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西医生、营养师写给新手妈妈:坐好月子要知道的大小事
定价:43.80元
作者:许美雅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3595992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编辑推荐
目录
第1章妇女产后的基础护理1
第1节生完宝宝了,我该怎么开始调养身体?2
月子到底要“坐”几天才够呢?2
妇女分娩后的卫生护理3
1.坐月子的基础护理原则3
2.试着放松身体,有助舒缓产后疼痛3
第2节身体老是感觉微微在发热,我到底是怎么了?5
为什么生产后,总觉得在反复发烧?5
一、小心产褥热,发烧不是小事6
1.伤口发炎——个人清洁务必确实6
2.乳腺炎——保持乳头清洁是上策6
3.泌尿道感染——麻醉引起排尿困难7
4.肺炎感染——剖宫产增加感染概率7
二、产后常见的几种不适症状7
1.伤口疼痛——依伤口类型分别护理8
2.腹部疼痛——子宫收缩导致腹部不适8
3.乳房胀痛——排空乳汁是的解决办法9
4.产后排尿困难——视身体状况逐渐恢复9
5.产褥感染——提升免疫力是解决方法
6.痔疮——作息改变导致症状加剧
第3节
“恶露”是什么?会阴伤口又该怎么照顾?12
产后阴道一直在出血,这样正常吗?12
一、排除“恶露”,中、西医各有秘方13
“恶露”不止的原因14
二、自然产的会阴伤口如何照护14
三、剖宫产伤口的种类与照顾15
1.淤血——必要时需重新缝合伤口15
2.水肿——热敷或用酒精15
3.水泡——擦拭碘酒或膏15
第4节
喂奶会痛,不喂也在痛。当“妈”真!17
我的乳房总是胀痛到不行,能喂母乳吗?17
一、预防“乳房罢工”,产后照顾很重要18
二、哺乳越早开始,产妇瘦得越快19
第5节
妇女产前要活动,产后更要把握机会多运动21
是不是生产完就可以下床活动?21
一、产后运动何时开始比较妥当22
二、妇女产后常见的身体症状和原因22
1.排便失禁——排便功能暂时退化23
2.背痛——施力不当导致23
3.骨盆痛——椎间盘突出是主因23
4.无力解尿或——多做运动来纾解24
三、产妇产后伤口的观察重点25
1.乳房——避免乳腺阻塞,导致乳腺炎25
2.会阴伤口——促进血液循环、伤口愈合25
3.剖宫产伤口——避免腹部肌肉过度用力25
四、产后何时可以开始进食26
第6节
长辈叮咛不能碰水,产妇坐月子有多艰苦27
坐月子不能洗头,这样好吗?27
一、产妇坐月子的清洁原则28
1.不论如何,身体还是要保持干净28
2.剖宫伤口,避免沾水、发炎28
第2章轻松解决哺乳的问题31
第1节母乳是能的吗?该怎么喂宝宝才对?32
宝宝喝母乳真的会比较健康吗?32
一、母乳是新生儿的选择33
二、哺喂母乳,对新手妈妈有哪些好处?33
1.解决胀奶疼痛的问题34
2.帮助产后子宫收缩34
3.低罹患概率34
4.加速产后快速瘦身34
5.是一种天然的避孕法34
6.经济、实惠又方便35
三、哺喂母乳,会给新手妈妈带来什么困扰?36
1.泌乳量不够,徒增新手妈妈烦心36
2.哺乳导致工作上的不方便36
3.担心营养不够,宝宝长太慢37
4.无法正确计算出宝宝的喝奶量37
5.新手妈妈饮食无法随心所欲37
6.用必须小心谨慎37
四、新手妈妈喂母乳的3种姿势38
1.侧躺卧式——哺乳常用的姿势38
2.摇篮式、侧抱~宝宝会更有安全感38
3.橄榄球式、抱球式——新手妈妈容易疲累、腰酸背痛38
第2节
宝宝带着走!我要上班,怎么喂母乳?41
让宝宝喝隔夜的母乳好吗?41
一、上班族新手妈妈,也能轻松喂母乳42
二、刺激乳头,促进乳汁分泌42
1.用手挤乳的方法43
2.使用手动挤乳器的技巧45
3.使用电动挤乳器的技巧46
三、母乳解冻后的处理技巧47
保存母乳的注意事项48
四、储存母乳的容器材质48
第3节
配方奶安全吗?该怎么样挑选才恰当?50
我该如何为宝宝选购合适的配方奶?50
一、如何让宝宝习惯用奶瓶喝奶51
1.宝宝产生“乳头混淆”时怎么办51
2.宝宝不愿意用奶瓶喝奶,怎么办51
51
二、用心挑选奶,让宝宝更健康52
三、特殊配方奶的种类、选购52
1.低糖/无乳糖配方奶52
2.大豆基质配方奶53
3.早产儿配方奶53
4.水解蛋白奶53
5.特殊代谢异常奶53
6.止吐配方奶53
7.特殊营养机能奶54
四、如何控制宝宝的食量55
第4节
对宝宝来说,奶嘴跟新手妈妈的乳头哪个比较好?56
塑料奶瓶安全吗?宝宝会不会中毒?56
一、如何选购合适的奶瓶、奶嘴57
二、清洁奶瓶,避免宝宝肠胃“发脾气”58
1.清洗58
2.煮沸59
3.蒸汽59
4.微波59
5.取出59
三、安抚奶嘴——帮助宝宝戒除吸奶嘴恶习59
四、如何挑选好用、安全的奶嘴60
五、帮助宝宝度过厌奶期、断奶期60
第3章新生儿的照顾技巧63
第1节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灾难,初次拿到手里就感觉不太对劲。纸张质量粗糙得像回收再利用的,油墨印得非常不均匀,好些关键的图示部分都模糊不清,看得我一头雾水。特别是关于产后恶露观察的那一章节,本来就该非常清晰准确的图片,结果印得跟印象派画作似的,让人根本无法分辨正常和异常的迹象。而且,这本书的装订工艺也极其敷衍,翻开没几页,中间就开始松动,我甚至担心它撑不过我整个月子期。更别提字体选择了,正文字体小得可怜,行距又挤得慌,对于一个晚上经常需要抱着宝宝、只能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的产妇来说,阅读体验简直是折磨,眼睛花了老半天也记不住几个字。如果说产后恢复需要的是一本能让人安心、清晰阅读的工具书,那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设计审美和印刷质量的双重“滑铁卢”。我本来期望能从中获得一些科学、直观的指导,结果光是看清楚内容本身就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和耐心,实在让人感到沮丧和不值。
评分我特别失望的是这本书在情绪支持和心理健康方面几乎是空白的“无人区”。产后抑郁和焦虑是这个阶段非常普遍的挑战,很多新手父母都需要被告知“你不是一个人,这些感受是正常的”,并获得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调节方法。然而,这本书将所有焦点都集中在身体的“修复”和宝宝的“喂养”上,对产妇本人的心理状态提问的篇幅可能还不如介绍如何正确消毒奶瓶所占的篇幅多。当我因为夜奶和睡眠不足而感到崩溃时,翻开这本书,它只会用冷冰冰的文字提醒我“保证充足休息”,却无法提供任何即时的、富有同理心的语言来缓解我的恐慌。它更像是一本给“完美产妇”准备的指南,对于那些正在经历挣扎和混乱的普通人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只有孤立无援的感觉,它完全没有体现出育儿书籍应有的那份温暖和人文关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过于学术化,仿佛是直接从一本厚重的妇产科学教科书里节选内容后拼凑起来的,完全没有考虑到新手妈妈们在产后那种情绪敏感、信息处理能力下降的实际情况。它里面充斥着大量拗口的医学术语和冗长的理论阐述,比如关于盆底肌修复的章节,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复杂的生理结构和解剖学概念,却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一个可以跟着操作的、步骤分解清晰的入门级日常锻炼动作。我需要的是“现在我该怎么做?”的明确指令,而不是一篇关于“为什么你需要修复”的哲学讨论。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在参加一场高难度的专业讲座,听得我昏昏欲睡,而且越读越心虚,因为感觉自己似乎永远也达不到它所设定的那种“理想的产后恢复标准”。这种高高在上的理论姿态,对于一个急需实用安慰和具体指导的普通妈妈来说,简直是一种无声的压力,让人感觉阅读的收益远低于付出的心力。
评分这本书在提供建议时,缺乏对现代生活场景的考量,很多观点停留在上个世纪,显得有些脱节和教条。例如,它煞有介事地强调月子期间“绝对不能沾水洗头”,并引用了一些模糊的传统说法,却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进行“快速局部清洁”的可行性替代方案,这对于夏天分娩的产妇来说,简直是种煎熬。再比如,它对月子餐的描述,一味强调大鱼大肉的滋补,却完全忽略了产后肠胃蠕动缓慢、容易上火便秘的问题,对如何搭配粗纤维或清淡食物的建议少得可怜。这种不与时俱进的“老一套”指导,让人在实践中处处碰壁,不得不去网络上搜索更符合当代居住条件和营养学观点的补充信息。一本好的月子书,应该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帮手,而不是一个固执的传统卫道士,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失败。
评分内容深度上,这本书显得非常肤浅和跳跃,给人一种“样样都提,样样不精”的印象。它试图囊括从孕晚期准备到新生儿黄疸处理的方方面面,但每一个主题都只是蜻蜓点水式地带过。比如,关于母乳喂养的常见难题,它只笼统地提到了“可能需要专业人士帮助”,却完全没有展开任何关于如何处理乳腺堵塞的初步按摩技巧,或者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有效观察指标。同样,在新生儿护理的部分,对于脐带护理的描述过于简略,几乎没有提及不同脐带脱落阶段的细微变化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广而不深的做法,在我真正需要“救命稻草”的时候,发现书本里提供的只是一些干燥的目录信息,根本无法提供实际操作的信心和支撑。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知识面是“变宽了”,但真正能用在床边的“技能点”却几乎没增加,实在是没有解决我最迫切的那些日常小麻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