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所著的《做个智慧的准妈妈(来自产科医生的健康私信)》是一本日记体的科普著作,以一个产科医生每天和一位产妇对话的形式,以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孕期所需要的科普知识。这些科普知识涵盖了以下内容:孕期准妈妈的身体生理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孕期所需要的检查;孕期常见的母亲或者胎儿疾病、异常现象;产科特殊检查和化验报告的解读;孕期营养和运动等。这些科普知识会再以孕周的增长为主线进行介绍。
王玉玲,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已经24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201O年开始医学科普的写作,是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作者——“妇产科医生王玉玲”。先后在报刊、杂志、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发表科普文章300余篇,善于将专业的、深奥的医学问题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由于语言幽默而不失亲和,获得新浪微博80万粉丝的关注。
壹 怀孕吗
01 你的身体准备迎接宝宝吧
02 孕前疾病先治疗
03 宝宝悄悄孕育时(3~4周)
贰 宝宝萌芽了(5~12周)
01 胎儿的秘密
02 胎儿异常早知道
叁 宝宝初具模样(13~28周)
01 宝宝和他的“固定资产”
02 母亲的奉献——全身总动员
03 胎儿异常需知道
04 妊娠期糖尿病
05 你所关心的那些问题
肆 宝宝在做出生准备(29~40周)
01 孕晚期胎儿生长情况
02 孕晚期你所关心的问题
03 孕晚期那些困扰你的问题
04 孕期所遭受的痛
05 乙肝妈妈阻断治疗及分娩方式选择
06 胎位不正,胎儿真的就输在了跳板上
07 孕末期遭遇早产
伍 怀孕会引发特有的疾病
01 妊娠期血压高了怎么办
02 妊娠期肝功能异常
03 围产期心肌病
六 胎儿安危早知道
01 胎盘、脐带是宝宝的护身法宝
02 监护宝宝的生长
柒 分娩篇
01 住院的准备
02 分娩训练需要吗
03 怎么判断临产
04 阴道初学不仅仅是临产
05 胎膜早破
06 剖宫产还是顺产
07 艰苦卓*的24小时
08 生宝宝很危险吗
09 土法接生的危害
10 你会选择水中分娩吗
11 脐带血——留还是不留
玖 产后恢复
01 科学坐月子
02 产后复查
03 产后康复
04 婴儿护理
05 乳房护理
拾 孕期产后的民间传说,你相信吗
01 关于产后的那些传说
02 关于孕期的传说
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更多是来自它传递的那种“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我之前总觉得,生孩子嘛,就是生病了找医生,等问题来了再去解决。但这本书里反复强调,孕期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健康“防火墙”。它对孕期体重管理、睡眠卫生、以及情绪压力的日常疏导,有着极其细致的指导。我特别欣赏它对“运动”的描述,它不是简单地让你去散步,而是教你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量身定制安全的运动强度,甚至还加入了针对性盆底肌的训练方法,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系统性指导。更让人觉得贴心的是,它没有强迫你去做到完美,而是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调整框架。比如,当你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完成当天的“任务”时,它会告诉你如何科学地进行弥补,而不是让你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我对“完美孕期”的执念,让我能更专注于享受过程。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孕产书籍我看了不下五六本,大部分都是那种排版精致、图片漂亮,但读起来内容却非常空泛,要么就是过于强调风险,搞得人心惶惶,要么就是只讲理论,完全不接地气。这本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把复杂的医学原理,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解释清楚,让你在了解“为什么会这样”的同时,也能知道“我该怎么办”。我记得有一次我半夜突然胃酸反流得厉害,当时特别害怕,翻开书里专门讲孕期消化问题的章节,里面提到了一种非常简单的侧卧姿势和饮用特定饮品的小妙招,试了一下果然缓解了不少。这种即时有效的“急救”指南,比那些大篇幅的理论介绍要实用一百倍。而且,它对准爸爸的“角色定位”也有很独到的见解,不只是简单地说“多体谅”,而是具体分析了在不同孕周,丈夫应该如何参与到孕期管理中,比如产检前的准备工作、如何有效陪伴孕妇进行呼吸练习等等。这让我们的夫妻关系在孕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不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孕期健康指南”这个范畴。它更像是一本关于“自我关怀”的教科书。作者在后半部分重点讨论了产后恢复和“新手妈妈的身份重塑”,这部分内容往往在其他书籍中被一笔带过,但对我而言,却是未来最大的挑战。书中关于如何平衡“母亲身份”和“自我需求”的探讨,非常深刻,它承认了母亲在适应新角色时必然会经历的迷失和挣扎,并提供了非常实际的策略来应对“角色冲突”。例如,它建议如何与伴侣进行“责任清单”的重新协商,以及如何科学地为自己争取独处的时间。我特别欣赏它对“母乳喂养的心理建设”这一块的论述,它没有美化喂养过程中的所有困难,而是提前“预警”并提供心理调适的工具,让人感觉自己是被充分理解和支持的。这本书的结尾,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逗号,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而不是恐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正做到了“去神秘化”。很多关于分娩的传说和焦虑,其实都是源于信息不对称。这本书在描述分娩过程时,采取了一种非常坦诚但又不渲染恐慌的笔触。它详细解释了不同分娩方式的生理机制、利弊,以及医生和助产士在其中的角色。有一段关于“拉玛泽呼吸法”的讲解,配上的图文说明非常清晰,甚至连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放松,都描述得像在看一场精彩的教学视频。我感觉自己对即将到来的“临产”这件事,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这种掌控感,是任何安慰剂都无法比拟的。它教会我如何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在关键时刻绝对是无价之宝。它把分娩从一个“未知恐怖箱”,变成了一个有迹可循、可以准备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才读完,说实话,当初买它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很“功利”的心态,就是想赶紧了解点孕期的基本知识,好让我老公也能跟着紧张起来。结果呢,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吸引住了,完全不是那种枯燥的医学术语堆砌,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在跟你拉家常,那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一下子就让人放松下来。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对孕期每一个阶段可能出现的身体变化和情绪波动,都有着非常精准的描摹,让我感觉“哇,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比如,书中对孕早期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疲惫感,以及对胎动初次来临时那种手足无措的惊喜,都写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欢它介绍营养摄入的部分,它没有直接给出食谱,而是教会你如何“看懂”食物的营养价值,这种授人以渔的方法,比死记硬背有用多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即将到来的角色转变,有了一种更踏实、更从容的准备,不再是那种盲目焦虑的状态。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把“怀孕”这件事,从一个纯粹的生理过程,升华为一场充满智慧和爱的生命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