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悖论 关于时间观的科学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阐述时间观与人生的关系一本兼具可读性与实践

时间的悖论 关于时间观的科学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阐述时间观与人生的关系一本兼具可读性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时间管理
  • 心理学
  • 人生哲学
  • 行为科学
  • 时间观
  • 自我提升
  • 思维模式
  • 幸福感
  • 津巴多
  • 科普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策马扬鞭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84598
商品编码:29030312988
丛书名: 时间的悖论

具体描述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时间的悖论 
作 者:  菲利普 津巴多  
定价:  49.00
ISBN号:  9787508684598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开本:  32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4-1
印刷日期:  2018-4-1
编辑推荐
《时间的悖论》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经典作品。津巴多教授曾因其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而闻名于世,这次,他专门介绍了“时间观”的概念,并阐述了时间观与人生的关系。 
津巴多认为,时间对于我们就是过去、现在和当下,时间观决定了人生观,即一个人对时间的看法以及对时间的利用模式,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幸福程度。基于多年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拥有平衡时间观的人也将拥有有效、健康的生活。适度的未来时间观加上当下时间观,再辅以固定的积极怀旧时间观,这就是理想的时间观。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时间观,根据情境灵活地转换时间观,就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此外,大部分人都熟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似乎只有三观统一的人才能互相欣赏,和谐相处。通过《时间的悖论》我们得知,三观的本质其实就是时间观,时间观一致的两个人才能够擦出火花,拥有默契稳定长久的爱情。 
《时间的悖论》是一本兼具可读性与实践性的经典心理学作品,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内容介绍
阅读本书前,你可以先思考如下问题: 
l 你是如何看待时间的? 
l 你的时间观是怎样的? 
l 如何拥有平衡的时间观,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我们知道,财富有价,但时间无价。人生是短暂且有限的,而时间是我们度过一生的媒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时间,那么我们将付出沉重的机会成本。 
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形成了时间观。世界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研究伙伴约翰?博伊德对时间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在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取决于内在的时间观。有关时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我们的时间观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们自己却很少会意识到这一点;此外,拥有平衡的时间观预示着我们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过于偏差的时间观则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时间的悖论无所不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洞察时间的本质,然后通过塑造全新的时间观,来重塑我们的人生。 
通常来看,时间观包括以下6种: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关注当下的宿命主义时间观、关注当下的享乐主义时间观、关注未来的时间观、*未来的时间观。适度的未来时间观加上当下时间观,再辅以固定的积极怀旧时间观,这就是理想的组合时间观。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够调整自己的时间观,从而拥有平衡的时间观。如果你能根据情境灵活地转换时间观,就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拥有健康的生活。
作者介绍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美国心理学家。他生于1933年,并于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科学协会主席委员会(CSSP)主席。他在斯坦福大学任教50余年,目前是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 
津巴多不仅进行了广受关注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还致力于利用心理学帮助所有人,其研究涉及害羞、时间、生活英雄、男性问题等领域。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等广受欢迎的相关教材,并参与制作了《探索心理学》系列节目,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由于他数十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协会为他颁发了西尔格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此外,他还因其研究荣获瓦茨拉夫?哈维尔基金奖。 

约翰?博伊德(John Boyd) 
1994年与菲利普?津巴多结缘,作为首席助教参与对时间的研究。
目录
部分?关于时间的科学 001 
第1章?时间为何如此重要 003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 003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008 
时间比金钱更宝贵 009 
时间的心理相对论 013 
“善良的撒玛利人”实验 016 
掌控过去的人也掌控着未来 021 
时间心理学 022 
第2章?测测你的时间观 031 
急剧变化的世界 032 
古人类的“事件时间” 034 
“时钟时间”的转变 041 
的时间观 045 
对待改变的反应 050 
相关科学测试 052 
第3章?如何看待过去 077 
津巴多的往事 077 
你的过去与早的记忆 079 
约翰的往事 081 
决定论、解析主义和行为主义 082 
重构过去 086 
过去的真实性是否重要 093 
第4章?全然真实的当下 109 
如何专注于当下 110 
折现未来的经济学 115 
活在当下的三种方式 116 
活在当下的优缺点 133 
守时是一种美德 147 
第5章?从看未来 151 
如何以未来为导向 157 
以未来为导向的优缺点 163 
为成功的未来预演 175 
第6章?未来 183 
自杀式恐怖袭击 186 
未来的时间观 196 
未来的应对方式 204 
未来时间观的未来 208 
第二部分?珍惜时间,乐享生活 213 
第7章?时间、身体和健康 215 
大脑中的时间 217 
当下和未来的致命危机 221 
时间与精神错乱 225 
失序的时间 229 
时间与健康 232 
时间与压力 237 
第8章?时间是有智慧的人生顾问 243 
延迟满足的棉花糖 243 
时间观影响你的未来 245 
时间不仅是金钱 255 
5步轻松迈向财务自由 258 
退休以后 263 
第9章?爱情里的时间 275 
恋爱中的时间观 277 
测测你与恋人时间观的配合度 279 
在以未来为中心的世界寻找另一半 280 
幸福与时间观 283 
幸福的绊脚石 285 
提升你的幸福指数 290 
第10章?商业、政治与时间观 299 
商业时间简史 303 
时间观引发的领导力 309 
时间陷阱 314 
时间观的冲突是政治的核心 320 
第11章?重置你的心理时钟 335 
提升时间洞察力 335 
时间观组合 337 
重置时间观 343 
打造崭新的均衡时间观 351 
第12章?时不我待 355 
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 355 
人生苦短,你在等待什么? 357 
重温,沉浸,享受 360 
一切尽在你手中 362 
后?记?忙,越来越忙 365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恋爱中的时间观 
还记得当你次见到你的初恋时—那种温暖、隐约、紧张的感觉,那种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东西的感觉,那种当他或者她不在身边时孤独的、痛苦的感觉吗?在你们关系刚刚开始的前几周里,你们在凌晨三点的时候都还在一起兴奋地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然后睡到中午才起来。世界上其他的东西都不再重要了,恋爱才是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事情。但是,当时光流逝、魔力褪去之后,那个在床上吃饼干的人突然就开始考验起你的耐心来了。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爱人时,你们之间并没有共同的过去,而且你们的未来尚未发生,你们停留在当下。紧张感、各种情绪,还有荷尔蒙的变化,加剧了你们以当下为中心的时间导向。时间飞逝,终的激情褪去之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又回来了。你和你的伴侣其实都没有变,你们只是一起创造了过去和未来,而这也需要你们有新的态度去面对时间。 

这是事情顺利时的情况。有些时候,情侣向未来导向转型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比如,当一个人是以当下为导向的享乐主义者,而另一个是以未来为导向的时候,这种情况在情侣中很常见。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是未来而另一个人的关注点是当下,那么有时候连一些简单的共同决定都很难顺利地完成。比如,晚饭吃什么?(麦当劳还是炖菜),怎么消费(买一辆新车还是用来投资),空余时间用来干什么(继续工作还是玩)?这些都是关系里的雷区。更重要的决定(比如是否要孩子)可能会更加困难。那些自毁的、以当下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行为(比如把存款拿去赌博、使用毒品,或者寻找外遇),更不可能帮助你和你的伴侣长期维持关系。 

在个人层面上,无论男女,每个人的时间观都非常不一样,但平均而言,男人更倾向于以当下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而女人更倾向于以未来为导向。在多年之前,这种不同无疑是有着生存优势的,因为男人和女人可以平衡对方的时间观。这些不同也许在还保留着,但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同的时间观会让他们走向冲突。

 

.............


《时间的皱褶:在流动与停滞之间,重塑你的人生轨迹》 我们的生命,是时间长河中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然而,我们对时间的感知、理解和态度,却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如同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无形之手,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我们的选择,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甚至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走向。《时间的皱褶》并非一本梳理时间科学理论的著作,也非单纯探讨时间心理学的学术论文,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与时间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并引领我们踏上一段自我探索与重塑之旅。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抛弃了宏大抽象的时间哲学,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每一个普通人最真切的时间体验。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刻:童年时光仿佛永无止境,而成年后的日子却如白驹过隙;焦灼等待时,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而沉浸在热爱的事物中,时间便悄然溜走,不留痕迹。这些日常的感受,正是我们与时间对话的起点。《时间的皱褶》巧妙地捕捉了这些微妙的瞬间,并通过生动的叙事和深入的剖析,让我们得以窥见潜藏在这些体验背后的深刻机制。 本书的核心,在于揭示我们个体时间观的构成与影响。它不是简单地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是更细致地描绘了我们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倾向。是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与遗憾,还是执着于未来的想象与担忧?抑或是被当下的感官体验所裹挟,遗忘了曾经的教训与未来的规划?《时间的皱褶》深入探讨了这些“时间偏见”是如何悄然滋生,并如何在不经意间将我们困于某种惯性的模式之中。 比如,那些过分眷恋过去的人,往往沉浸在昔日的光辉里,难以接受当下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常常被怀旧的感伤笼罩,对新事物充满抗拒。相反,过度专注于未来的人,则可能被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所折磨,他们渴望抓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却常常忽略了当下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最终可能陷入“永远在奔跑,却从未真正抵达”的困境。而那些被当下所俘虏的人,则容易陷入享乐主义的泥沼,忽视长远规划,对可能到来的后果缺乏警惕,最终可能面临“饮鸩止渴”的窘境。 《时间的皱褶》并非是要为这些时间倾向贴上简单的“好”与“坏”的标签。它更强调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观,都是一种独特的“时间调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音乐家,能够灵活地调整乐器的音调,以奏出最动人的旋律,我们也可以通过理解和调整自己的时间观,来奏响更和谐、更充实的人生乐章。 本书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让复杂的时间心理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它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描绘了不同时间倾向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们的困惑、挣扎以及最终可能实现的转变。这些故事,或励志,或引人深思,它们让我们看到,理解并优化自己的时间观,并非是抽象的理论游戏,而是关乎我们如何去爱、去工作、去成长,去体验生命的种种可能。 更重要的是,《时间的皱褶》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帮助读者在理解自身时间观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调整和重塑。它并非提供一蹴而就的“秘籍”,而是引导读者一步步地进行自我觉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思考练习和实践指导,读者可以逐渐辨识出自己固有的时间模式,理解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对当下生活带来了哪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例如,书中可能会引导读者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分析在这些时刻,自己是如何感知和处理时间的。是选择积极应对,还是被动接受?是着眼于长远目标,还是被眼前的困难所压倒?通过这样的回顾,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潜在的时间偏见。 接着,本书会进一步探讨如何打破那些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旧有时间模式。它可能提供一些“时间管理”的新视角,但并非是教导如何填满每一分钟,而是强调如何更有意识地分配我们的“时间能量”。这可能包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过去”的经验,但不过度沉溺;如何更积极地“活在当下”,但不过分放纵;以及如何更有建设性地规划“未来”,但不过度焦虑。 《时间的皱褶》还会深入探讨“时间感知”的心理学维度。例如,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速度的?压力和焦虑如何扭曲我们的时间体验?而积极的情绪和专注的状态,又如何能让时间变得更加丰盈?理解这些心理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间接地优化我们的时间体验。 这本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人生意义”与“时间观”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拥有清晰的价值认知和目标导向时,他对待时间的态度也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是被动地被时间裹挟,而是主动地去创造时间,去赋予时间以意义。《时间的皱褶》鼓励读者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样的选择才符合自己内心的追求,而当这些答案逐渐清晰时,我们对时间的运用也会变得更加聚焦和有效。 这是一本能够陪伴读者一同成长的书。它不会强加某种固定的时间观,而是倡导一种灵活、适应性的时间智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不同的挑战时,我们的时间观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时间的皱褶》正是这样一本能够提供持续指导的书籍,它鼓励读者在每一次阅读后,都能有所觉察,有所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时间的理解,最终实现更加平衡、充实且充满意义的人生。 最终,《时间的皱褶》希望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时间哲学:时间并非是不可控的洪流,而是我们生命中可以被理解、被塑造、被赋予意义的重要维度。通过理解我们与时间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摆脱被动,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在流逝的岁月里,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这本书,是献给每一个渴望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更从容地面对生活,更积极地创造人生价值的读者的礼物。它将带领你穿越时间的迷雾,抵达更加清朗的人生彼岸。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我犹豫了很久之后终于拿在手里,书名《时间的悖论》本身就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我们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概念——时间的探索。翻开扉页,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这个名字,让我瞬间联想到他对人类行为心理学的深刻洞察。我一直对时间这东西既感到无比熟悉,又充满了困惑。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却又常常感叹时光飞逝,或者沉溺于过往无法自拔。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它又如何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轨迹?这本书似乎承诺要为我揭示这一切的奥秘,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次深入内心的对话,一次关于自我理解的旅程。我期待着它能像一本秘籍,解锁我与时间的关系,让我不再是被动的时间流逝者,而是能够主动掌控时间、理解时间、甚至与时间和谐共处的人。这种期待,让我在阅读前就充满了兴奋和好奇,仿佛即将开启一段未知的冒险。

评分

坦白说,我在选择《时间的悖论》之前,对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大名并不熟悉,但我被这个书名所吸引。它简洁却又充满了张力,立刻勾起了我对时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心。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它,计算它,但你真正思考过它吗?它真的只是客观存在的物理量,还是在我们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模样?这本书让我隐隐感觉到,它可能会揭示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下的、关于时间感知和利用的秘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节奏似乎总是有点混乱,有时候紧迫得喘不过气,有时候又显得漫不经心。我开始怀疑,这是否与我内心深处对时间的“态度”有关?这本书承诺将从科学、心理学以及生活等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这让我觉得它会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指南。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时间的“真相”,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升生活的质量。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对“时间”这个概念本身的好奇。作为人类,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时间之中,但我们对它的理解却似乎总是浅尝辄止。当我们说“时间飞逝”时,这究竟是一种生理上的感觉,还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当我们怀念过去时,我们在怀念的究竟是什么?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还是我们内心对那个时期的某种投射?《时间的悖论》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引子,把我拉入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一直觉得,自己对时间的感知似乎存在着一些“偏差”,有时候会觉得某段日子过得特别快,有时候又觉得漫长得难以忍受。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感觉的根源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的生活决策和人际关系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科学的框架,让我能够理解不同时间观的形成机制,并从中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能够让我活得更充实、更快乐的道路。

评分

当我看到《时间的悖论》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能让人停下来思考的问题。我们总是忙碌于“当下”,却很少有机会去审视那个无处不在、却又捉摸不透的“时间”本身。菲利普·津巴多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感,让人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充满期待。我常常觉得,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有时候会因为拖延而错失良机,有时候又会因为过度规划而失去了许多即兴的乐趣。我开始怀疑,这是否与我对时间的“看法”有关?这本书承诺将从科学、心理学和生活等多个层面来解读时间的悖论,这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的“攻略”。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时间的流逝,最终能够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时间”这个概念在人类心理和生活中的实际影响。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声誉我早已耳闻,他对于人类行为的犀利剖析总是能直击本质。当我在书中看到“时间的悖论”这个书名时,立刻被它所吸引。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人总能抓住机遇,而有些人却总是被动等待?为什么过去的回忆有时会成为前进的动力,有时却会变成沉重的枷锁?这些问题,似乎都与我们对时间的态度息息相关。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它或许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我有时候会过于沉湎于过去,而忽略了眼前的现在;又或者,为什么我会对未来感到焦虑,而无法活在当下。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关于科学理论的介绍,更是希望能够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反思,找到影响自己人生选择和幸福感的深层原因。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帮助我调整自己的时间观念,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