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0天塑造孩子表达力:如何让孩子拥有好口才、好人缘
定价:38.00元
作者:科恩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222635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0天时间,帮你实现:◆与孩子更愉快地交流◆让孩子告别封闭和羞涩◆塑造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体会沟通的快乐◆带给孩子强大的自信心 ◆让孩子学会处理矛盾◆帮孩子获得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让孩子更受老师同学欢迎◆培养孩子乐观、无私的性格◆帮助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内容提要
从小开发孩子的语言情商!
学会表达,让孩子从小做个“外交家”!
★表达训练
通过这个训练,可以让孩子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更生动地描绘有趣的事物,让孩子语言更连贯、用词更准确。
★用心沟通
沟通,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从小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意识,增强他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孩子心智的全面发展。
★礼貌功课
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即使还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让人愿意与他交流。
★学会相处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常接触的“社交圈”就是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让孩子学会与别人相处,既能避免孤独,还会变得开朗!
★矛盾处理
孩子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与人沟通交流难免会有矛盾。当孩子与他人有矛盾时,一些的技巧就十分必要了!
★情商塑造
语言和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人的情商水平,而情商是除了智商以外,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分享练习
让孩子远离自私、学会分享其实并不难做到,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他会懂得关爱别人,也同时会收获到别人的关爱。
★树立自信
一个自卑的孩子很难成为表达的高手,所以父母必须要给予孩子自信心,让孩子远离自卑,大胆地表达、快乐地表达。
目录
天打开心扉:世界在等着孩子联系它/1
1.多跟孩子沟通,孩子才愿与人沟通/2
2.别把孩子关在家里,让他提早接触社会/4
3.带孩子出游,让眼界与心胸一起开阔/8
4.尊重天性,不要限制孩子玩的权利/10
5.传授社交技巧,让孩子做个外交家/13
6.如果可以,不妨带孩子去你的公司看看/16
7.鼓励孩子交朋友,在社交中提高自己/19
第2天表达训练:让孩子开始快乐地沟通/23
1.你的孩子是一个沉默的“乖孩子”吗/24
2.怎样培养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26
3.以身作则,营造和谐沟通氛围/29
4.喋喋不休的孩子,帮他学会倾听/32
5.赞美技巧,会让他终生受益/35
第3天用心沟通:让孩子的沟通水平更进一步/38
1.沟通是扫除孩子孤僻个性的好方式/39
2.注意说话技巧,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42
3.传授交流技巧,让孩子更好融入社会/45
4.做孩子口才练习的忠实听众/48
5.给孩子制造在公众面前表达的机会/51
6.增加语言“含糖量”,让孩子学会赞美/54
7.没有人不喜欢幽默的孩子/57
第4天礼貌功课:初次见面就能留下好印象/61
1.礼貌是教养的象征,更是的通行证/62
2.笑容是孩子无形的“名片”/65
3.心中有爱,随时表达出善意/68
4.教会孩子以礼待人/71
5.让孩子从心里做到谦虚/74
6.矫正孩子的霸王行为/78
7.教会孩子宽恕,开导爱记仇的孩子/82
第5天学会相处:在学校里成为老师和同学的朋友/85
1.老师青睐喜欢发表意见的孩子/86
2.在课堂上,提出好问题/89
3.面对严厉的老师不要恐惧/91
4.把想法、意见告诉老师,即使可能是错误的/94
5.巧妙拒绝别人,不伤害友谊/97
6.不要吝啬赞美比自己的同学/100
7.向别人请教问题时,带出诚意和感激/101
第6天矛盾处理:孩子应该学会的应急技巧/104
1.发生矛盾时,让孩子学会处理/105
2. 面对指责,要学会控制情绪/107
3.把别人的批评当成进步的机会/111
4.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分析事情/113
5.如果孩子错了,要及时道歉/116
第7天情商塑造:和孩子一起掌握人际关系/119
1.不让孩子做团体边缘人/120
2.做事有后果,孩子需要管理自我/123
3.“我想干啥就干啥”,除非你是鲁滨逊/127
4.掌控情绪,学习忍让别人/129
5.调整心态,做灿烂的向日葵/132
6.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135
7.鼓励孩子在重要时刻站前排/139
第8天分享练习:在交换中让孩子赢得好人缘/142
1.自私是孩子的另一种性格缺陷/143
2.孩子的自私不是天生的/145
3.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溺爱的结果/148
4.注意限制孩子的独占欲/151
5.快乐很简单,跟人分享就可以/154
6.成功会对分享做出积极的回应/157
第9天树立自信:有自信的孩子更善于表达/161
1.感受到爱的孩子有自信/162
2.坚定地向孩子传递,你无可取代/165
3.避免当众批评,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很强/167
4.鼓励孩子,拥有挑战困难的勇气/170
5.赏识教育,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173
6.引导孩子发现自身的闪光点/177
7.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不行”/180
8.正视失误,不让孩子因此否定自己/183
0天性格塑造:性格好的孩子到哪儿都受欢迎/186
1.叛逆的孩子,别跟他“拧”着来/187
2.坚持让孩子走在“正轨”上/191
3.诚实,能给孩子带来不凡的能力/194
4.教孩子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197
5.让爱发怒的孩子平静下来/200
6.克服消极心理的负面影响/203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育儿方法论”的书是抱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市面上太多泛泛而谈的理论了。然而,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顾问在娓娓道来,充满了实用的操作指南。我特别欣赏作者对“表达力”的定义,她把它拆解成了逻辑构建、情感梳理和听众感知三个维度,这让“口才”这个听起来很虚的概念变得结构清晰、可执行性强。我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了“如何处理冲突性对话”这一章。我的孩子正处于喜欢争辩的年龄,每次意见不合都变成一场拉锯战。书中提供的“非暴力沟通框架”模型,教会我如何引导孩子在表达愤怒的同时,不带指责地描述事实和需求。这种转变不仅缓和了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孩子开始学会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别人。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并随时在生活中对照实践的书籍,它的价值在于长期积累和内化。
评分作为一个本身在职场上就非常注重沟通效率的人,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帮我的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避免我过去在社交场合中经历的那些因为表达不清而错失的机会。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将“人缘好”和“表达清晰”进行了非常紧密的逻辑关联。作者非常精辟地指出,一个好的倾听者往往也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而真正的表达能力,是从有效的倾听开始的。书中关于如何进行“深度提问”的章节,简直是社交圣经。它指导我们如何跳出“是”或“否”的局限,引导对话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我试着用这些提问技巧和我儿子的朋友们交流,发现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质量明显提高了,他们不再只是聊表面的事情,而是开始分享更真诚的想法和感受。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流畅,没有冗长的数据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对比,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我平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回复孩子的?” 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使得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自我修正的旅程。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极为贴近当代家庭的实际生活。很多育儿书会描述一个理想中的、高度配合的家庭环境,但现实中,我们总是在疲惫、时间紧张的状态下与孩子互动。这本书的优点就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低能耗、高回报”的。比如,书中提出了“碎片化表达训练”,建议父母利用洗碗、走路等零碎时间,用特定的句式引导孩子进行总结和复述。这对于忙碌的职场父母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作者在谈到“公开演讲”或“课堂发言”的恐惧时,并没有一味地鼓励孩子“勇敢点”,而是深入挖掘了恐惧背后的“表演型人格”压力,并提供了“安全区表达法”,即先从熟悉的听众和熟悉的话题开始练习。这种细致入微的心理关怀,体现了作者对儿童心理学的深刻理解。它不是一套僵硬的脚本,而是一套灵活的“心法”,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当时的具体情境进行调整。
评分这本新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育儿路上摸索的父母点亮了一盏明灯!我最近读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的洞察力真是非同一般。她不仅仅是教你几句应付场合的漂亮话,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从内心的不安全感到外在表达的障碍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关于“倾听的艺术”那一部分,让我茅塞顿开。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我多鼓励孩子说话就好,但这本书强调了父母的姿态和反馈方式才是关键。书中列举了许多真实的家庭场景,那些尴尬的对话、孩子面对批评时的退缩,都让我感同身受。作者提供的具体练习,比如“复述游戏”和“情绪命名法”,操作起来非常直观,我回家后试着用这些方法和我的小侄女互动,效果立竿见影。她不再只是哇啦哇啦地抱怨,而是能清晰地说出:“我现在觉得很生气,因为我的积木被碰倒了。”这种清晰度和自我认知,比起学会如何“说得好听”重要太多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从根源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和沟通意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绝对是值得推荐给所有关心孩子情商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家庭。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孩子自信心培养的书籍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将“内在力量”与“外在技巧”完美结合的,屈指可数。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打破了“会说话”等于“虚浮”的刻板印象。作者清晰地论证了,一个表达能力强的人,必然首先是一个逻辑清晰、情绪稳定的人。书中有一部分内容专门讲解了如何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构建孩子的思维框架,这对我这种偏爱形象思维的家长尤其有用。我们不再需要生硬地要求孩子“把事情说清楚”,而是教他们如何为自己的经历添加“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尾”。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在组织语言的同时,也锻炼了对事件的梳理和总结能力。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光是学会了如何教育孩子,更像是重新温习了一遍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人际交往。这本书不仅是给孩子准备的指南,更是给父母自我提升的一份绝佳教材,强烈推荐给追求全面发展的家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