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武术浅话(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丛书)
定价:28.00元
作者:北京尚达德国际文化发展中心 组编;宋雅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3002351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古往今来,无数武侠小说更是为中国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书力图揭开中国武术的神秘面纱,既有对名动天下的少林功夫、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咏春拳等功夫、拳法的精要解读,又穿插了不少为世人熟知的武林高手的风采和他们背后的故事;更有对武侠小说中能运气疗伤、隔山打牛的气功,神乎其神、一指定江山的点穴手,一苇渡江的轻功、可断金裂石的铁砂掌等在世人眼中神秘感十足的功夫的探秘,读来不免会引发读者对中国武术的神往及向学之心。
目录
章 从武说起/1
一、武之源——蜕变的史诗/1
(一)源于“”相斗/2
(二)源于战争/2
二、武之义——因时而异/4
(一)杀伐、暴力的武/5
(二)“文化”的武术/6
三、武之魂——武德/7
四、武之功——武术的功用/8
(一)健体防身/8
(二)育心/10
(三)知礼习礼/11
(四)启智/11
第二章 传统武术门派/12
一、闻名中外的少林派/12
(一)少林武术的起源/13
(二)少林寺的壮大/16
(三)少林派的拳种体系/19
(四)今日之少林/20
二、以柔克刚的武当派/22
(一)武当派的特点/23
(二)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23
(三)武当派的重要传承人——张松溪/25
三、闻名遐迩的峨眉派/27
(一)带有女性色彩的峨眉派/27
(二)峨眉武术的体系/29
(三)峨眉派的发展脉络/30
第三章 丰富多彩的武术拳种/32一、刚柔相济的太极拳/32
(一)太极拳的秘密/32
(二)太极拳的拳理/34
(三)太极拳的源流/35
(四)太极拳的流派简介/36
(五)太极拳之用/40
二、形神兼备的形意拳/42
(一)何为形意拳/42
(二)形意拳的特点/44
(三)形意拳的拳理/45
(四)形意拳的流派简介/46
三、变化莫测的八卦掌/49
(一)八卦掌的起源/49
(二)何为八卦掌/50
(三)八卦掌的流派传承/51
四、名扬海外的咏春拳/51
(一)咏春拳的源流/51
(二)咏春拳的特点/54
(三)咏春拳的拳理/55
五、五花八门的武术命名/57
(一)哲学化的命名方式/57
(二)其他命名方式/57
第四章 各具特色的十八般兵器/59
一、百兵之帅——刀/60
(一)为何称刀是“百兵之帅”/60
(二)神秘的青龙偃月刀/60
(三)集技击与表演为一体的刀/62
二、百兵——枪/62
(一)为何称枪是“百兵”/63
(二)从俗语中一窥枪的用法/63
三、百刃之君——剑/63
(一)为何称剑为“百刃之君”/64
(二)繁复飘逸的剑招/65
四、百兵之首——棍/65
(一)棍术的起源/65
(二)长短不一的棍/66
(三)为何称棍为“百兵之首”/66
五、其他兵器/67
第五章 探秘武侠小说中的神秘武功/72
一、神秘莫测的气功/72
(一)“以气催力”的气功/72
(二)日趋表演化的硬气功/73
二、踏雪无痕的轻功/74
(一)探秘武侠世界里的轻功/74
(二)“飞檐走壁”式的轻功/74
(三)轻功的本质/75
三、高深莫测的点穴术/76
(一)什么是点穴术/76
(二)神奇的点穴功能/76
四、“不可貌相”的蛤蟆功/77
五、放长击远的琵琶功/77
(一)何为琵琶功/77
(二)琵琶功的本质/78
第六章 习武过程中亟需关注的问题/79
一、习武内容之认识/79
二、练拳问答/80
三、武者的修行/81
结语/82
参考文献/83
作者介绍
北京尚达德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由海内外文化人士发起并创建。中心响应中央号召,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社会的普及,以及能够“走出去”的文化精品内容的构建,以革新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为中华传统文化广泛的国际传播贡献一己之力。团队核心成员均为已有十余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材编写、推广的行业人士。
宋雅树,1990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老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古朴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硬壳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非常棒。那种深邃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书名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种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尤其是侧边书脊的处理,字体排布得疏密有致,即便是放在一堆新潮的平装书里,它也毫不逊色,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场。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略带米黄的哑光纸,阅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累,即便是长时间翻阅,指尖触感也是极其舒适的。装帧设计者显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有着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保护书壳的容器,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它预示着这本书的内涵也必然是经过精心打磨和尊重的。翻开扉页,那印章式的排版,更添了几分庄重感,让人在翻阅时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节奏,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我必须得着重提一下,它完全摆脱了那种刻板的、教科书式的说教腔调,而是像一位经验老到的武林前辈,坐在茶馆里,用他那沙哑而又充满智慧的声音,娓娓道来那些关于“武”与“道”的故事。语言的运用极其精妙,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乏现代的流畅性,使得即便是对武术历史一窍不通的新手,也能轻松地被吸引进去。作者似乎深知如何平衡知识的深度和阅读的趣味性,他不会一味地堆砌年代和人名,而是将复杂的武学理念融入到生动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命运之中。例如,描述某种拳法时,他会穿插讲述那个时代背景下,习武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的精神追求,让“术”和“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叙事手法,让原本抽象的武术概念变得鲜活可感,简直是一场听觉和智力的双重享受,让人忍不住一气呵成读下去。
评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我原本以为这种“浅话”的定位,内容会比较单薄,只是泛泛而谈几个流派。没想到,作者的知识体系非常扎实,他没有停留在表面上介绍招式,而是深入剖析了中国武术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比如阴阳相生、刚柔并济这些核心概念是如何渗透到每一个动作和呼吸之中的。更难得的是,它并没有固步自封于历史记载,还非常前瞻性地探讨了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困境与出路。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让这本书的价值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它不仅仅是在记录过去,更是在思考未来。读完后,你会发现,你了解的不再仅仅是几套拳法,而是对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一种全新认知,那种对自身文化根基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配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武术书籍常常为了省事,直接用一些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或者过于写实的、难以模仿的插画。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采用了大量高清晰度的、具有艺术美感的配图,有些是经典武术流派的写意画,有些是特定器械的结构分解图。这些图画不仅仅是作为文字的补充,它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文字中描述的那些精微的身体姿态和力量传导路径。在讲解到某个关键理论时,旁边常常会配有一个简洁明了的图示或表格,这种图文并茂的布局,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一目了然,这对于提升阅读效率和学习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辅助手段。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中那种克制而又饱含热情的语气。作者在介绍武术的辉煌历史时,展现出的是一种深深的敬畏和珍视,而非盲目的自夸。他很坦诚地指出了传统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甚至不回避其中存在的一些误解和偏颇之处,展现了一种客观公正的研究态度。这种审慎的态度,反而更增加了书籍的可信度。读到那些关于武德、关于“侠”的探讨时,你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字里行间流淌,那是一种超越了肢体对抗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这本书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对武术感兴趣的现代人与那些沉淀了千年智慧的先辈们,它引导我们去探索的,是中华文化中那份坚韧不拔、内外兼修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