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本书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竟然是第一个评的!好激动!)感觉重新上了一学期课。前人综述占了很大篇幅,但对道教研究进行观念史的澄清与坚持还是像第一次听老师课那样令人振奋。由此而生发的清晰的框架下并不是虚空无物,虽然未展开很多,但是逻辑严密,态度谦逊。存思和内景、身体作为展开的agent这两点实在是太迷人了。(立刻使用了人生第一次闭架借书
评分##(竟然是第一个评的!好激动!)感觉重新上了一学期课。前人综述占了很大篇幅,但对道教研究进行观念史的澄清与坚持还是像第一次听老师课那样令人振奋。由此而生发的清晰的框架下并不是虚空无物,虽然未展开很多,但是逻辑严密,态度谦逊。存思和内景、身体作为展开的agent这两点实在是太迷人了。(立刻使用了人生第一次闭架借书
评分 评分##通篇云山雾罩。
评分 评分##①学术史梳理当然重要,汉学家牵出的话题也值得检讨;但太长。②相当注意潜在的反论,但事实而非观念层面的点反而有时论述起来有些随意?③不过还是不容易…
评分 评分##这本书我觉得比后面的尘居与耽玄要更接地气一点,观念史的方法论其实没有一以贯之,但重要的文献,主要的学者都回顾到了,也粗线条地勾勒了一下道教意味着什么,内景存思的那一章不错,整本书我觉得后半本比前半本要好一些。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