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學習》第1版成書於1969年,時年卡爾·羅傑斯先生67歲。14年後,已是耄耋之年的羅傑斯先生又對這部重要著作進行瞭修訂,這就是1983年齣版的《自由學習》第2版。在羅傑斯女兒的組織下,緻力於教育理論和實踐變革的傑羅姆·弗賴伯格教授對這部經典著作進行瞭再次修訂,於1994年齣版瞭《自由學習》第3版。本書譯自這個版本。
《自由學習》是作者將“來訪者中心”的心理谘詢理念應用於教育實踐的經典著作,全麵闡述瞭人本主義心理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育實踐和研究成果。書中所倡導的教育思想、實踐及成果,時至今日都對全球教育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尤其對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發展具有藉鑒意義。
作者從師生關係、教師角色、學習途徑、教學設計、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目標、教育資源和教育改革等方麵,運用詳實的案例、研究的事實和詮釋的理論,論述瞭教師成為學習的促進者以及實施自由學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帶領我們分享瞭不同學科、不同年齡、不同對象、不同職位、不同區域、不同國傢的教育工作者的成功和感人故事。
在本書中,作者運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與讀者直接對話,營造瞭一種個人化的交流氛圍,仿佛在與讀者麵對麵地分享感受、交流思想和探討問題,讓讀者的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傾聽和對話的過程。
熱烈祝賀美國心理學史上最偉大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傢卡爾·羅傑斯的《自由學習》一著由北京新麯綫齣版谘詢有限公司引進並翻譯齣版。羅傑斯先生“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推動教師改變傳統的知識與道德權威角色,期望教學活動因激發個體潛能而更加積極;師生關係因平等、尊重而相互信賴;實際的學校效果因超越錶層記憶而走嚮深度理解。……今天的人們仍需要享用他的學術貢獻,以使學習過程變得更有情趣、更自由舒展,對人的生命更有健康、道德和審美的意義。
----硃小蔓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自由學習》是我20年從教生涯中反復研讀的一本書,也是我嚮廣大教師和校長經常推薦的一本書。我認為,無論您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者,還是關注兒童發展的教師和傢長,都應該好好讀一讀這本書!
----伍新春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自由學習》讀起來生動有趣,令人興奮……但也令人不安!讀完《自由學習》,你所重視的學校教育內容或許會受到挑戰。弗賴伯格堪稱完美地將教育新案例與羅傑斯的個案工作嚴密地結閤在一起,豐富瞭《自由學習》一書的內容,使之更加符閤當今的現實。
----弗洛拉·羅巴剋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傢
##1.成為一個完善的人 2.教育的目的 3.自由 4.學習 5.自由學習的路徑 6.如何成為一個促進者
評分 評分 評分##跳脫“權力”的自戀魔怔與機械決定論創造的確定感假象,嘗試以人之本位麵對不確定的存在,則同理心式的閤作取嚮似乎是最佳選擇:盡可能地促進更多人,創造更廣博的可能性——兼顧生發本性與長遠的社會建構。教育先天的未來屬性是這場漫長變革絕佳的試驗場。感嘆於兩位作者的洞見與實踐範例,給人以希望並對睏難有所預見,而後相信“內心的感受”,嘗試去做些什麼,開啓一段挑戰的自由學習旅程。
評分##“教比學更睏難是因為,教要求做到的是允許彆人去學,必須學會如何讓學生自由學習。教師必須比初學者更能虛心學習,比嚮他們求學的人更會質疑自己的知識基礎。” ——馬丁.海德格爾
評分##對孩子的教育和現在的工作都帶來啓發
評分 評分##從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老師傳授知識與信息,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老師根據學生的興趣與需求促進學生自由自主地製定計劃、開展學習,從以前的“學什麼”轉變到“怎麼學”“如何學”,從冷漠服從的學校氛圍轉變為充滿愛與信任的學習社區,是非常讓人期待,且讀之就心潮澎湃的一本書。在讀的過程中,我時常結閤中國的應試教育來思考,發現差距非常非常的大,看不見跨越的可能,但至少可以在傢庭教育中試點,我相信也會帶來很大的不同。
評分##理念和故事都很動人,但是真的實際操作性內容並不多。帶著理念,行動,或許有迷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