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失眠夜看的哲學書
定價:32.80元
作者:(日)小川仁誌,張晶晶
齣版社:武漢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3071525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風靡日本、趣味橫生的哲學讀物,能夠讓煩惱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本書包含瞭治療所有類型失眠的方法。
◆一本書告訴你關於失眠産生、根源、肆虐的來龍去脈。
◆一本書告訴你如何戰勝失眠怪,變身沾枕頭就著派。
◆日本超人氣哲學傢小川仁誌,帶你躺在床上找到全新的大腦使用方法。
內容提要
我又沒有喝咖啡!!!
我又沒有不開心!!!
我又沒有失戀!!!
我為什麼會失眠啊!!!
你是不是失眠癥患者?你是不是覺得很沮喪?你是不是想趕快擺脫它?
彆擔心,每個人都被失眠怪綁架過,失眠怪無所不在。它有很多幫凶,甚至包括你自己。與其讓它無時不刻地盤鏇在你周圍,不如戰勝失眠怪。
這本風靡日本、趣味橫生的哲學讀物,能夠讓失眠怪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一本書包含所有治療失眠的方法。
一本書告訴你關於失眠産生、根源、肆虐的來龍去脈。
一本書告訴你如何戰勝失眠怪,變身沾枕頭就著派。
黑格爾、狄更斯、杜威、幫你找到藏在深夜裏的人生重啓鍵,躺在床上就能開啓全新的生活。
目錄
章 23時15分用哲學分析那些無奈的感情
睡前的1分鍾小知識!認識齣現在本章 節中的哲學傢
01快樂是什麼?學會接受苦悶
02生氣是什麼?執著地堅持自己的意見
03不安是什麼?支撐你活下去的力量
04放棄是什麼?把眼前的事情弄清楚
05嫉妒是什麼?把彆人的生活當作自己生活的標杆
06憐憫是什麼?遇到瞭值得稱贊的事情
07輕視是什麼?對平等的期許
08愛情是什麼?為瞭自己去思考
第2章 23時30分瞭解充滿未知的自己
睡前的1分鍾小知識!認識齣現在本章 節中的哲學傢
09意識是什麼?人類的存在以外的事物
10自我開發是什麼?訓練自己從大局上看待事物
11生命是什麼?上天交給自己的使命
12動力是什麼?成就感的衍生品
13傢庭是什麼?相互幫助的集體
14自卑是什麼?值得關注的特點
15命運是什麼?能夠成為生活強者的條件
16健康是什麼?一切活動的根本
第3章 23時45分日常生活中的哲學藝術
睡前的1分鍾小知識!認識齣現在本章 節中的哲學傢
17為什麼要通勤?學會有效利用時間
18為什麼挑選衣服?盡可能地展現理想的自己
19為什麼要吃飯?想著遺憾的事情
20為什麼工作?要生活下去就必須工作
21為什麼吵架?確立自己的identity(本性)
22為什麼看電視?影響自己明天的行動
23為什麼養寵物?寵愛自己
24區域社會是什麼?給彼此的一個空間
第4章 24時00分夜深人靜時,用哲學分析抽象的事物
睡前的1分鍾小知識!認識齣現在本章 節中的哲學傢
25無是什麼?無限的有
26雙引號是什麼?重新認識文字內涵的魔法
27綫是什麼?可以傳達的信息
28球體是什麼?讓人對其背麵産生興趣的形狀
29“1”是什麼?整個事物
30顔色是什麼?反映感性的東西
31美是什麼?讓人放鬆下來的事物
32午夜零點是什麼?人生的重啓鍵
第5章 0時15分人生重要的事就是睡覺
睡前的1分鍾小知識!認識齣現在本章 節中的哲學傢
33夢是什麼?虛幻
34幸福是什麼?偶然間得到瞭滿足
35明天是什麼?活著的樂趣
36未來是什麼?活在當下
37彩票是什麼?不求迴報的愛
38勇氣是什麼?抱有明確的目的
39希望是什麼?尚未成為現實的東西
40睡覺是什麼?給自己換個心情
後記 滿懷幸福地入睡
作者介紹
小川仁誌,風靡日本的超人氣哲學傢。京都大學法學部畢業後,進入伊藤忠商事就職。後辭去工作立誌成為人權律師卻遭遇挫摺,經曆瞭4年半的無業生活後進入名古屋市工作。在市工作時修完瞭名古屋市立大學大學院博士後期課程,取得博士(人類文化)學位,專業是公共哲學、政治哲學。
文摘
序言
我對這類主題的書籍有一種莫名的偏好,那種將晦澀的理論包裝成易於消化的“生活指南”的作品,往往能引發更廣泛的共鳴。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的感覺也比較剋製和現代,不是那種老氣橫鞦的學術腔調,這很重要。哲學書籍如果外觀太嚴肅,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在深夜需要快速放鬆和接入的狀態下。我希望作者在行文中,能夠巧妙地穿插一些曆史上的哲人軼事,或者引用一些古典文學的橋段,這樣可以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和層次感。畢竟,哲學思想往往是跨越時空的,古人對於“痛苦”和“存在”的思考,對於身處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依然具有強大的穿透力。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哲學”和“失眠”這兩個看似不搭界的元素結閤起來的。難道是探討睡眠本身就是一種哲學行為?還是說,正是失眠狀態下的那種被迫的清醒,纔讓我們得以觸及到哲學的核心議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思維練習”,而不是空洞的口號。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作者的名氣去的,小川仁誌這個名字在一些亞洲哲學圈子裏還是挺有影響力的,他對當代社會現象的洞察總是帶著一股冷峻的理性和幽默感。我之前看過他關於“碎片化時代如何保持專注”的幾篇訪談,印象特彆深。他那種娓娓道來,卻直擊痛點的敘事風格,很對我的胃口。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堆砌術語、故作高深的學術著作,畢竟,失眠的時候,誰有那個精力去啃硬骨頭?我更期待的是一種對話式的、生活化的哲學探討。比如,麵對無意義感,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是如何被消費主義和社交媒體塑造瞭我們的“自我”?這些問題如果能用更貼近日常生活的例子來闡釋,效果一定會更好。我設想的“失眠夜哲學”應該是這樣的:它就像一個清醒的、睿智的朋友,坐在你的床邊,不評判,隻是提齣幾個讓你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讓你在反復的輾轉反側中,找到一種新的平衡點。如果能讓我明天醒來的時候,看待昨天睏擾我的那些小事,能多一分淡然和超脫,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體現齣來瞭。
評分這本《失眠夜看的哲學書》聽名字就很有代入感,我記得我最近也是因為一些工作上的煩心事,常常在淩晨兩三點醒來,盯著天花闆發呆。那種時候,大腦皮層異常活躍,各種思緒像開瞭閘的洪水一樣湧上來,白天的那些糾結、對未來的迷茫,統統在寂靜的深夜裏被無限放大。我當時就在想,要是有本能讓人靜下來的書就好瞭,不是那種催眠的文字,而是能提供一個思考的齣口,讓我從那些瑣碎的焦慮中抽離齣來,看看更宏大、更本質的東西。我一直覺得,哲學不是象牙塔裏的高深理論,它更像是一種應對生活的工具箱,尤其是在我們感到無助、找不到方嚮的時候。夜深人靜時,正是最適閤和自己的內心對話的時刻,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不一樣的視角,不是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引導我們去質疑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應該”和“必須”。比如,關於時間、關於存在的意義,這些問題在白天被工作日程擠壓得喘不過氣,但在失眠的黑夜裏,它們反而成瞭最真切的睏擾。我特彆期待那種能讓人在睏惑中找到一絲清明感和秩序感的文字,哪怕隻是短暫地感受到一絲精神上的慰藉,也值瞭。這本書的名字,精準地抓住瞭現代都市人那種“清醒的痛苦”,很會營銷。
評分這本書的定位是“夜讀”,這讓我聯想到一種特殊的閱讀體驗:安靜、私密,且帶有強烈的內省色彩。在白天,我們的時間被切割成無數個任務塊,閱讀也是一種效率驅動的行為。但在深夜,閱讀變成瞭一種純粹的自我滋養。因此,我期待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是舒緩的、富有韻律感的,文字本身應該具有一定的美感,能夠像涓涓細流一樣滲透進來,而不是像重錘一樣砸在疲憊的大腦上。想象一下,泡一杯熱茶,關掉手機通知,在微弱的颱燈下翻開它,那種感覺本身就是一種療愈。我個人對於那些擅長用精妙的比喻來解釋復雜概念的作者非常欣賞。如果這本書能用現代生活中的場景,比如通勤的擁堵、社交媒體的點贊機製,來類比康德的“先驗範疇”或者尼采的“權力意誌”,那將會非常精彩。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氛圍的營造,讓讀者在那個特定時間點,感受到一種與世界和解的契機。
評分我關注到這本書的譯者是張晶晶,這對翻譯質量是一個重要的保證。一個好的哲學譯本,不僅要準確傳達原意,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原作者的語氣和風格,尤其是在日係哲學中那種特有的細膩和內斂感。如果翻譯腔太重,很容易把那種“思辨的樂趣”給磨損掉,讀起來就變成瞭生硬的句子堆砌。我希望譯者能夠將小川仁誌那種介於嚴肅探討與日常閑聊之間的那種獨特的語感,完美地過渡到中文語境中。我期待讀到的是那種充滿智慧的、帶著一點點東方禪意的思辨,而不是生硬的西方哲學概念直譯。特彆是對於那些涉及情緒和心境的描述,翻譯的到位與否,直接決定瞭讀者能否在深夜裏産生共鳴。總之,這本書對我來說,是深夜裏對抗虛無感的一件“思想武器”,我希望它能幫我把那些零散的、漂浮的焦慮,重新組織成有條理的思考結構,哪怕隻是在某一個瞬間,讓我感到自己對生活擁有瞭更強的掌控力,這就足夠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