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副标题:云林石谱
作者:/
出版社:华书局
出版年:2012-7
页数:205
定价:2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ISBN:9787101086805
内容简介
《云林石谱》是部论石专著,全书涉及名石共116种。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只选了《云林石谱》,其余石谱皆不载,足见其性。《云林石谱》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作者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平生好石,他详细考察了书提到的这些名石的产地,还细数其采取方法、形状、颜色、质地优劣等,并按其性质进行了分类。书提出的“瘦、漏、透、皱”等赏石观成为历代赏石者普遍遵循的审美标准
这本《云林石谱》真是让人惊艳,我最近正好沉迷于各种奇石的收藏和鉴赏,所以对这本书简直是爱不释手。从拿到书的第一刻起,我就被它精美的装帧和纸张的质感所吸引。翻开扉页,那种古朴典雅的字体跃然纸上,仿佛瞬间穿越回了宋朝,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对石头的痴迷与钻研。书中对于不同种类的石头,从产地、形态、质地到纹理,都有着极其细致的描述,甚至连一些细微的差别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喜欢它对某些珍稀石头的介绍,那种文字间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极致追求,让我深深动容。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杜绾先生当年在山野间寻访奇石,一丝不苟地记录下的场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石头的图谱,更像是一部凝结了古人智慧和审美情趣的文化瑰宝。对于我这样石迷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能够极大地拓宽我的视野,提升我的鉴赏水平。我还会把它推荐给我的藏石同好,相信他们也会和我一样,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和启发。
评分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了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所以开始对一些经典的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拿到这本《云林石谱》,我更是被深深吸引。虽然我之前对石头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石头不仅仅是冰冷的矿物,它们也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书中对于石头品鉴的各种标准和方法,让我对“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的欣赏,更强调了石头内在的“神韵”和“意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瘦、漏、透、皱”这几个品鉴要点的详细阐述,以及如何将这些特质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这让我联想到中国传统艺术中很多相似的理念,比如书法、绘画,都讲究线条的力度、空间的疏密、意境的营造。这本书的编著者们能够将这些抽象的审美原则具体化,并且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实属不易。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任何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
评分我一直对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非常着迷,而这本《云林石谱》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而文人雅士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杜绾先生作为一位对石头有着深厚研究的宋代学者,他的著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的窗口。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石头的种类,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将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并从中汲取灵感和乐趣的生活方式。读着读着,我仿佛能想象到当年的文人墨客,围坐在一起,品评手中刚刚获得的奇石,谈笑风生,那种悠闲而充满雅趣的生活场景。书中对于石头的等级划分、品鉴标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品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造物的尊重。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石头本身,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辉煌时代的点点滴滴。
评分最近恰好在学习一些关于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内容,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云林石谱》。我对书中的插图印象深刻,虽然有些年代感,但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些石头的独特魅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石头纹理的细致描绘,有的如同山水画一般,有的则像是抽象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然我并非专业的收藏家,但读这本书也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深的敬畏。书中一些对石头“神韵”的描述,也让我联想到一些古老的哲学思想,比如“天人合一”。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石头的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书。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发现身边被忽略的美,去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和深邃的艺术世界。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和古典文献略有涉猎的读者,我一直对宋代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次有机会接触到这本《云林石谱》,我感到非常幸运。首先,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完整地保留了杜绾先生的原始著作,并且有编著者的详细考证和注释,这对于研究宋代石谱学乃至中国古代矿物学、地质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书中对于石头的分类、命名、产地信息,以及相关的采集和鉴赏方法,都显示了宋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实践经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已经失传的石种的记载,这为我们追溯古代的自然认知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线索。此外,从这本书中,我还能感受到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的独特追求,这是一种与现代科学精神有所不同的,更加注重感悟和体验的审美方式。这本书的内容和价值,远超出了我对一本“石谱”的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