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第一版
书号:7511885487
条码:9787511885487
图书名称:政体和文明
定价:59
作者:许章润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6-03-01
《法治周末》2016年十大法治图书
序言1
甲篇 建设中国文明的政治秩序
乙篇 开启第四波改革开放
丙篇 国家理性与建国道路
丁篇 优良政体的中国语境
戊篇 从《旧制度与大革命》看优良政体
的形成
己篇 什么是“人民”
庚篇 这个世界会好吗?——谈梁漱溟
与中国的现代化
辛篇 法学教育、大学精神与学术的人道
意义
本书立足近代中国语境,以政体为主题,而延展于文明兴衰的内在脉络。特别是在现代文明语境下,经由政制组织人群,建设政治,构成了本书的核心问题意识。一方面,建构优良政体,以立宪政治涵养国族心智,而以公民理性救济国家理性,借优良政体承载国家理性。毕竟,只有承载于优良政体的国家及其国家理性,才能获秉伟大的道德尊严,也才可能导向良善生活。另一方面,重建中国文明的意义秩序,在天人之际、生死两端、祸福取舍和义利之辨中,于身心、家国和天下诸端,恰予解说,统予转圜,彰显中国文明的内在道德张力,提澌中国人生的生存境界,最终形成现代中国及其现代秩序。凡此统归于“以文明立国”和“以自由立国”,而为作者心凝形释、念兹在兹者也。
在阅读《政体与文明》的过程中,我被作者对概念的精准把握和严谨论证所深深折服。许章润先生在书中对于“政体”的界定,并非局限于传统的共和、君主等分类,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合法性来源以及社会成员参与程度等更为根本的层面。他强调,一个政体的优劣,最终要看其能否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持续的动力和保障。这种超越表面的分析,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书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政体形态的案例分析,旁征博引,论证有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直抵事物的本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公共领域”的探讨印象深刻,它揭示了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一个健康政体如何构建和维护这样的公共空间,从而促进文明的蓬勃发展。
评分《政体与文明》带给我的震撼,还在于其对于“法治”的独特解读。许章润先生并非将法治仅仅视为一堆僵化的规则或一套官僚的程序,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明坐标系中,探究法治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社会契约的深层内涵。他巧妙地将法治的实践与文明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论证了缺乏根植于公民意识和共同体认知的法治,其脆弱性和易被侵蚀性。书中对一些历史上的转型期和动荡时期的分析,揭示了当法律的权威摇摇欲坠时,文明的基石也会随之崩塌。我尤其欣赏他对“习惯法”、“不成文法”在文明早期形态中的作用的阐述,这让我看到了法治并非一开始就以现代的形式存在,而是与人类社会的治理需求一同生长、演变。这种动态的视角,让“法治”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成为了文明活力的重要体现,成为了保障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
评分《政体与文明》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重新点燃了我对政治哲学和文明史的兴趣。许章润先生并非一味地批判或赞美,而是以一种冷静而理性的态度,剖析了政体与文明相互塑造、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他提出的“政体”不仅仅是指国家的组织形式,更是指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成员的互动模式。这种广义的理解,让我看到了政体背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含义。书中对于不同文明在面对挑战时,其政体形态所展现出的适应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发人深省。我尤其欣赏他对“文明的韧性”与“政体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的探讨,这让我思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构建能够抵御风险、并持续创新的政体,以保障文明的薪火相传。
评分初次翻开《政体与文明》,便被其深邃的思辨所吸引。许章润先生以一种宏大而精微的视角,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肌理之中,勾勒出国家政体演进与文明兴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或学术理论,而是试图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逻辑驱动力,探讨何种政体更能滋养文明的繁荣,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文明的衰颓。书中对于古代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对比分析尤为精彩,他并未陷入非黑即白的简单化论断,而是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不同文化土壤中政体形态的独特性及其对思想、艺术、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作者那犀利的洞察力所折服,仿佛原本模糊的概念瞬间变得清晰起来。他提出的许多问题,发人深省,也促使我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文明发展的可能路径。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政治和历史的书,更是一次关于人类社会本质的哲学探索,是对“我们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的深刻追问。
评分读完《政体与文明》,我脑海中萦绕着无数的思考。许章润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揭示了政体演进与文明兴衰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他并非仅仅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发读者去思考那些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才是一个国家最 stable 的基石?文明的繁荣究竟源于何处?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政体形态的比较分析,让我看到了人类社会治理的多样性,也看到了普遍存在的挑战。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社会契约”的论述所吸引,它让我理解到,一个健康的政体,其合法性最终来源于公民的认同与参与,而这种认同与参与,正是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这本书无疑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它鼓励我们以更宏大的视野,去审视历史,去理解现在,去构想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