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
定价:32.80元
作者:陈龙骧,李敏弟,陈骊珠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36480391
字数:
页码:3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李雅轩杨氏太极拳2011年申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李雅轩先生是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大师的得意弟子,他全面系统地继承了杨澄甫大师的衣钵,在拳械、推手、散手等方面,技艺精绝,炉火纯青。
内容提要
李雅轩杨氏太极拳2011年申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全书的部分是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是李雅轩大师一生练拳的经验总结,是练习太极拳的指导性论著。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说太极拳的源流、太极拳的名人武技轶事、李雅轩宗师的生平事迹、太极拳的练法要领,以及整套太极拳的具体每招每式的练法用法和五种推手的具体练法。全书配以多幅插图,动作分解清楚,是不可多得的太极拳法精解图书。
目录
部分 Part One Intensive Introductioto Li YaxuaTaichi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
一、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练法之一
二、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练法之二
三、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练法之三
四、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推手、发劲之一
五、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推手、发劲之二
六、李雅轩先生谈太极拳
七、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其主要说明
八、李雅轩先生谈太极拳的书信
九、推手与发劲
十、散 手
十一、杨澄甫老师推手发劲的情形
十二、说太极拳名人发劲时脸部的表情
第二部分 Part Two Li YaxuaYang's Taichi
李雅轩杨氏太极拳
一、太极拳源流
二、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
三、杨氏太极拳名人武技轶事
四、杨氏太极拳在四川的传播者--李雅轩
五、杨氏太极拳练法要领
(一)杨氏太极拳的基本规则
(二)杨氏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要求
六、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
七、关于杨氏太极拳中的几个动作名称注释
八、关于杨氏太极拳图解中的一些说明
九、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练法图解
第三部分 Part Three Yang's Taichi Push-hands
杨氏太极推手
一、浅谈太极推手
二、为太极拳推手比赛进一言
三、太极推手练法图解
(一)单推手法
(二)双推手法
(三)定步推手法
(四)活步推手法
(五)行步推手法
(六)大�焱剖址�
(七)推手散推法
第四部分 Part Four Appendix
附 录
一、明·宋远桥《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及支派考》
二、太极拳论
三、明·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四、十三势行功心解
五、十三势歌诀
六、打手歌、又歌
七、乾隆旧抄本太极拳歌诀六首
八、太极拳真义
九、八字歌
十、心会要诀(又名三十七心会论)
十一、周身大用歌(又名三十七周身大用歌)
十二、十六关要诀
十三、功用歌
十四、撒放秘诀
十五、五字诀
作者介绍
陈龙骧先生,系一代太极拳宗师李雅轩之嫡系传人,深得其师器重,得师衣钵之传并发扬光大。现任中国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国际太极拳年会拳师名师级别评定会会员,太极拳大师,中国武术八段。李敏弟系李雅轩之女,中国武术七段,一级裁判。
文摘
序言
部分 Part One Intensive Introductioto Li YaxuaTaichi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
一、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练法之一
二、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练法之二
三、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练法之三
四、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推手、发劲之一
五、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推手、发劲之二
六、李雅轩先生谈太极拳
七、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其主要说明
八、李雅轩先生谈太极拳的书信
九、推手与发劲
十、散 手
十一、杨澄甫老师推手发劲的情形
十二、说太极拳名人发劲时脸部的表情
第二部分 Part Two Li YaxuaYang's Taichi
李雅轩杨氏太极拳
一、太极拳源流
二、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
三、杨氏太极拳名人武技轶事
四、杨氏太极拳在四川的传播者--李雅轩
五、杨氏太极拳练法要领
(一)杨氏太极拳的基本规则
(二)杨氏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要求
六、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
七、关于杨氏太极拳中的几个动作名称注释
八、关于杨氏太极拳图解中的一些说明
九、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练法图解
第三部分 Part Three Yang's Taichi Push-hands
杨氏太极推手
一、浅谈太极推手
二、为太极拳推手比赛进一言
三、太极推手练法图解
(一)单推手法
(二)双推手法
(三)定步推手法
(四)活步推手法
(五)行步推手法
(六)大�焱剖址�
(七)推手散推法
第四部分 Part Four Appendix
附 录
一、明·宋远桥《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及支派考》
二、太极拳论
三、明·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四、十三势行功心解
五、十三势歌诀
六、打手歌、又歌
七、乾隆旧抄本太极拳歌诀六首
八、太极拳真义
九、八字歌
十、心会要诀(又名三十七心会论)
十一、周身大用歌(又名三十七周身大用歌)
十二、十六关要诀
十三、功用歌
十四、撒放秘诀
十五、五字诀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机会翻一翻。李雅轩先生的名字在杨氏太极拳界可是响当当的,他的理论和实践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我接触太极拳也有几年了,虽然不敢说精通,但多少也有些心得。每次练习,总感觉在某个地方卡住了,或者说,总是无法达到那种“浑然一体”的境界。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找到一些突破口,更深入地理解杨氏太极拳的精髓。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劲力运用、身法转换以及呼吸配合的讲解。有时候,即使知道动作要领,也做不到那种松沉自然、行云流水的感觉,这让我很困惑。我相信,李雅轩先生的经验之谈,一定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我还会留意书里是否有关于劲力由脚而起,通过身体传导至手臂的详细描述,以及如何做到“内动形不动”的要诀。当然,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些练习中的常见误区及其纠正方法,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期待着它能带我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太极世界。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我是一名初学者,刚开始接触太极拳不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动作僵硬,不知道如何才能将那些看似简单的招式练出味道来。身边有一些练习多年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动作流畅自如,讲解起来也头头是道,但对我来说,很多理论上的东西还是难以消化。我尤其想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适合初学者的入门指导,比如如何正确地建立身体的根基,如何放松肩背,如何让腰部带动四肢。书名中的“精解”二字,让我对它充满期待,希望它能把复杂的理论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一一解答。我渴望了解杨氏太极拳的核心要领,比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等等,这些口诀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实际练习中又该如何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图文解析,让我能够对照练习,少走弯路。同时,我也想知道,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否初步掌握一些内功的练习方法,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XH】 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接触太极拳的时间不长,但自从练了之后,就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我练习的是杨氏太极拳,平时看一些视频,听一些讲座,感觉自己似乎摸到了一些门道,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在动作的连贯性和身体的整体性上。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更系统、更深入的讲解,尤其是在身法、步法和劲力传递这几个方面。书名中的“精解”二字,让我对它寄予厚望,希望能帮我把一些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图文示范,能够清晰地展示每一个动作的细节,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我也想知道,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如何去理解和练习书中的内容,有没有一些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同时,我也很想了解,通过练习李雅轩先生的拳法,是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提升整体的协调性,甚至对养生也有一定的益处。
评分我一直对杨氏太极拳的“粘黏连随”和“沾连靠打”的技击应用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在实战中感觉自己还是无法做到那种顺势而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很多教程讲解的都是套路动作,对于如何将招式转化为实用的技击,却语焉不详。李雅轩先生的拳法,据说是非常注重技击实效的,因此我将这本书视为一本期待已久的手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讲解杨氏太极拳的功理功法,特别是关于如何通过练习来提升身体的敏感度,以及如何更好地体会对方的来力并借力打力。书中是否能有关于“推手”的专门章节,并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推手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如何才能在推手中做到“不丢不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我也很关心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发劲”的技巧,以及如何在不使用蛮力的情况下,就能产生强大的攻击力。我相信,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杨氏太极拳的技击精髓,并在实战中有所提升。
评分作为一名在太极拳领域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拳师,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真正启发我、让我对杨氏太极拳有更深层次理解的著作。市面上关于太极拳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触及到精髓、言之有物的却屈指可数。李雅轩先生的拳理拳法,历来被认为是杨氏太极拳的重要传承之一,有着深厚的底蕴。我翻阅过不少与李氏太极相关的资料,但始终觉得有些理论上的东西,需要更系统、更透彻的阐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李雅轩先生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劲力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内外相合”方面的阐述。我非常看重书中是否能够细致地讲解“太极十三势”与杨氏拳法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体现“节节贯穿”。我关注的不仅仅是套路招式的讲解,更希望从中能够领悟到“以柔克刚”、“引进落空”等高级的技击原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人未曾公开的秘诀,或者对现有理论提出更深刻的解读,从而帮助我突破瓶颈,在武学道路上更进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