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罐诊 罐疗 罐保健
定价:39.80元
售价:32.1元,为你节省7.7元
折扣:80折
作者:孙玉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513211208
字数:235000
页码:1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24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拔罐是一种便、廉、验的民间疗法,尤其适用于一些常见家庭疾患,《罐诊·罐疗·罐保健》从作者的身经历娓娓道来,讲述拔罐的原理、作用和方法,并将潜心实践了近二十年的罐诊经验,用图解的方式全数奉上,同时将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常见症状和常见病、慢性病,一一列举,详细讲解,真人实操,一看就会,一用就灵。
拔罐是一种便、廉、验的民间疗法,尤其适用于一些常见家庭疾患,《罐诊·罐疗·罐保健》从作者的身经历娓娓道来,讲述拔罐的原理、作用和方法,并将潜心实践了近二十年的罐诊经验,用图解的方式全数奉上,同时将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常见症状和常见病、慢性病,一一列举,详细讲解,真人实操,一看就会,一用就灵。
目录
章 玉罐缘:罐缘保健上医方
历经生死大病后与罐结缘
家祖常说:“风寒暑湿燥火邪,常把罐子拔”
○ 扎针拔罐,病好一半
○ 负压特点:拔罐“与众不同”
○ 罐,非独拔风祛湿也
○ 罐的三大功能:罐诊、罐疗、罐保健
○ 罐具的革新促使罐疗法的发展
第二章 罐诊:解读来自脏腑深层的信息
罐诊的大特色:能识过去、即视现在、预知将来
罐友说,你是不是神眼?
并非神眼,罐诊有根有据
藏象学说是罐诊重要的理论基础
○ 五脏六腑的位置
○ 五脏:心、肺、脾、肝、肾的功能
○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的功能
○ 五脏的五行属性与其相生相克
○ 五脏外应五时,故有四时六气的发病规律
○ 五脏之俞出于背部
○ 透过十一只罐具看五脏六腑功能状态
罐诊探察健康
○ 探测方法一:辨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 探测方法二:以五色诊为参考,辨别常色、正色、病色
○ 探测方法三:根据罐迹、色泽,推断病情
○ 探测方法四:从单个脏腑的位置,辨病证
○ 探测方法五:从形态、部位、颜色、温度,综合辨证、推断
○ 探测方法六:从脏腑的表里关系上推断
○ 探测方法七:根据五行理论,推演脏腑病变的情况
○ 探测方法八:从三焦辨病证,看趋势
第三章 罐疗是高级的、简单的疗法
罐疗并非空穴来风
罐疗兼备局部治疗和整体调理
基本疗法:五脏六腑的“疏通器”
○ 五脏六腑都在背上挂着呢
○ 我常用一人挖河和十人一起挖河来比喻整体调节
○ 基本疗法可作为家庭保健的方法
基本疗法的3种排罐方法
○ 脊柱排罐法
○ 膀胱经排罐法
○ 背部综合排罐法
基本疗法全图解
罐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11种常用罐疗手法
○ 走罐法
○ 留罐法
○ 闪罐法
○ 提罐法
○ 摇罐法
○ 刺络法
○ 补罐法
○ 泻罐法
○ 药罐法
○ 面垫法
○ 时间疗法
第四章 常见病罐疗罐保健
常见不适十分钟“一拔了之”
○ 风寒
○ 头 痛
○ 咳 嗽
○ 落 枕
○ 呃 逆
○ 疖 肿
○ 麦粒肿
○ 胃 痛
○ 胃痉挛
○ 风湿性关节痛
○ 三叉神经痛
○ 失 眠
○ 眩 晕
○ 风火牙痛
○ 腹痛、腹胀
○ 便 秘
常见病自我罐疗罐保健
○ 颈椎病
○ 肩周炎
○ 坐骨神经痛
○ 梨状肌综合征
○ 肋间神经痛
○ 急性扁桃体炎
○ 流行性腮腺炎
○ 鼻 炎
○ 消化性溃疡
○ 急性支气管炎
○ 痤 疮
○ 荨麻疹
○ 牛皮癣
○ 湿 疹
○ 神经性皮炎
慢性病自我罐疗罐保健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
○ 脑血管病后遗症一
○ 脑血管病后遗症二
○ 面部神经麻痹
○ 慢性胃炎
○ 更年期综合征
○ 慢性腰痛
○ 慢性咽炎
○ 炎
○ 痛 经
○ 月经不调
○ 关节炎
○ 肥胖症
跋
附录1 以罐结友
附录2 罐友案例
作者介绍
孙玉,1957年5月12日出生,出生之日便赋予其与罐之缘分;1995年起以罐结友,传承与诠释“罐文化”,潜心探究“罐诊”、“罐疗”;
1999年4月,《浅谈罐疗》发表在自然医学研究会第二期会刊、首届自然医学大会论文集95页;
2002年5月《罐诊--中国一绝》,获世界自然医学成就奖;曾任中国医促会自然医学研究会罐诊培训班讲师;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华佗培训学校中医拔罐讲师。
以罐结缘,以罐结友近20载,罐迹遍及大江南北,经其自诊察过的既有诸多平常百姓,也有国家政府要员、知名人士、国外使节。
作者自描:
愚人挚罐数载,自洒罐迹串串。
玉人着罐结缘,独赏罐语连连。
余人魂罐时空,漫游罐意声声。
寓人悟罐互联,九州罐友印印。
我最近读到的一本关于城市规划与人文关怀的书,真的让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没有堆砌那些冰冷的建筑数据和宏观政策,而是将焦点放在了“人”的需求上。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那些被忽视的城市角落——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被高楼遮蔽的自然光线、以及那些连接邻里关系的步行道设计。书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记忆的景观”,探讨了如何通过保留一些具有时代印记的建筑或元素,来维系一个社区的集体记忆和归属感,这一点非常打动我。我常在想,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它独特的味道,即便盖得再高再新,也终究是缺乏灵魂的。这本书的论证逻辑清晰,案例丰富,从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微更新”项目,到我们身边一些不太成功的改造失败案例,都做了深入的剖析,让人读来既有理论上的启发,又有实践上的警示。它真正做到了将冰冷的钢筋水泥赋予了人性的温度。
评分我近期翻阅的这本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史的著作,简直是艺术史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宝藏。它没有把重点放在艺术家本身的作品风格上,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推动艺术繁荣的幕后推手——那些教皇、美第奇家族以及新兴的商业巨贾。书中详细梳理了这些赞助人是如何利用艺术来巩固权力、彰显财富,以及进行自我救赎的复杂动机。作者通过大量的信件、账目记录和宫廷文件,还原了一个个鲜活的赞助场景,比如某位红衣主教如何为了争夺米开朗基罗而与竞争对手明争暗斗。这种“自下而上”或更准确地说“自金钱向上”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艺术史的理解,让我们明白伟大的作品背后,往往有着错综复杂且充满人性的博弈。它的叙事非常引人入胜,读起来完全没有学术著作的沉闷感,更像是在听一场关于权力与美的精彩戏剧。
评分这本关于古代哲学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之作,简直让人耳目一新。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为基础,巧妙地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古籍精髓,用一种非常贴近现代人日常困境的语言重新阐释。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道法自然”的论述,它并非简单地要求我们回归田园,而是深刻地揭示了在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下,如何通过调整心态和生活节奏,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书中引用的诸多历史典故,比如某个朝代的文人雅士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创作的灵感不竭,都为我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参考。特别是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慢观”的视角,建议我们放慢对结果的执着,转而关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体验。这种细腻的笔触,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有趣,仿佛有一位睿智的长者在你耳边娓娓道来,指点迷津。读完之后,感觉心境平和了许多,对很多曾经耿耿于怀的事情也看得更开、更透彻了。
评分对于热衷于探索宇宙奥秘的读者来说,这本探讨黑洞与时空结构的书籍无疑是一场视觉与智力的盛宴。作者的文笔极其出色,即使是极其复杂的相对论概念,也能被他描绘得如同一幅壮丽的星际油画。他并没有止步于描述黑洞的形成和特性,而是深入探讨了信息悖论、奇点内部的物理状态,甚至还大胆地推测了多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事件视界”的描述,那种超越人类日常经验的界限感,被赋予了一种近乎诗意的神秘色彩。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类比和想象,比如将时空结构比作一张被拉伸的巨大橡皮膜,成功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但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读这本书,需要一定的专注力,但当你沉浸其中,看着那些遥远而宏大的概念在你的脑海中构建起来时,那种知识带来的震撼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最近接触到的一本专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辨识力的教材,实用性极强,绝对能帮你提高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免疫力”。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枯燥地罗列逻辑谬误的名称,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和情景对话来引导读者自己发现问题。从广告宣传中的“诉诸情感”,到政治辩论中的“稻草人谬误”,再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滑坡谬误”,作者都配上了贴近生活的实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概率思维”的讲解,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更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避免被片面的数据所误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工具箱,让你在面对任何一种论述时,都能迅速剥离情绪化的外衣,直击其论证的核心结构。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新闻、听讲座时,习惯性地会在脑海里构建“前提A+前提B=结论C”的结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