让我觉得,我购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高品质的阅读和实践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