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第2版)
定价:40.00元
作者:李百珍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30304505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该书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借鉴了大量外有关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献,收集了作者二十余年来的实践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是一部既反映该领域*研究成果,又密切联系青少年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著作。该书曾获得天津市第七届社会科学成果奖,并被教育部作为高校推荐教材。
目录
上篇 青少年心理卫生
章 青少年心理卫生
一、心理卫生
二、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青少年心理卫生的意义
第二章 心理卫生理论(上)——焦虑与应激理论
一、焦虑理论
二、应激与应付
第三章 心理卫生理论(下)——人本主义心理卫生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成熟人的模式
二、罗杰斯的充分的挥作用的人的模式
三、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的模式
四、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的模式
五、弗兰克的自我的人的模式
六、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的模式
七、案例
第四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辅导
一、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辅导
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辅导
第五章 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防治
一、智力缺损的防治
二、多动症的防治
三、遗尿症的防治
四、口吃的防治
五、神经性厌食症的防治
六、学习困难综合症的防治
七、吮手指、咬指甲的防治
第六章 青少年常见的神经症、人格障碍的防治
一、神经衰弱的防治
二、焦虑症的防治
三、强迫症的预防
四、恐怖症的防治
五、神经性抑郁的防治
六、癔症的防治
七、疑病症的预防
八、经前期紧张症的防治
九、人格障碍的防治
十、的防治
十一、心理危机的干预
下篇 青少年心理咨询
第七章 青少年心理咨询
第八章 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第九章 行为疗法
第十章 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
第十一章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第十二章 森田疗法
附录
一、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
二、心理测验量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配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初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非常不错,厚实又有韧性,翻阅起来手感极佳,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累。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做得相当考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拿捏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大段的理论阐述还是中间穿插的案例分析,都清晰易读,让人可以非常顺畅地沉浸其中。装订工艺也看得出很用心,即使反复翻看也不容易散页,可见出版社对细节的把控非常到位。这样的实体书,拿在手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比起冰冷的电子屏幕,它更能给人一种踏实和亲近感,很适合放在书架上时常拿出来品味。可以说,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的物质载体体验已经为后续的阅读奠定了非常积极的基调,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打开它,探索里面的知识宝藏。这本书的整体质感,绝对对得起它所承载的专业内容。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对“预防”和“成长”这两个核心理念的强调,超越了传统上仅仅聚焦于“矫正”问题的视角。很多心理健康读物倾向于集中火力解决已经显现的危机或障碍,但这本书却花了大篇幅来探讨如何在青少年生命的关键节点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和环境支持,以促进其全面、健康的人格发展。它不仅告诉我们如何识别“病态”,更细致地描绘了“健康”应有的样子,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塑造这种健康中扮演的角色。这种前瞻性的、赋能式的视角,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修复”,更是在学习如何“构建”一个更稳固的内心世界。这种立足于个体潜能挖掘和积极心理学基础的论述,为整个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提供了一种更为积极和充满希望的指导方针,让人读完后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和实用的地方,在于它对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构建能力。很多同类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读起来像在啃枯燥的学术论文;要么又过于流于表面,只提供一些空泛的操作指南。然而,这本书巧妙地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心理卫生和咨询的流派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会结合大量的真实或模拟案例,细致入微地剖析在特定情境下,咨询师应当如何运用这些工具,以及需要注意哪些伦理边界和潜在的陷阱。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危机干预和家庭系统视角的部分,作者提供的分析框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让我对未来可能面对的复杂情况有了一个更具象化的预判和准备。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工具价值,让它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参考,而是案头必备的实战手册。
评分从编辑和校对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展现出的专业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在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影响流畅性的低级错误,无论是数据引用的准确性,还是专业名词的统一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是对读者时间的一种尊重。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于引用文献的规范处理,使得我们可以轻松追溯到每一个重要观点和研究的出处,这对于有志于进行更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个严谨的学术项目成果的展示。好的书籍,不仅内容要精,载体呈现的专业度同样重要。这本书在保证内容深度的同时,还维持了如此高的编辑质量,充分体现了出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群体的责任心。每一次翻阅,都让人对知识的尊重感油然而生。
评分阅读完这本书的部分章节后,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梳理复杂心理学概念时的那种清晰和条理分明。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在作者的笔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和色彩,变得触手可及。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敏感的青少年发展议题时,作者的叙述方式总是那么的温和而富有同理心,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照顾到了初学者或者非专业人士的理解需求。我特别欣赏其中穿插的那些看似不经意,实则精心挑选的引言和名家论断,它们像一个个精确的锚点,帮助读者在浩瀚的心理学知识海洋中稳稳地抓住核心要义。这种行文风格,与其说是教科书式的灌输,不如说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进行一对一的深度交流,循循善诱,引导我们去思考、去分辨。每一次阅读,都像经历了一次思维的深度拓展,让人在理解“是什么”的同时,更进一步探究了“为什么”和“该怎么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