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1879592 法窗夜话 45
9787519710866 续法窗夜话 45
9787519710866 续法窗夜话
我为父亲之著《法窗夜话》写序,乃二十一年前之事,彼时我尚在英国首都伦敦留学。如今父亲逝世十周年之际,再次为父亲遗著《续法窗夜话》写序,不禁令人慨叹万千。
《法窗夜话》于大正五年一月出版,如该书序文中所记,其契机,是父亲每夜为大学时代的我讲述法学之“传奇故事”,其实,早在父亲海外留学期间,便已在脑中有所构思。父亲归国后,从明治十八年至二十五年,曾以“法斋主人”之笔名,在《法学协会杂志》的漫笔栏以“法窗杂话”为题,发表数篇文章,这些文字之后皆成为《法窗夜话》之素材。本书卷尾附有植木博士之文,详记父亲如何将《法窗夜话》之故事常年记挂于心。
《法窗夜话》乃父亲所有著述中为通俗之读物,亦是**一部,因此备受欢迎,竟再版十次,在父亲生前,读者便早已有续篇之渴求。我整理父亲遗稿时,偶见一纸质文件夹,内竟有数十份贴有“续夜话”之便签的原稿,完整章节者,恰好五十篇。这些原稿应是《法窗夜话》出版后所写之文字,乃续篇之准备,但其中也有颇为早期之作品,如本书第二十四话,乃明治十八年七月《法学协会杂志》第十七号(第64页)上刊登的《半聋的陪审员》。
父亲生前未能如愿之续篇,我虽有刊行之念,然而五十篇之数,委实不足,至少应与前书同为一百篇方才妥当。我忽想起,父亲曾说过,《法律进化论》乃专业之巨著,恐寻常读者无法通读,可从中撷取典故、旧事,汇编为通俗读物。鉴于此,我便从《法律进化论》中摘取若干掌故,权当尊其遗命,连载于《法律时报》之“有闲法学”上。发表之篇数恰为四十九篇,我便亲自补出一篇,共得百篇,续篇之事遂成。后五十篇之文字,我已尽力依据原文改写,却不免带有些许自己的文风,与前五十篇之风格、语法略有所异。
如此这般成就了本书,标题定为《续法窗夜话》,此书名亦是父亲生前拟定。夹有前五十篇原稿的文件夹背面,就有父亲亲笔题写的此五字。本书封皮背面及卷头题字便使用了父亲的该笔迹。
书中插图与周边文字结合而读便可知晓其意,其中有两幅肖像,在此略提一二。头戴假发之肖像,乃明治十二年,父亲从伦敦中殿律师学院毕业、获得出庭律师资格(barrister at law)时所摄之纪念照,当时父亲二十五岁,头戴象征学位之假发,身披长袍,手握文凭。另一幅肖像(作为卷首画已收录于文本库《法窗夜话》)摄于父亲正执笔《法窗夜话》之时,即明治四十二年,当时父亲五十五岁,由次子律之助拍摄。如今我亦即将五十五岁,反省时却不免内心羞愧。
本书之编纂与刊行,依然仰仗植木直一郎博士之协力,并获得穗积奖学财团之莫大支持,父亲遗稿的编纂事业,亦在其殁后十年间得以出版十一册,约五千页。目前虽尚遗《隐居论》一书之增订重版,但纯粹的遗稿出版在多方协助下,于父亲逝世十周年之际终于完结,在此衷心感谢财团诸贤及植木博士,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亦必感恩怀德。
父亲研究著述之态度,便是面朝“穷究法律之奥义”之大目标,稳健切实地逐步行于法律进化论之大道上,同时亦对路旁之一草一花心有所系,时时停步暂歇。如此中途止步观花之低徊趣味,虽是父亲慨叹日暮而道远之一因,但父亲于道旁采撷之花,不知为其法学之途增添多少风雅之气。由“道旁之花”编织而成的花环,便是《法窗夜话》,如今已编织成形的第二个花环,亦来自父亲生前所摘之花。只是编织之人已非故人,修剪与搭配或许不合其意,且将古花新编之花环双手奉上,父亲十年之祭虽成,亦不过祭者一人之喜也。
昭和十一年二月
穗积重远
9787511879592 法窗夜话
序
父亲喜好讲古。幼年时,父亲时常为我讲桃太郎、大江山抓鬼等故事。我渐渐长大,父亲口中的儿童故事便日渐减少,当我成为法科大学生时,法律故事便取而代之。但父亲并不讲很难的法理,或复杂的权利义务,只因我在校早已耳濡目染,故父亲尽量避而不谈。父亲所喜好的,是法律史上的轶事、珍谈、古代法律中的奇妙规则、惯习、法学家的逸事,以及如大岗裁决等奇珍异闻。每晚十点,是父亲与我心照不宣的一个特殊时间,我满心期盼这个讲古的时刻,或许也是欣喜于可暂不学习,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父亲的书斋叩门。父亲此时亦些许倦于读书、劳于执笔,总会立即搁笔离席。若为寒冬,则围坐火炉,若为炎夏,则并坐凉台,两人随意品饮茶点与茶水,父亲将各色法律故事娓娓道来,天马行空,不拘顺序,亦不在意相互联系。我被这些故事深深吸引,仿佛幼时听桃太郎、大江山般津津有味,然而遗憾的是,却无法如彼时一般,故事可无限重复直至牢记。若过耳即忘,甚为可惜,于是我一得闲,便根据记忆,以笔记之。此举本为一消遣,可久而久之,我便借机建议父亲将这些杂谈收录成册,父亲亦欣然同意,于是,在我留洋之后,父亲或口述,请文学学士田中秀央君与植木直一郎君记录,或亲笔,共写成长短数百篇。再从中选取百篇,便集成此书《法窗夜话》第一辑。如我上文所述,这些故事乃两人消乏解困之席间茶话,桃太郎、大江山等故事之变形而已,内多有家喻户晓之故事,且遗漏、误谬之处恐亦不少,尚祈读者诸君见谅。
提起桃太郎,我想起曾于英国读过著名的《爱丽丝漫游仙境》。故事琐碎繁杂,情节早已忘记大半,却唯独记得一个场景,一群动物不知何故浑身濡湿,瑟瑟发抖,互相询问是否有干燥(dry)皮毛之法。此时,一鼠煞有介事地咳嗽一声,说道:“征服者威廉不仅在外有教皇后援,在内亦有民众支持,英国人民素来习惯篡夺征服一事,且渴望君主,故当时人们立即响应追随。”众动物一听此言,不禁瞠目结舌,难道这就是干燥皮毛之法?鼠先生装模作样回答道:“因为故事很枯燥(dry)啊!”连历史故事都有枯燥之嫌,更何况法律故事?然而,法律与道德宗教并列为人生之大法则,倘若人生并非索然无味,则法律故事亦如是。父亲出版此杂谈集,兴许就是要洗刷法律枯燥无趣之冤名。只是本书不足为辩,亦无笔资,恐怕只能做干燥濡鼠之用。
穗积重远
大正四年七月
英国伦敦
9787511879592 法窗夜话
序
一、帕比尼安拒拟旨
二、哈乃斐却职
三、神圣御玺
四、有其父必有其子
五、狄奥克勒斯死于自立之法
六、苏格拉底遗世教诲
七、圣人的义务之心
八、副岛种臣与大逆之罪
九、大津事件
十、副岛种臣公与量刑范围
一一、德拉古之血腥法典
一二、暴君狄俄尼索斯的高悬之法
一三、踊贵履贱
一四、商鞅立木为信
一五、迂回立法
一六、竹内柳右卫门之禁赌新法
一七、禁烟法
一八、违反禁烟令之处罚
一九、松平信纲之象刑
二�s、家康之鉴戒主义行刑法
二一、法律的事后公布
二二、法袍制定
二三、法学博士
二四、认妻为母
二五、动植物之责任
二六、死亡骰子
二七、史上长诉讼
二八、矛盾陈述
二九、幽灵审判
三�s、盖尤斯之谜
三一、评定所中的游女
三二、首席法官囚禁王子
三三、慧眼识英才
三四、克伦之法术
三五、“He shakes his head, but there is
nothing in it!”
三六、女律师
三七、可依腕力处置
三八、决斗裁判
三九、板仓之茶磨、大冈之镊子
四�s、事务交接之典范
四一、贝壳放逐法
四二、汉谟拉比法典
四三、格尔蒂石壁法
四四、伊吉丽亚之泪泉
四五、伊达氏之法典《尘芥集》
四六、山本大膳之五人组账
四七、大木司法卿之造词造字案
四八、法律术语
四九、法理学
五�s、宪法
五一、民法
五二、国际法
五三、国际私法
五四、法例由来
五五、准据法
五六、经济学
五七、统计学
五八、自由
五九、共和政治
六○、“人不可求牛马赔偿”
六一、依法国民法订立日本民法
六二、不解民权意义
六三、舶来学说
六四、格劳秀斯夫人玛利亚
六五、约翰·奥斯丁夫人莎拉
六六、历史法学比较法学之鼻祖莱布尼茨
六七、边沁之崇拜
六八、从不做笔记之学生
六九、无名之人
七�s、边沁之功绩
七一、合意不成立
七二、边沁的法典编纂提议
七三、命悬一线之提议权
七四、酩酊者之责任
七五、有其父,未必有其子
七六、法庭上之扒手
七七、扒手之慧眼
七八、石出带刀之纵囚
七九、大儒之拟律
八○、罪之语义
八一、食人无罪
八二、掠夺刑
八三、食人刑
八四、本居宣长之刑罚论
八五、奇异死刑
八六、财产刑之一钱切
八七、联合反抗
八八、现行盗窃与非现行盗窃
八九、古代之和平条约
九○、家界与领海(标枪射程与大炮射程)
九一、静坐绝食催告
九二、地位与收入
九三、非盗贼宣誓
九四、违约之刑事责任
九五、临终养子与由井正雪事件
九六、梅博士乃真辨庆
九七、法典执行延期战
九八、萨维尼与蒂堡特之法典争议
九九、民法编纂
一百、法谚
跋
穗积家族与《法窗夜话》
译后记
9787519710866 续法窗夜话
I序言
001一、学者真勇似怯
005二、“宪法”一词
022三、十二表法
028四、佛罗伦萨抄本(Florentina)
030五、条数多之法典
032六、臣民
036七、非读,乃研究也
038八、上帝加护之盗窃
041九、死刑定而三奏
043十、银台公三宥死刑
044十一、主观死刑废除论者
045十二、死后刑罚
056十三、罪其人而存其祀
058十四、坟墓抵押
060十五、爱犬亦如是
061十六、咎责语句
070十七、老农之惊叹
072十八、板仓审判
074十九、天不言,以人言之
076二十、不教而罪者虐也
077二十一、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082二十二、三百代言(讼棍)
085二十三、英国律师假发之由来
086二十四、半聋的陪审员
087二十五、刑事辩****倡者
092二十六、元老的外人崇拜
094二十七、之威德
095二十八、禁止结婚刑
097二十九、婚姻之法
099三十、“饮大茶”之妻
100三十一、犬公方
106三十二、白木屋的烟管与禁烟法
110三十三、堀野义丰的酒类专卖法
112三十四、三人首级换一人
114三十五、会社
121三十六、加藤弘之博士的人权新说
125三十七、法学通论
126三十八、成年
127三十九、审判延期
128四十、古希腊法院
130四十一、必也使无讼乎
132四十二、猛易宽难
133四十三、古董店与海鲜店之论法
135四十四、名讳相关之疑
139四十五、法与主权者之意志
141四十六、摩西十诫
145四十七、从消极至积极之规范
147四十八、民免而无耻
148四十九、甘薯先生与流刑者之福音
151五十、法令诵读
153五十一、“成胸”之法
154五十二、印度之神谕审判
161五十三、区诃陀智
163五十四、阿伊努人之“塞盟”
165五十五、尸骸出血
168五十六、起誓之失
171五十七、“君意即法”之法谚
173五十八、法律解释乃皇帝大权
177五十九、口口相传
179六十、有职
180六十一、法人
181六十二、法之活声
183六十三、比喻诙谐式法谚
185六十四、德国法谚集
190六十五、剑与纺锤,从头到爪
193六十六、诗文法律
195六十七、图解法律
196六十八、不知法,不免责
199六十九、约法
201七十、木铎
202七十一、德川幕府之法典朗读式
206七十二、阿伊努之“谒见礼”
208七十三、印度阿育王之石柱法
210七十四、高札
213七十五、天和高札
217七十六、作左责罚
219七十七、明治高札
224七十八、基督邪教
228七十九、西洋人之高札观
230八十、法令告示
233八十一、轮廓附
234八十二、官报
237八十三、北条泰时之法令条文平易化
243八十四、“第几条”与“第几号”
246八十五、德国国语运动
249八十六、法律术语之国语化
253八十七、恶逆不孝之罪
255八十八、同姓不娶、男女有别
257八十九、国王之治安
260九十、拦路劫匪(highwayman)
262九十一、殿上人
264九十二、谒见与御览
267九十三、将军出行
270九十四、“妹”与“兄”
273九十五、“兄”与“弟”
277九十六、就惩罚复仇一事咨询大学
285九十七、战国时代之复仇限制
287九十八、“山越被仰付”
289九十九、孝子执刀问斩
290一百、禁止复仇与司法权之确立
297附录追忆《法窗夜话》
302《续法窗夜话》解说
《法窗夜话》(1916年版)由古今东西一百个法学故事构成,展示了日本近代法制进程中所涉及的各种个案,其中特别对我们现在常用到却实际形成于近代的概念,如“法学”“宪法”“民法”“法理”“国际法”“经济学”“统计学”“自由”“共和政治”等术语的来源与演进,做了平实易懂的细致梳理和系统阐释。
《法窗夜话》的续篇正是《续法窗夜话》,两者的出版时间分别是1916年和1936年,间隔整二十年。正中间的1926年,作者穗积陈重去世,因此《续法窗夜话》是其遗作。本书与《法窗夜话》相同,由一百个法学故事构成,前五十话为陈重亲笔所写,后五十话由作者之子、亦是著名法学家穗积重远根据作者的另一作品《法律进化论》的内容挑选编纂而成。续篇大体延续正篇基调,讲述古今东西的法律制度、案例、议题,同时显示出作者对法理论性质的考察,以及西欧近代法传入日本封建社会后的诸多问题思考。
终于收到了心心念念的《法窗夜话》和《续法窗夜话》,这两本书的包装很严实,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一直以来,我对法律的了解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总觉得法律是枯燥、遥远且充满专业术语的。但《法窗夜话》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故事感和亲切感,仿佛能在夜晚静谧的时光里,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解读那些看似复杂的法律条文。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知心的朋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法律概念娓娓道来,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法律是如何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从书名来看,它应该会涉及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例,比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邻里矛盾等等。我尤其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法律知识,以便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能够引人入胜,而不是枯燥的说教。毕竟,学习法律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我希望这两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法律世界的大门,让我不再对法律感到畏惧,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了解和学习它。
评分《法窗夜话》和《续法窗夜话》的这套书,一到手就让我爱不释手。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格调,书页的纸质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没有异味,这让我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愉悦感。一直以来,我对法律的认知都比较模糊,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与我这样普通民众的生活相去甚远。然而,“法窗夜话”这个书名,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或许,法律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可以像故事一样,在轻松的氛围中被理解。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法律的智慧融入日常。我希望它能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明白法律是如何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婚恋家庭、工作学习中发挥作用的。或许,书中会讲述一些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让我学会如何理性维权;或许,会涉及一些关于劳动合同的解读,让我了解自己的劳动权益。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社会规则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理性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套书的到来,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购书,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一次对自身法律素养的投资。
评分终于收到《法窗夜话》和《续法窗夜话》的套装了,包装非常仔细,打开时还有点小小的惊喜。一直以来,我对法律这个领域都觉得有些遥远和抽象,总觉得它是一个充满专业术语和冰冷条文的世界。但“法窗夜话”这个名字,却给我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让我觉得法律并非那么高不可攀,而是在我们身边,甚至可以在睡前故事般的轻松氛围中被理解。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方式,为我揭示法律的奥秘。我希望它能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法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在签订租赁合同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或者在遇到交通肇事后应该如何处理,甚至是关于隐私权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挑战。我期待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并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这套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对法律观念的重塑,我渴望通过阅读,能够获得更多的法律智慧,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收到《法窗夜话》和《续法窗夜话》的这套书,包装得非常稳妥,让人感觉很用心。我一直对法律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好奇心,但传统的法律书籍往往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而“法窗夜话”这个名字,则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暗示着一种将法律知识融入生活场景,用故事化的方式进行解读的视角。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法律的刻板印象,用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法律的殿堂。我想象中的内容,应该是那种将复杂的法律原理,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变得简单易懂。或许是讲述一个关于合同的案例,如何因为条款的理解偏差而引发纠纷;又或许是探讨一个邻里之间的小摩擦,如何通过法律的介入得以化解。我希望作者能够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解释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法律知识。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风险,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套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与法律“亲密接触”的绝佳机会,我渴望从中获得知识,更渴望获得智慧。
评分这两本《法窗夜话》和《续法窗夜话》的套装,包装得非常用心,收到后就迫不及待地拆开,感觉触感和视觉都让人很舒服。我总觉得,法律离我们普通人似乎有点远,它好像是属于法庭、属于律师的专业领域。但“法窗夜话”这个名字,却给了我一种亲近感,仿佛是在一个放松的夜晚,通过窗户,能窥见法律世界的美好与智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法律的刻板印象,用更具故事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解读法律。我希望它能讲述一些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真实案例,比如邻居之间因为噪音引发的纠纷,或者是在网络购物时遇到的消费陷阱,甚至是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那些微妙之处。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我希望能更直观地理解法律是如何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我们的权利的。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让我能够更好地辨别是非,规避风险,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这套书的价值,对我来说,远不止书本身,更在于它能为我提供一把理解和 navigating 这个社会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