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胎不仅是每个孕妇*为关心的问题,也是 每个家庭*为重视与关心的话题。科学健康的安胎关 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是关系到胎儿及新生儿的健 康。重视孕期健康、安全,关乎个人、家庭,甚至整 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邵玉芬、许鼓、曹伟编写的《怀孕40周安胎大全 》以月为纲、以妊娠40周为线,逐步讲述每月孕妈妈 及胎儿的变化状况、每月需要注意的保健和营养事项 ,并详细地指导孕妈妈在每个孕周需要注意的各种问 题,包括医院检查、饮食营养、疾病防治、孕期保健 、胎教教程以及临产注意事项。本书稿中特别添加了 准爸爸在妻子怀孕前后需要了解和参与的事情。了解 了这些知识,孕妈妈就能够安全地度过孕期,顺利地 生下健康的宝宝。
曹伟,妇产科主任医师。现任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三病区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专业近30年。曹医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她还**蘑视将母婴日常生活护理的科学常识在大众中进行普及教育。一贯主张科学、自然的优生优育理念。 许鼓,母婴护理专家、**奶爸,育婴蜜语网(www.yymy.cn)创始人。 从事专业母婴服务产业20多年,2003年创立洋洋母婴服务机构及育婴蜜语网,构建新颖有效的5S孕婴服务体系,发起并组织27个孕婴服务项目,参与的专业人员超过200人。孥家团成员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含香港、台湾),包括知名妇产科专家、儿科专家、婴儿心理学专家、早教学专家、行为发育学专家、母婴护理专家。许鼓带领专家团队所研发的27个孕婴服务项目,旨在帮助中**庭解决备孕期、孕期、产褥期、0—1岁育婴期、1—5岁育儿期上千种常见的、有刚性需求的问题,并率先采取远程多媒体服务模式,点对点帮助每一个有需求的中**庭。 邵玉芬,上海医科大学营养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外孕期营养学泰斗。 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她是上海市从事孕妇营养研究**人。担任上海医科大学营养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是**八五攻关项目“优生、优育——妇幼营养与胎儿、新生儿及婴幼儿发育”负责人之一,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所承担的***重点研究课题多次获得卫生部科学进步奖。作为中国访问学者,她先后赴美国加州、法国里昂和新加坡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外杂志上多次发表论文和撰写营养学专著。
第一章 孕1月(1~4周):恭喜你,怀孕了!
一、生命的开端
1. 认识胚胎的形成过程
2. 及时发现受孕后的可靠信号
3. 孕妈妈应学会计算孕周
4. 子宫环境极其重要
5. 确定一家称心的产检医院
二、孕妈妈的生活指南
1. 千万不要随意用药
2. 必须补充叶酸
3. 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和物质
4. 孕早期的饮食调节
5. 出现腹痛、腹胀要倍加小心
6. 洗澡也要开始重视细节
第二章 孕2月(5~8周):为你疲惫的早孕时光护航
第三章 孕3月(9~12周):呵护你的“害喜月”
第四章 孕4月(13~16周):迎来平稳愉快的孕中期
第五章 孕5月(17~20周):体会胎动的感动和惊喜
第六章 孕6月(21~24周):享受“孕味”十足的美好时光
第七章 孕7月(25~28周):精心照顾你大腹便便的日子
第八章 孕8月(29~32周):步履蹒跚,憧憬和宝宝见面
第九章 孕9月(33~36周): 坚持吧,幸福近在眼前
第十章 孕10月(37~40周):亲爱的宝宝,欢迎你的到来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那种米黄色的封皮,给人一种很温馨、很踏实的感觉。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排版和字体,不得不说,排版真的非常清晰,没有那种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每一章节的标题都加粗且用了一个小小的孕期图标作为点缀,细节之处见真章。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孕周的注意事项时,都会配上一张彩色的、高清的胎儿发育图,那种直观的视觉冲击力,让你立刻能感受到生命的奇妙。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不少准爸爸可以参与的互动环节建议,比如“本周与宝宝的第一次握手游戏”之类的,这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知识点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老公看了也更有参与感了。作者在行文上非常温柔,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医学术语堆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知心大姐在跟你娓娓道来,特别是关于孕期情绪波动的处理,写得特别细腻,让人读完心里暖暖的,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过,如果能再多一些不同体质孕妇的个案分析,可能就更完美了。
评分我是在备孕阶段就开始啃这本书的,坦白讲,一开始我对孕期知识的储备基本为零,网络上的信息又太碎片化,真假难辨。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结构上的严谨性,它不是按时间顺序简单罗列“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而是建立了一个非常科学的知识框架。比如,它把孕期的营养需求分成几个大模块,从宏量营养素到微量元素,每一个的缺乏或过量可能带来的后果都分析得透彻,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食材替换建议。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孕期肠胃不适的章节,它详细区分了“孕吐”、“烧心”和“便秘”的不同成因,并针对性地推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调整方案,而不是一概而论地推荐某种维生素。书后面的附录部分,我经常翻阅,里面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孕期常见症状自查表,遇到任何不适,我都会先对照着看一看,心里就有个底,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总体来说,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权威且操作性极强的工具书,非常适合我这种追求逻辑和系统性的读者。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孕期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是华而不实,或者过度渲染某些小概率事件。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风险管理”的把握。它并没有刻意去吓唬人,而是用一种非常理智的态度来探讨各种潜在的风险,比如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等。它会清晰地告诉你,哪些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信号,哪些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必须立刻就医。这种平衡感非常难得。我尤其欣赏它对产前检查项目的详细解读,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做某项检查”,而是深入解释了这项检查的目的、检测指标的意义,甚至连检查费用的大致范围都有所提及,这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偏向于专业顾问的口吻,逻辑性强,但又不失温度,读起来感觉像是在接受一对一的专业咨询服务,让人觉得非常踏实可靠,避免了盲目跟风的产检。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接地气”。我怀孕后最头疼的就是孕期穿搭和居家环境的调整,很多书要么只谈理论,要么推销昂贵的母婴产品。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建议非常贴合普通家庭的实际情况。它推荐的孕妇装很多都是基于现有衣物改造或者平价品牌的选择,教你如何利用围巾、背带巧妙地度过孕期。在谈到孕期运动时,它没有强求高强度的训练,而是推荐了非常温和的、适合在客厅完成的拉伸动作,并且配有分解图,这对我这种孕前几乎不运动的人来说,非常友好。最棒的是,它还有专门一章讲解了如何进行“极简主义”的待产包准备,列出了“必备五件套”和“可有可无十件套”,帮我省了不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整理时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孕期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细致入微,充满了生活智慧。
评分从写作风格上来说,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跨越代际的知识传承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进行有效沟通。书中引入了一些传统孕期护理的理念,但都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了重新验证和阐释,使得一些老一辈人推崇的“经验之谈”变得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医学标准。比如,它讨论了传统坐月子的一些习俗,并理性分析了哪些是科学的保暖和休养方式,哪些是需要现代改良的禁忌。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巧妙,既尊重了长辈的经验,又给了我们新一代父母一个科学的参考框架。书中还有不少的“Q&A”环节,涵盖的问题都非常贴近日常交流中大家最疑惑的点,比如“孕期到底能不能化妆?”、“亲戚朋友来探望时如何得体拒绝?”这些实际的社交难题,都能在书里找到成熟的应对策略。整体而言,这本书像是一位博学又通情达理的“家庭导师”,陪伴感极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