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宗武回忆录
定价:45.00元
作者:高宗武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09802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高宗武是大历史中的小人物。早年留学日本,归国不久即从政,受当道赏识,扶摇直上,别有一番怀抱;然而,处斯乱世,国力未充,内外交迫,受其掣肘,事功有限,后更成为大人物政争中信手调遣的一粒棋子,其命运殊为可叹也。不过,既为小人物,则又有一好处,就是见势不妙,船小好掉头,趋避逃遁,茫如风影,远离人们的视线,我们不打扰他,他更不想打扰我们。即使世道人心,一落千丈,言人人殊,也无动于衷,一副倦鸟归山、英雄失路的样子。高宗武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十岁之前,红极一时;之后,则躲得远远的,若复隔世,悄无声息活到了九十岁。
内容提要
抗战爆发后,高宗武接受的指派,辞去外交部职务,在香港以日本问题研究所为掩护,负责对日情报工作。但是在这段时间,他一度背离,为江精卫“和平运动”从事秘密外交活动,并追随汪精卫去上海,参与“汪日密约”的谈判。后来又与陶希圣一起逃离上海,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
“高陶事件”发生后,外界一直希望从高宗武口中,了解到汪精卫“和平运动”的真相,虽只言片语,亦必弥足珍贵。但是他始终守口如瓶,对当时的经历避而不谈。这本《高宗武回忆录》是他离开香港赴美国定居后,在1944年8月完成的英文手稿。但是书稿完成后,他很快放弃了出版意愿,以致许多与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不知道有这部书稿存在。直到2005年6月底,这本回忆录的手稿才被意外发现,由陶恒生先生译成中文,并对相关史实做了详细的考订和注释。
目录
代序 从政七年如咯血
译序
前 言
章 代表中国
第二章 汪精卫飞往河内
第三章 代表汪精卫
第四章 随汪精卫往东京
第五章 偷来的密约
第六章 傀儡付出代价
第七章 “少壮军人”的心态
第八章 东条的崛起:阶段
第九章 东条的崛起:第二阶段
第十章 东条的崛起:第三阶段
第十一章 东条在鞍上
第十二章 双鞍马:小矶与米内
第十三章 老虎朝西看
第十四章 在亚洲的野心
第十五章 日本的前途
译者后记
附 录
主要参考数据
索 引
作者介绍
高宗武(1906~1994),浙江乐清人。早年留学日本,抗战前期进入外交领域,29岁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专门从事对日外交工作,是当时国民党里年轻的高级外交官员。抗战全面爆发后,高宗武接受特殊任务,在香港负责对日情报工作,但他一度背离,为江精卫“和平运动”秘密奔走,并随汪去上海,参与“汪日密约”的谈判。后来又与陶希圣一起逃离上海,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
对“高陶事件”的真相,过去一直众说纷纭。这本回忆录是高宗武离开香港赴美国定居后,在1944年8月完成的英文手稿,题名为“深入虎穴”。在这部手稿中,他详细记述了自己从事对日外交的经历,并分析了当时的日本政局,但书稿封藏六十多年未获出版。此次《高宗武回忆录》在海内外首度公开出版,将有助于澄清“高陶事件”的真相。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还原历史细节的书籍情有独钟,而一本由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自然是其中最为珍贵的。高宗武,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掀起阵阵涟漪,我无法不猜测他的过往,他的经历,他在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场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我希望在这本书中,不仅仅看到事件的经过,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如何看待那些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他对当时的人物有着怎样的评价?在命运的浪潮中,他又如何保持自己的思考和选择?我设想,书中可能充满了对当时社会氛围的细腻描摹,对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的深刻剖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品质保证,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信息准确性有了很高的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他”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时代”的书,一本关于“我们”历史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令人印象深刻,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封面上的字迹和图案,虽然我还没有细看具体内容,但已经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透过他们个人的视角,能够更生动、更立体地去理解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高宗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他的经历想必是跌宕起伏,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够读到他亲身经历的种种,那些历史书上冰冷的文字,在这里或许会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尤其是“回忆录”这三个字,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回忆录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也正是这种主观性,能够捕捉到官方史料难以触及的细节和情感。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很多关于政治斗争、社会变迁的生动描写,甚至可能披露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而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出品,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权威性和严谨性,这让我对内容的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历史的深处,感受那个时代人物的命运沉浮。
评分当我看到“GFL 高宗武回忆录”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9787500098027,这个似乎很普通的数字组合,却承载着一段可能不为人知的历史。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个人叙事非常感兴趣,因为那往往比官方的记载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温度。高宗武,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不禁想要去了解他的人生轨迹。我设想,这本书里一定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或许是政治斗争的暗流涌动,或许是社会变革的轰轰烈烈,又或许是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思考。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读到一些鲜活的细节,一些官方史料可能忽略的生动画面,一些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或者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个体所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艰难选择。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从一个更加微观、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那段宏大的历史。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资料,而一本由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高宗武,这个名字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想必有着不寻常的经历。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可能性:他是否曾是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他与哪些历史人物有过深入的交往?他在那个时代又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疑问都随着我翻开这本书的念头愈发强烈。我期望在这本回忆录中,能够看到一个鲜活的高宗武,他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判断。不仅仅是记录事件,更重要的是记录事件发生时的心境、对事件的思考,以及事件对他个人命运的影响。这些细节,往往是历史最动人的部分。而且,考虑到作者可能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和社会变革,这本书很可能也包含了他对那个时代社会结构、民生状况、文化思潮的观察和体悟。我希望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多元的中国近代史。
评分初次见到这本书的封面,就有一种被历史的厚重感所吸引。9787500098027这个ISBN号,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仿佛是它沉静而坚定的身份证明。高宗武,这个名字在我心中勾勒出一位在时代洪流中起伏的人物形象。回忆录,意味着这是一段属于他个人的生命轨迹的梳理,也意味着,我将有机会从一个更加贴近的维度去触摸那段已经远去的时光。我常常觉得,历史的书页太过于厚重,而其中人物的剪影又显得模糊不清。正是这些个人的回忆,才能将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拉回到血肉之躯的层面。我设想着,在这本书里,我或许会读到关于某个重要决策背后的考量,某个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或者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个体所面临的艰难抉择。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为我点亮了一盏灯,指引我走向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是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情感、思想和经历的交织,我对此充满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