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腦與下腦:找到你的認知模式

上腦與下腦:找到你的認知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斯蒂芬 M. 科斯林(Stephen M.Kosslyn)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導讀
平剋也追星
前言
為什麼需要另一本介紹大腦的書
第1章
一種新的觀察方法:大腦揭示瞭什麼
大腦暗地裏影響瞭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從早上醒來,一天中體力、社交和情感上的消耗,到睡覺,或做夢。 / 001
第2章
理論根源
認知模式理論基於一條如今被廣泛認可的原理:大腦不同的區域執行不同的專門功能。/ 019
第3章
復式大腦
始於眼睛根部的深裂縫或深裂孔將大腦劃分成較大的上腦和較小的下腦。/ 028
第4章
推理係統
在過去20年裏,神經成像在心理意象的研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043
第5章
為什麼左右腦的分法是錯的
我們已經介紹瞭一種將大腦劃分為兩個部分的新方法,然而,左右腦分法存在什麼錯誤?/ 061
第6章
相互作用的係統
如果上腦和下腦係統之間正常的相互作用遭受破壞,人身體機能運作的一個重要方麵也會産生毀滅性的改變。/ 077
第7章
四種認知模式
認知模式産生於一個人依賴上腦和下腦係統的程度。/ 088
第8章
認知模式起源:先天vs.後天
我們每個人都傾嚮於依賴一種特定的認知模式,但沒有人總會被睏在一種思維方式中。/ 098
第9章
行動者模式
行動者模式的人在總結之前教訓的同時,他就在計劃、執行、記錄後果並開始下一個步驟。/ 111
第10章
感知者模式
感知者模式的人喜歡深入觀察和分析他們周圍的情況,但往往不會實施復雜又詳細的計劃。/ 127
第11章
刺激者模式
刺激者模式的人通常會運用上腦係統來擬定和執行計劃,所以總是不能恰當地記錄按照這些計劃行動的後果。/ 138
第12章
適應者模式
適應者模式的人很容易適應其他人設定的計劃:他們會是很有價值的閤作夥伴。/ 152
第13章
測測你是哪種認知模式
我們在這一章所呈現的測試可以讓你更加確定自己的主導型模式。/ 164
第14章
發現最佳的閤作夥伴
當我們認識到我們的主導型模式並不適閤某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 176
注 釋 / 189
參考文獻 / 197
作者按 / 210
作者簡介 / 214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四位世界著名心理學傢、哈佛大學教授

史蒂文•平剋、丹尼爾•吉爾伯特、霍華德•加德納、傑羅姆•卡根

北京大學心理學係主任 周曉林

聯袂推薦

安人心智科學總監 陽誌平導讀

世界頂級認知心理學傢、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 M. 科斯林

基於全新的腦科學研究成果

幫助你找到自己的認知模式

你相信左腦掌管邏輯和語言,右腦掌管藝術和直覺,卻不知道大腦應該分為“上腦”和“下腦”?

過去半個世紀,流行文化讓我們相信左腦與右腦決定著不同的性格特徵。我們通常認為右腦發達的人有藝術氣質,而左腦發達的人邏輯性強。但左右腦的區分實際上是缺乏科學證據的。

在這本對人格研究做齣開拓性貢獻的書籍裏,世界頂級認知心理學傢、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 M. 科斯林為我們提供瞭一種瞭解自己的全新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上腦和下腦是如何共同協作的。他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分為上腦和下腦,下腦負責對信息分類整理,上腦負責根據整理過的信息製訂和執行計劃,而根據對上腦或下腦的使用偏好,可以把人的認知模式分為四種:

如果你習慣同時高度使用上腦和下腦,那麼你就是行動者

如果你習慣高度運用下腦,卻不喜歡使用上腦,那麼你就是感知者

如果你習慣高度運用上腦,卻不喜歡使用下腦,那麼你就是刺激者

如果你上腦和下腦都沒有高度使用,那麼你就是適應者

認知模式不但影響你的感覺、思維和行為,而且還會影響你和伴侶、朋友及閤作夥伴的關係。一旦瞭解瞭自己的主導認知模式,你將發現提升自我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新辦法。

用戶評價

評分

##基本上是當星座書翻瞭一遍,按照書中的分類,我是感知者模式,想多做少,智慧不敢當,消極說的對。

評分

##介紹瞭上下腦的認知模式模型。作為左右腦的批判材料以及理論迴顧是相當好用。說來這個模型主要還是建立在相關性研究的基礎上,理論基礎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厚實。以及,僅利用閤作性來輔助改善認知,但是對個體的認知模式的改善還是欠缺(估計還沒研究到那步罷)。四種組閤類型是:行動者、感知者、刺激者和適應者。做瞭下問捲,果然是行動者&刺激者。不過這個問捲也挺簡陋,亦沒有檢驗僞裝傾嚮的選項,效度略存疑。

評分

##一般般,雖然號稱是認知科學,但是和心理學的思路差不多,無非是通過大腦區域將人格分為四種而已。但我更關心更為硬核的部分:既然不同區域對應不同功能,能否通過變動大腦解剖學結構(比如改變營養或是冥想來改變各個區域的效率)來改變人格?很可惜,書裏隻教給你如何適應你自己,但並不教給你如何掌控和改造你自己。

評分

##上腦和下腦的分法以及四種模式有啓發性,但是感覺還是評估和劃分的標準都太過簡單粗暴,有待改進。

評分

##測試非常民科。和星座測試差不多。我是適應者,偶爾行動者。但他們的區分基本上就是不科學的。豆瓣電子式1.99,不要買實體瞭吧。

評分

##沒那麼“基因決定”,就是思維方式習慣的不同。我已經從經常是刺激者轉變為一般是行動者瞭 這書如果覺得翻譯得不好,可以搞原著來看

評分

##上腦和下腦的分法以及四種模式有啓發性,但是感覺還是評估和劃分的標準都太過簡單粗暴,有待改進。

評分

##掃瞭下,私以為這種書掃一下也夠瞭。一種分類法,看瞭某係統論之後覺得這種根據行為習慣倒推認知模式的方法不能說正確與否,可以說算種啓發法或有點用,但實際上花大力氣改變瞭認知模式對生活作用也有限,多學知識啦,陽誌平陳誌平推薦。沒星座有趣。。

評分

##一篇文章解決的事兒。最大收獲其實在於,“IQ 的貢獻事實上會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原因之一是隨著人年齡增長,控製自己周圍環境的能力越強:你開始決定是花時間去獵鹿還是閱讀一本好書。即,你的基因的某些作用(比如決定性格的部分)在選擇環境方麵占有很大分量(基因影響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而環境有助於提高IQ。” 實踐層麵主要是發揮自身認知模式優勢(感知者,狄金森式)同時識彆不同模式的大腦及其長處,學習與互補。 (達馬西奧書裏看到此人一大成就在於估算齣人腦中所迴憶與審查之物體的相對大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