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家教典藏文库:卡尔 威特教育全书
定价:39.80元
作者: 老卡尔·威特,小卡尔·威特,《卡尔·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2707788
字数:
页码:31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鼻祖,有史以来的亲子教育经典!
全球畅销上亿册,迄今为止、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插图珍藏本:生动的整幅插图贯穿于书中,让你更具体地了解卡尔·威特父子的教育智慧!
书中的卡尔·威特智语堪称句句经典,让你迅速掌握卡尔·威特父子的早教理论精华!
人刚出生的时候是差不多的,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将来也能够成为的人才。
从意义上说,人的性格好坏决定了人的命运和能力大小。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在他幼年的时候,开始培养他的好性格。
孩子能否成为的人,取决于父母能为孩子做些什么。称职的父母都懂得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使孩子拥有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规则与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在二者之间保持的张力,才能让孩子的能力和品质都得到提高。
爱是一种的情感,也是一种能力,它是需要学习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爱的教育。
玩耍和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想让孩子热爱学习,就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内容提要
这部教育奇书对卡尔·威特父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读,提出每个普通孩子在适当的教育下都能成为的人才的理念,《世界家教典藏文库:卡尔·威特教育全书》提供的方法具体可行,是一本父母教育孩子的必读书。
老卡尔·威特认为决定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赋,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的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只要教育方法正确,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杰出的人。
小卡尔·威特认为早期教育是让孩子拥有非凡才智的关键。
目录
章 迎接孩子的到来
选择一个健康善良的妻子
妻子在妊娠期要远离宠物
细心呵护妻子
母亲要承担起教育和照料孩子的责任
第二章 天赋和环境,哪个更重要
后天教育比天赋更重要
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是培养天才的基础
儿童天赋的递减法则
3岁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第三章 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佳时期
天才的大脑需要正确的饮食
从婴儿时期开始的体能训练
五官训练
两周后就可以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的方法
第四章 正确的教育方法
教孩子学习外语的五大方法
引导孩子发现写字的乐趣
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大自然是好的老师
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爱上数学
博物游学的孩子见识广
“贪玩”的孩子能力更全面
用合理的方式对卡尔进行严格要求
第五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为孩子建立行为记录
诚实是的品质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母亲是孩子的外交家
好品行的培养方法
第六章 孩子的习惯培养
怎样做到专心致志
怎样做到精益求精
怎样做到持之以恒
如何防止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如何让孩子学会用餐
第七章 孩子的性格培养
性格决定能力
让孩子从小就有同情心
尽早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让孩子大胆尝试
让孩子勇于面对失败
第八章 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
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取舍
第九章 孩子的交往能力培养
学会择友
学会克制
学会沟通
学会理解
第十章 教孩子如何游戏
游戏是教育孩子的理想方式
在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找到适合孩子的游戏
第十一章 不伤害孩子的教育
孩子也有自尊心
保护孩子的判断力和理性
批评的技巧
自信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表扬孩子要恰到好处
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十二章 我的教育理想
让孩子全面发展
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
第十三章 世界上幸福的孩子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考入莱比锡大学
国王下旨就读哥廷根大学
14岁取得博士学位
第十四章 天才的秘密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早期教育是让孩子拥有非凡才智的关键
正确认识早期教育
第十五章 为孩子的成长做充分的准备
做称职的父母
孩子出生前的充分准备
科学地喂养孩子
感官训练让孩子更聪明
体能培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第十六章 孩子的语言训练
尽早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训练的方法
早期阅读是提高智商的有效方法
第十七章 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激发孩子的兴趣是好的教育方法
像做游戏一样学习
大自然是好的老师
每天学习两小时
在玩耍中积累知识
顺应孩子的天性
学习切忌急躁情绪
学习要讲究效率
不要因为学习而失去生活的乐趣
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十八章 常用的教育方法
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与孩子平等相处
规则与自由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用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让孩子自由地成长
溺爱会让孩子成为无能的人
让孩子独立自主是对孩子大的爱
客观地看待孩子
沟通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避免无谓的争吵
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
恰当的鼓励能促进孩子进步
用信任化解误解
第十九章 孩子重要的素质
自信心
毅力
好奇心
坚强
勇气
想象力
快乐
第二十章 孩子的品德教育是根本
父母是孩子的道德榜样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尽早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节俭是一种美德
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做人要讲究诚信
爱的教育
作者介绍
老卡尔·威特:德国哈勒附近洛赫村的牧师,19世纪德国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在他的悉心教育下,小卡尔·威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n
小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7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八九岁时就已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尤其擅长数学,并且能自由运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六种语言;他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文摘
章 迎接孩子的到来
选择一个健康善良的妻子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他们在长大之前,对于这个世界而言,都显得那么弱小、无助。作为父母,尽大努力培养孩子,并让他们变得健康、独立而坚强,以便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孩子出生之前,父母就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其中,首要条件是孩子的父母要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承担起孕育一个孩子的使命。
俗话说,“近亲结合可以繁殖好的马和狗”,但这种观点对人类并不适用,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事例。汉森是邻村的一个木匠,他娶了他的表姐为妻,婚后共生了10个孩子,其中有3个孩子夭折了,剩下的7个身患不同疾病。而汉森和他的妻子的家族一向人丁兴旺,但是汉森却没有生出健康的孩子来延续他们曾经兴旺的家族。因此步入老年的汉森常常伤心不已,但一切都已不可挽回了。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人类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往往不太健康,会造成一生的遗憾!因此人们在寻找结婚伴侣时要谨慎。
有些人在寻找结婚伴侣时考虑不够周全,常常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我很厌恶这种人。他们会标榜各种理由,有人说,我的家境不太好,所以为了将来生活幸福,要找一个富裕人家的姑娘才行;还有人说,我要娶一个出身名门的姑娘为妻,这样将来就能飞黄腾达,拥有显赫的地位,至于其他的方面我才不在乎呢;还有人说,我娶她为妻,是因为她的舞蹈让我着迷;也有人说,我和她结婚是因为她长得很漂亮。
其实,这些理由都不起决定作用,在选择妻子时,为了自己以及后代的幸福,要娶那种身体健康、秀外慧中的女子为妻。重要的是女方没有身体缺陷和家族病史。
我选择我的妻子,主要是因为她很善良。她虽然不算漂亮,但她知书达理,非常勤快,非常理解和支持我,所以我们非常恩爱。我是一个牧师,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可是我的妻子从来没有任何抱怨。当小卡尔出生后,她将母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孩子身上。我始终认为,卡尔后来能够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与我妻子的善良是密不可分的。
……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古典,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和精致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时代。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教育理念的探讨,它没有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作者如何引导孩子去发现和发展自身的潜能。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他毕生的心血。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创造力的部分,简直是醍醐灌顶。很多现代教育常常陷入追求分数和排名的误区,而这本书却非常强调“成人”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和品性的塑造。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鼓励孩子多动手操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理论层面,效果确实比预想的要好很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主流的视角,提醒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这点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珍贵。那种对自然、对生活的尊重,渗透在每一个字里行间,让人读完后对如何陪伴孩子成长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实在令人称道,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硬邦邦的“翻译腔”,很多德语的深邃思想被巧妙地转化成了我们熟悉的表达方式,使得阅读体验非常顺畅。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细腻观察。书中记录的那些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细致到连孩子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都没有放过,体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和共情能力。这让我反思自己和家人的相处模式,有时候我们太急于给出答案,却忽略了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书中提到“教育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提问,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句话简直就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因材施教”这个老生常谈概念的新理解。它不是简单地迎合孩子的兴趣点,而是引导他们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索世界的逻辑框架。那些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犯错的章节,更是让人感到温暖和宽慰,它教会我们用理解代替指责,用引导代替惩罚。这本典藏文库的装帧也很有分量感,让人觉得手中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智慧遗产。
评分坦率地说,初次翻开时,我还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毕竟这是上个世纪的教育思想结晶。然而,阅读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其中的许多核心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强的超前性。比如,书中对于“实践出真知”的推崇,在当下STEAM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有说服力。作者并不把孩子视为一块等待被填满的空地,而是视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探索者。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工作伦理”的论述,它并非强调机械的重复劳动,而是将日常家务和学习视为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这种将生活本身变成课堂的理念,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对于那些在传统教育体制中感到迷茫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心灵锚点,让我们有勇气跳出“别人家的孩子”的焦虑怪圈,真正关注自己孩子独特的发展轨迹。它教会我们耐心,那种需要跨越时间才能看到成效的、真正意义上的长期主义的耐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有层次感,不像有些理论书籍那样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它实实在在地给出了许多可操作的建议和步骤。每一章的过渡都非常自然,仿佛作者在一步步牵引着我们,从理解教育哲学的基础,深入到具体的日常情境处理。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自己教育实践时的那种毫不掩饰的坦诚,他承认自己也经历过挫折和反思,这种真实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特别是关于自然教育的篇幅,书中描绘了如何通过观察四季更迭、研究动植物习性来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敬畏之心,这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被忽视的教育环节,被重新凸显出来。读完后,我立刻开始计划周末带孩子去郊外进行一次有目的的“自然观察”,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游玩。这本书与其说是给孩子的指南,不如说是给父母的一份“自我重塑”的修炼手册,它要求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下一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它对“自由”的深刻理解。这里的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明确的规则和边界下,给予孩子选择和承担后果的权力。作者认为,真正的自律源于内心的觉醒和对规则的认同,而非外部强压。这种“有边界的自由”的论述,为我在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问题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以前总担心放手会让孩子走弯路,但书里分析了,过度的保护反而会剥夺他们试错和建立内在判断力的机会。全书的基调是积极且充满希望的,即使谈及困难和挑战,也总能从中看到积极的应对之道。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合上书本,思考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融入到我们家庭特有的氛围之中。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自己心境的变化,而品出不同的滋味和新的感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教育理念中的盲点与潜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