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瀛洲纪事:保健医生的中南海印象
定价:32元
作者:顾英奇,许奉生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
出版日期:20-08-01
ISBN:97870091624
字数:240000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序:走进中南海
章 西花厅岁月
第二章 十年的见证
第三章 我给陈云当保健医生
第四章 福禄居的特殊病人
第五章 毛主席逝世的前前后后
第六章 随同李先念出访和下乡
第七章 与邓大姐在一起的日子
第八章 在北戴河给刘伯承当保健医生
第九章 就近接触彭老总
第十章 我敬重的董*武同志
第十一章 给林伯渠当保健医生
第十二章 一次神秘的旅行
第十三章 “九·一三事件”后的康生
第十四章 江青二三事
顾英奇简历
许奉生简历
内容提要
本书是卫生部原副部长顾英奇和夫人许奉生共同撰写的带有回忆录性质的图书。两位老人曾长期从事党和国家*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长年生活在中南海,熟悉中南海的一草一木,对共和国第_代*导人有着深厚、朴实的感情和直观、朴素的认知。本书从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董*武、林伯渠、刘伯承、李先念等同志高风亮节、鞠躬尽瘁的可贵品质,以及他们身处历史风口浪尖上时处乱不惊、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概,更深情地回忆了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在中南海的日常生活,他们鲜为人知的喜怒哀乐,真实还原了这些人物平常时刻的感人形象。笔触细腻,情感真挚,更保留了许多珍贵照片和重要文件,如1970年5月20日周总理与邓颖*的后一次合影,朱德、陈云、董*武等人的墨宝,经周总理批示的病情报告,邓颖*写给许奉生的信,等等。另外,本书还有一些关于林彪、康生、江青等历史人物的片段回忆,叙事客观、真实,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这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或许在于它揭示了“治理的日常性”。我们往往将“决策”视为惊天动地的瞬间,但历史是由无数琐碎的日常堆砌而成的。通过对保健医生工作场景的侧写,我看到的是治理者们如何在看似平常的问诊、交谈甚至休息的间隙中,进行信息交换、表达关切或传递决策意图。这种“会而不议,议而不尽”的微妙互动,是观察高层政治生态的绝佳切口。它告诉我,重大的方针政策,往往是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日常接触中悄然形成的。我仿佛能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到几位老一辈领导人围坐一桌,不是在讨论宏大的五年计划,而是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安排一次集体体检,或是询问某位同事的旧疾是否复发。正是这种对“日常细节”的执着,构建出了一个无比真实且有机的政治生活图景,让我对那个时期领导群体之间的关系有了更立体的理解,不再是平面化的历史剪影。
评分文字的质感和叙事节奏的把握,是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它不像某些回忆录那样,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或戏剧性的冲突,反而采用了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疏朗和从容。篇章的组织看似随意,实则暗含着一种时间的轨迹,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午后,与叙述者一同在旧时的会议室或走廊中踱步,聆听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片段。这种平实而富有韵律的叙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历史场景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描述某些场景时的用词选择,非常考究,既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又不失现代读者的理解。例如,对于一些特定礼仪和称谓的提及,都恰到好处地嵌入叙事,起到了点睛之妙,既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又避免了生硬的解释。这种行文的优雅,让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读罢全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这绝非简单的赞美或批判可以概括。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去宏大叙事化”的视角。我们习惯于从教科书或官方文件中认识这些历史人物,他们是伟岸的符号,是时代的丰碑。然而,《瀛洲纪事》却将镜头拉近,聚焦于他们作为“医生”服务对象时的状态。这种“陪伴者”的视角,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切入点,它不是权力斗争的记录,而是关于健康、关于日常关怀的记录。这种记录本身就带有一种人文关怀的色彩,让读者得以从一个更私密、更贴近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决策与情绪波动。书中对他们身体状况的描绘,与其说是医学记录,不如说是对他们精神负荷的一种侧面印证。每当身体出现不适,那份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似乎从未真正放松,这份“带着病体”的坚守,读来让人心头一紧,深刻体会到“一将功成万骨枯”背后的个体牺牲。
评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反复品味的史料性著作,它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史学解读的独特视角。它成功地在“文献价值”与“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优雅的平衡点。作为读者,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整理和回忆这些片段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近乎虔诚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得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重量感。它提醒我们,任何伟大的历史进程,都是由无数个普通人、无数个具体的瞬间串联起来的。这本书不提供标准答案,它提供的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真实的“现场感”。它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口述历史档案,以一种极为人性化的方式,保存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一群身处权力中心的人们,如何在责任与身体的重压下,共同度过他们的岁月。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著作出现,以补充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
评分这部《瀛洲纪事》仿佛是一扇时光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特殊历史时期,那些共和国缔造者们在紫禁城深处的日常景象。初读之下,最令人震撼的,便是那种在宏大叙事背景下,对个体生活细节的细腻捕捉。它并非那种严肃刻板的政治传记,而更像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侧影”。透过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中南海庭院里四季的更迭,春日里花草的芬芳,冬日里炉火的温暖,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场景,恰恰折射出领袖们在繁忙政务之余,那份对生活朴素的热爱与坚守。这种深入骨髓的还原,使得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名字,变得可亲可感,褪去了神坛上的光环,展现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作者的笔触极为克制,没有过度渲染情感,只是客观地记录,这种“白描”的手法,反而更具穿透力,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的那个时代的温度与重量。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小物件、小习惯的描写,它们是历史的注脚,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物资匮乏与精神的富足,让人不禁沉思,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是如何支撑起一个新生的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