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培养全人格的孩子 |
| 作者 | 李澍晔 |
| 定价 | 29.80元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ISBN | 9787518020768 |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为什么大学生的犯罪率越来越高?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人行为偏激?为什么知识渊博的人也会心灵扭曲,手段残忍?因为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不是学业,而是道德修养和全人格的教育。 作者在《培养全人格的孩子》这本书中从诸多方面加以说明培养高素质孩子的方法,如关注孩子的心理与身体健康;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希望能给家长以开放性的启发和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培养出真正的全人格的孩子。 |
| 作者简介 | |
| 李澍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通讯社成长教育原首席专家,“彩虹心灵驿站”主讲,中国儿基会阳光计划“爱心专家”,为六百万名学生、家长作过法制教育、成长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安全避险教育、感恩教育等讲座。 发表各类文章2800多篇,已经出版87部专著。其中《急救与保健,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支招101!》《人际 关系,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支招101!》《安全 避险,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支招101!》三本书,在2008年被新闻出版署选为“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图书”。《野外生存》、《智谋取胜》、《心理导航》、《日常应急》四本书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 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成长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家长俱乐部》、《师说》、北京电视8台《父母学堂》等栏目邀请为专家,参与节目。 刘燕华 “全国十大当代孟母”,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华护理学会会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届“知心妈妈”比赛季军,先后获得北京军区、集团军、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生于革命军人家庭,原北京军区某后勤部正团职干部, 上校军衔。对家庭教育、老年心理、儿童心理、妇女心理等研究较深,发表文章2600多篇。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贴近生活,不像一些教育类书籍那样高高在上地灌输理论,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跟你娓娓道来。作者善于从日常的家庭琐事中切入,比如孩子一次小小的任性、一次不经意的提问,然后顺藤摸瓜地引出背后的教育原理。我尤其欣赏她那种不预设读者一定有深厚教育学背景的写作态度,即便是对教育学一窍不通的新手父母,也能轻松跟上她的思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真的让我感觉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探索和自我成长的旅程。她举的例子都很真实,让我常常在阅读时产生“对,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的共鸣,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是很多空泛的理论书无法提供的。
评分深度剖析问题的角度非常犀利和独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误区,作者都能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层层深入地揭示其危害性。她不仅仅停留在“应该做什么”的层面,更着重探讨了“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的底层逻辑。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框架被重新搭建了一遍,对于“培养”这个行为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技能灌输,而是更侧重于内在品格和心性的塑造。有些章节的内容初看时略显晦涩,需要反复琢磨,但一旦理解了作者的意图,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美妙。这说明内容本身的密度和深度都是很高的,需要读者投入一定的思考成本,但绝对是值得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质感,摸上去有一种踏实的感觉,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过的。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挺讲究,阅读体验很舒服,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累。排版布局干净利落,字号大小适中,尤其是一些关键概念的阐述,作者会特意用加粗或者不同的字体样式来强调,这种细致的处理,让我在快速浏览时也能抓住重点。不过,我个人感觉如果能再多一些彩图或者插画来辅助说明那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可能效果会更好。比如,当讲到某些心理学模型的时候,一张直观的图示可能比长篇的文字描述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记忆。总的来说,从物理层面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平是相当高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也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质量的重视。
评分从情感连接的角度来说,这本书传递出一种非常积极和充满希望的力量。在育儿的漫长道路上,焦虑和自我怀疑是常态,读到一些作者分享自己当年也曾跌入的低谷和挣扎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被理解。她没有把“完美父母”这个虚幻的目标抛给我们,而是鼓励我们在不完美中追求成长,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为孩子建立更稳固的精神支撑。这种温和而坚定的支持,极大地缓解了我内心深处的焦虑感。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心理按摩,不仅学到了育儿技巧,更重要的是,修复了部分在养育过程中受损的自我认知,充满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评分这本书在方法论的实用性上做得相当出色,并非空中楼阁。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性建议,这些建议不是那种“你只要爱他,他就好了”的空话,而是具体到情境、具体到话术的指导。例如,在处理亲子冲突时,她给出的几套沟通脚本,我尝试在家里用了几次,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显降低了。当然,我也清楚,每个家庭情况不同,这些方法需要灵活变通,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起点和参考系。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而不是一本“说明书”,它给予我们的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思维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这种赋权感让人非常受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