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词汇(二版)

英汉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词汇(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大诚 著
图书标签:
  • 高分子科学
  • 高分子工程
  • 英汉词汇
  • 化工
  • 材料科学
  • 专业词汇
  • 双语词典
  • 第二版
  • 理工科
  • 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今古传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40442
商品编码:2871668979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0-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英汉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词汇(二版)

定价:148.00元

售价:91.8元,便宜56.2元,折扣62

作者:吴大诚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20404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1.30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在版基础上新增词汇14100余条,总词汇量超过96400条。收词范围除了涵盖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材料科学、塑料、纤维、橡胶、涂料等领域外,新增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相关的重要词条,并尽可能多地收录了一些重要的高分子缩写词、加工助剂等。本书还应及时之需,收录了(由中国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正式公布的)《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中所列举的2842个词条,用黑体字排出;同时,也收录了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2009年公布的《高分子术语和命名纲要》中的基本词名1500余条,本词汇中在词条后右上角用星号“*”标出;对于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定和推荐的缩写词,在词条后右上角用双星号“**”标出,以表示规范名词的性。
本书收词广泛新颖,词汇量大,可供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的人士查阅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科技前沿探索: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本书导读: 在21世纪的科技浪潮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无疑扮演着驱动创新的核心角色。从微观的原子结构调控到宏观的应用性能优化,这是一个跨学科、充满活力的领域。本书旨在为广大学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聚焦于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关键技术及其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我们避免对任何特定领域进行过度细分,而是致力于勾勒出一幅广阔的图景,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新兴的智能材料等多个维度。 第一篇:基础理论的深化与拓展 材料的性能根植于其微观结构。本篇将从原子尺度和晶体结构的角度,系统回顾并深化读者对固态材料基本理论的理解。 第一章:晶体结构与缺陷工程 本章深入探讨了晶体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布拉维格子、晶体学符号及其在描述复杂晶相中的应用。重点在于材料的微观形貌如何影响其宏观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我们将详尽分析点缺陷、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的形成机制、运动规律及其对材料塑性、强度和导电性的决定性影响。更进一步,引入“缺陷工程”的概念,阐述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和引入特定类型的缺陷来“定制”材料的功能特性,例如通过空位工程提高离子导体性能,或利用位错网络强化金属合金。 第二章:热力学驱动下的相变动力学 材料的演化过程是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共同结果。本章聚焦于材料内部相变的驱动力、速率和路径。内容覆盖扩散理论(Fick定律的非线性拓展)、形核与长大理论,以及相图的构建与解析。特别关注高温下固态反应、固-液界面能对快速凝固过程的影响。对于非平衡态热力学,将详细解析快速冷却、非平衡晶化在制备亚稳态材料中的作用。本章强调将统计力学模型应用于预测复杂多组分体系中的相平衡。 第三章:材料的界面与表面科学 界面是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不同相接触的区域,也是许多功能实现的关键所在。本章探讨了界面能、界面结构与润湿性理论。着重介绍表面改性技术(如等离子体处理、薄膜沉积的初始成核阶段)对材料表面功能化的重要性。内容延伸至催化反应中的活性位点分布、腐蚀过程的电化学机制以及生物材料与环境的界面相互作用。 第二篇:先进结构材料的创新 结构材料是工程应用的基础,其发展趋势在于轻量化、高强度、耐极端环境。本篇聚焦于金属、陶瓷及聚合物基体材料的革新。 第四章:高性能金属合金的设计与制备 本章超越传统的铁碳合金范畴,深入探讨高熵合金(HEA)、先进高强钢(AHSS)以及难熔金属基体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基于计算热力学(CALPHAD)的合金设计方法、晶界工程在提高极端环境下韧性中的应用。重点解析如何通过调控合金的微观组织,实现超高强度与良好延性的协同(如双相/多相组织的设计)。此外,还将介绍增材制造(AM)技术在复杂金属结构件制造中的优势与挑战。 第五章: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拓宽 陶瓷材料的研发正从传统结构陶瓷向功能化、复合化方向发展。本章涵盖了先进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陶瓷。内容包括:高纯度粉体制备技术(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机理与晶粒生长控制。本章亦收录了先进玻璃材料的粘弹性行为、光电玻璃的特性调控,以及生物活性陶瓷在组织修复工程中的潜力。 第六章:多相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 复合材料的设计核心在于实现基体与增强相的优势互补。本篇系统分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C)和颗粒增强复合材料(PRC)的力学行为。详细阐述了界面转移理论、断裂韧性的提升机制(如裂纹偏转、桥接)。此外,探讨了先进树脂基体(如高性能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在航空航天结构中的应用。 第三篇:功能材料与新兴交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不再仅仅是承载负荷的介质,它们必须具备感知、响应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第七章: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 本章是当前研究热点。内容聚焦于下一代电池技术,包括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制、正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分析。对于光电转换材料,详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缺陷钝化技术、有机光伏材料的激子动力学。同时,分析了燃料电池中的催化剂载体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关联。 第八章:智能与响应性材料系统 智能材料能够对外部刺激(光、电、磁、热、力)作出可逆响应。本章介绍形状记忆合金(SMA)的热弹性滞后与超弹性行为、压电/热释电材料的本征效应与耦合机制。对于磁性材料,深入探讨了巨磁阻效应(GMR)与隧道磁阻效应(TMR)在传感器与存储器件中的应用原理。 第九章:材料的计算模拟与数据科学 现代材料研发越来越依赖于计算工具。本章介绍了从第一性原理(DFT)计算到分子动力学(MD)模拟在预测材料特性中的应用框架。重点讲解了如何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预测电子结构、结合态密度(DOS)和相稳定性。此外,本章引入了机器学习(ML)在材料筛选、性能预测以及高通量实验设计中的集成方法,强调数据驱动型材料发现的新范式。 结语: 本书的编写旨在提供一个高屋建瓴的知识框架,引导读者穿梭于复杂的材料世界,理解从微观原理到宏观应用的内在逻辑链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未来,在于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对未知材料空间的持续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相当不错,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色彩搭配也很协调,一看就很有专业感。拿到手里的时候,份量很足,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特意翻阅了一下里面的内容,虽然我不是高分子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通过目录和一些随机翻到的条目,我能感受到编纂者在选词上的严谨和全面。

评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高分子科学和工程领域可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学科。大量的专业术语,尤其是英文术语,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词汇的英汉对照,更重要的是,通过其内容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扎实的语言基础,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理论和技术至关重要。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专业词汇书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翻译的工具,更是理解和掌握一门学科的关键。《英汉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词汇(二版)》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从排版到选词,都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严谨的态度。

评分

我是一名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对学术文献阅读的需求非常高,尤其是中英文术语的对照。我之前用过一些其他的词汇书籍,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或者更新不够及时。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大痛点。它涵盖的词汇量非常庞大,而且很多都是我平时阅读英文文献时会遇到的生僻但又至关重要的专业词汇。

评分

在接触到《英汉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词汇(二版)》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在阅读英文文献时,总是有些“卡壳”。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理解句子结构,而是卡在了某个关键的专业词汇上。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我遇到困难时,总能及时地提供最准确、最贴切的解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