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基础入门

速写基础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速写
  • 绘画
  • 基础
  • 入门
  • 艺术
  • 绘画技巧
  • 素描
  • 线条
  • 速写技巧
  • 绘画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连云港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33073
商品编码:2413104506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速写基础入门
作者: 开本:
YJ: 28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5-08
书号: 9787517033073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是由GN知名插画家飞乐鸟发起的绘画工作室。致力于传播“创享美丽生活”的理念,对生活永远怀有Z远大的梦想和Z朴实的情怀,通过绘画、手作、栽培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发现并享受身边的乐趣,为帮助每个爱画画、爱动手的人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而努力。其代表作《三天学会铅笔画》、《从0开始学素描》、《怎么画都可爱的生活涂鸦》、《飞乐鸟的手绘时光》系列等长期荣登全国各大书店畅销榜,更有数十种版权远销海外 精彩导读 目录

 

前言  3

Part 认识速写

1 . 1 画速写 8

什么是速写 8

速写的作用 9

1 . 2 速写工具简介 1 0

铅笔 1 0

其他画笔 1 2

速写用纸 1 2

 

Part2 观察方法

2 . 1 盲画法 1 4

不看纸面作画 1 4

练习:画出自己的左手 1 6

为何要进行盲画法练习 1 7

试一试:画常见的物品 1 7

试一试:看到什么画什么 1 8

练习:菠萝 1 9

2 . 2 简化法 2 0

如何将看到的物体转变为图画 2 0

试一试:将自己房间的一角转变为图画 2 0

练习:树木 2 1

将复杂的外形简化 2 2

试一试:将复古胸花用简化法画出来 2 3

练习:松果 2 4

对物体与场景的细节进行简化 2 6

练习:八音盒 2 8

2 . 3 透视与构图规律 3 0

简单的透视 3 0

构图上的注意要点 3 3

试一试:寻找身边好的构图 3 4

练习:行道树 3 5

总结复习:桌上的咖啡 3 6

 

Part3  线的运用

3.1 怎样处理速写中的线条40结构与轮廓的线条变化40

试一试:平行线练习41

练习:墨水瓶42

练习:可爱的瓶罐43添加物体的细节44

试一试:短线条练习45

练习:蝴蝶结46

练习:山峰47画面中的主次48

练习:郁金香花束50透视感的表现53

练习:街道小景56

3.2 用线条来表现速写中的色调59设置固有色59

试一试:排线练习60

练习:果篮61

练习:火车站台62物体的明暗63

练习:南瓜65突出画面的光影效果66

练习:门栏间的斑驳光影68

3.3 用线条描绘不一样的质感70凹凸的质感70

试一试:交叉线练习71

练习:果蔬组合72

练习:斑驳的墙面73植物的质感75

试一试:弯折线练习76

练习:松树77水面的质感79

试一试:弧线练习80

练习:流动的小溪流81

总结复习:早餐餐桌82

总结复习:花店84

 

Part4  画身边的静物

4 . 1 静物组合 8 8

4 . 2 一串葡萄 9 0

4 . 3 精美厨具 9 2

4 . 4 多肉盆栽 9 4

4 . 5 陶瓷杯罐 9 6

4 . 6 清新花艺 9 9

4 . 7 文具组合 1 0 2

4 . 8 下午甜点 1 0 5

后院的小猫咪 1 0 8

 

Part5  画周围的风景

5 . 1 街头转角 1 1 0

5 . 2 校园一景 1 1 3

5 . 3 文艺咖啡馆 1 1 6

5 . 4 午后小巷 1 2 0

5 . 5 秀美梯池 1 2 4

5 . 6 公园小景 1 2 8

5 . 7 宁静的海港 1 3 2

5 . 8 西江苗寨 1 3 6

河岸一隅 1 4 0

附录: 新手问答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速写基础入门》:勾勒世界的眼睛,点亮创意的双手 引言 在艺术的世界里,速写是一种最直接、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它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追求完美的形态,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对象的精髓,记录下瞬间的灵感与观察。它是绘画的基石,是创意的摇篮,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速写基础入门》正是这样一本带领你走进速写世界的大门,点燃你内心创作火花的指南。 本书并非要教你如何创作一幅足以登上殿堂的宏伟油画,也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雕塑家。它的目标更为纯粹:让你拥有一双会“看”的眼睛,以及一双敢于“画”的双手。我们相信,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个艺术家,只是需要一把钥匙去开启。而速写,便是那把最简单、最有效的钥匙。 第一章:看见,是速写的第一步 在拿起画笔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学会“看见”。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我们每天都在看,但“看见”和“观察”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看见”的艺术:超越表象的观察 形体与结构: 世界万物都有其内在的形体和结构。一块石头、一棵树、一个人,它们并非只是杂乱的线条和色块堆砌,而是由基本的几何体(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组合而成。学会识别和分解这些基本形体,是理解对象的第一步。例如,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看作是圆柱形的躯干、球形的头部、圆柱形的四肢;一辆汽车则是由方块和圆组成的。 空间与透视: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里,物体之间存在着远近、前后、上下、左右的相对关系。速写要求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这些空间关系,并用二维的画面表现出来。透视原理,即使是最基础的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也是理解空间感的重要工具。我们会学习如何观察地平线,如何识别消失点,如何判断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光影与体积: 光影是塑造物体体积感最直接的手段。一个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会产生受光面、明暗交界线、投影以及反光。理解光影的走向和变化,能够让你的速写对象立刻“站”起来,拥有生命感。我们会学习如何用简单的明暗对比来表现物体的体积,而不是仅仅画出轮廓。 材质与纹理: 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质感,如金属的光滑、木头的粗糙、布料的柔软、皮肤的细腻。虽然速写不追求细致的纹理刻画,但通过线条的疏密、笔触的轻重,我们可以暗示出物体的材质特点,让画面更具触感。 动态与情感: 世界不是静止的,速写更是为了捕捉动态。一个奔跑的人、一阵微风吹拂的树叶、一只猫咪伸懒腰的姿态,这些动态的美感是速写的重要表现对象。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捕捉人物的情感,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表情,一个略显疲惫的姿态,都能让你的速写充满故事。 练习之道:从“看到”到“画出” 碎片化观察法: 别试图一次性画完所有细节。尝试将一个复杂的场景分解成一个个小的观察单元。先画出大的轮廓,再捕捉主要的结构,然后是重要的光影关系。 定时练习: 设定一个时间限制,例如30秒、1分钟、5分钟。强制自己快速地捕捉对象的关键特征。这种练习能极大地锻炼你的观察速度和概括能力。 重复练习: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反复地去画它。每次画,你都会有新的发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下观察和描绘,你会对这个对象有更深刻的理解。 实地写生: 离开你的书桌,去公园、去街头、去咖啡馆。用你的画笔去记录你看到的真实世界。真实的生活场景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你接触到最丰富的形体、最生动的动态、最自然的光影。 第二章:线条的语言:勾勒世界的骨骼 线条是速写的灵魂,是构建画面最基础的元素。它不仅仅是画出物体的轮廓,更是传达情感、表现质感、塑造体积的有力工具。 线条的种类与特性: 轮廓线: 最直接表现物体外形的线条,清晰、明确。 结构线: 表现物体内部结构的线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形体构成。 辅助线: 用于标记透视、比例、明暗关系的线条,在画面中起到引导和说明的作用。 虚线: 用于表现物体的遮挡、暗示或动态感。 粗细变化: 粗线条可以强调重点、突出体积;细线条可以表现细节、营造轻盈感。 虚实变化: 实线表现实在的物体,虚线可以表现模糊、运动或空间关系。 连贯与断裂: 连贯的线条流畅有力,断裂的线条则可能表现轻巧、破碎或动态。 线条的运用技巧: 轻重缓急: 不同的线条力度传递不同的信息。用力画出的线条有力、沉稳;轻轻画出的线条轻盈、敏感。 方向与韵律: 线条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形态,而线条的韵律则能赋予画面节奏感。例如,垂直的线条可以表现稳定,水平的线条表现宁静,倾斜的线条表现动感。 排线与明暗: 通过不同方向、疏密、粗细的排线,可以有效地表现物体的明暗层次和体积感。交叉的排线比单一方向的排线更能塑造出立体的感觉。 笔触的温度: 不同的笔触,无论是果断的、犹豫的、轻柔的、有力的,都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情感温度。学会体会笔触带来的细微差别。 打破束缚: 不要害怕线条的“不完美”。有时,略带颤抖的线条反而能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大胆尝试,找到适合你表达的线条语言。 第三章:形体的魔法:从二维到三维的穿越 速写的目标是将三维世界的物体呈现在二维的纸面上。这需要我们对形体有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技巧。 基本形体的概括与组合: 观察与分解: 面对任何一个复杂的物体,第一步都是尝试将其分解为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体(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例如,人头可以看作是球体,身体是圆柱体,手臂是圆柱体,腿也是圆柱体。 组合与推敲: 将这些基本形体按照其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重新组合起来,形成物体的整体骨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比例是否准确,结构是否合理。 “穿插”的理解: 物体在空间中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会互相遮挡、互相穿插。理解这种穿插关系,能够让你的速写对象更加生动,避免出现“浮平”的感觉。 透视的初步认识: 视平线与消失点: 即使是最简单的速写,对透视的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将学习如何找到视平线,以及物体在视平线上的消失点。 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 简单介绍一点透视(物体的一个面正对着观察者)和两点透视(物体的两个面正对着观察者)的应用,让你能够理解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形。 透视的辅助作用: 透视不仅用于表现建筑,对于表现日常物体(如桌子、椅子、书籍)也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捕捉物体的比例和形体。 明暗关系的处理: 光感的判断: 确定光源的方向,从而判断出物体的受光面、背光面、明暗交界线和投影。 简洁的明暗对比: 在速写中,我们不需要细腻的灰度变化。用黑白灰的简单对比,就能有效地突出物体的体积感。 暗部处理: 暗部并不是全黑,也可能存在反光。用简单的排线或涂抹来表现暗部,使其区别于画面背景。 高光与留白: 物体受光最强的地方,往往是高光。在高光区域,我们可以选择留白,或者用非常轻的线条来表现,以突出其亮度和光滑感。 第四章:从局部到整体:捕捉对象的精髓 速写并非事无巨细的描绘,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何从局部入手,构建整体的印象,是速写训练的核心。 抓住关键特征: 比例: 物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其形态的关键。学会用简单的“单位”去测量和比较,例如,以头部的高度为单位,来丈量身体的长度。 动态: 无论是人物的姿态、动物的动作,还是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动态都能赋予画面生命力。尝试捕捉那些最能体现对象“动”起来感觉的线条。 结构: 深入理解物体内部的骨骼、肌肉、关节等结构,能让你画出的形体更加扎实、自然。 神态: 对于人物速写,眼神、表情、手势是传达人物情感和性格的关键。 构图的初步探索: 画面分割: 思考如何将画面合理地分割,使画面中的元素有主次之分,有疏有密。 视觉中心: 画面中最重要的信息应该位于视觉中心,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平衡与节奏: 画面元素的分布要讲究平衡,避免头重脚轻或过于拥挤。线条的疏密、明暗的对比,都能营造出画面的节奏感。 简洁取胜: 在速写中,删减不必要的元素,突出主体,是构图的重要原则。 第五章:实践的乐章:让速写融入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速写更是如此。将速写练习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你的世界将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速写的应用场景: 旅行日记: 用速写记录旅途中的风景、人文、美食,让你的旅行回忆更加生动有趣。 人物速写: 在公共场合观察人物,快速捕捉他们的姿态、表情,锻炼人物造型能力。 场景速写: 记录下你喜欢的街景、室内陈设、自然风光,培养构图和空间表现能力。 创意素材积累: 任何吸引你的事物,都可以作为速写素材,为将来的创作积累灵感。 情绪表达: 当你感到沮丧或兴奋时,用速写来宣泄或记录你的情绪。 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铅笔: 不同硬度的铅笔(HB、2B、4B等)可以满足不同的线条粗细和明暗需求。 炭笔: 易于涂抹,表现明暗效果强烈。 钢笔/针管笔: 线条清晰、稳定,适合表现细节和结构。 马克笔/彩色铅笔: 可以在速写中加入简单的色彩,增加画面的表现力。 速写本: 选择轻便、易于携带的速写本,方便随时随地记录。 持续进步的秘诀: 坚持不懈: 速写是一项需要长期练习的技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即使只是画几条线,也能帮助你保持状态。 保持好奇心: 对周围的世界保持旺盛的好奇心,用眼睛去发现,用画笔去记录。 勇于尝试: 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进步。 享受过程: 最重要的是,享受速写带给你的乐趣,享受用画笔连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奇妙过程。 结语 《速写基础入门》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门,门后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愿你在速写的旅途中,不仅能画出眼前的景物,更能画出你内心的感受,画出你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拿起你的画笔,从此刻开始,用线条勾勒出属于你自己的精彩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之前买过几本绘画入门的书,但都因为内容过于枯燥或者脱离实际而束之高阁。《速写基础入门》这本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体验。它非常强调“动”起来,就是让你拿起笔就开始画,而不是坐在那里空想。从最简单的线条练习开始,到后面画一些简单的物体,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互动性和实践性。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点、线、面”基本元素的讲解,并且如何将它们巧妙地组合起来。这本书并没有一味地去教你复制,而是教你如何去理解物体的内在结构,然后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出来。它还讲到了透视,但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比如平行线在远方汇聚,让你很容易理解。我记得书里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如何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它不是直接给你贴上阴影,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光源来自哪里,哪些部分会被照亮,哪些部分会产生阴影。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每学到一个新的技巧,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物体去练习。比如学了如何画圆柱体,我就开始画杯子、瓶子;学了如何画球体,我就开始画球、苹果。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我对绘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本书让我感觉,画画并不是一项高深的艺术,而是人人都可以尝试和享受的活动。

评分

我本身对艺术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一直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入门途径。市面上很多绘画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让我无从下手。《速写基础入门》这本书,真的像是及时雨。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基础的视觉感知和表达入手,让我理解了“看”与“画”之间的联系。它没有一开始就谈论什么“灵魂”、“情感”,而是强调了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观察和再现。书中对于线条的运用,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画直线、曲线,而是教我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顿挫来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我记得有一个练习,是画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椅子、桌子。我之前只是模糊地把它们画出来,这本书引导我分析椅子的腿部结构,桌面的厚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而且,它还非常注重“速写”的精髓,即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它鼓励我去练习快速捕捉动态,去捕捉物体在光影下的变化。我尝试着在生活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场景,就立刻拿出本子画下来,即使画得不那么完美,但那种记录当下的感觉,非常棒。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速写不仅仅是画得快,更是画得准,画得有力量。它让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创作的素材。

评分

我一直觉得绘画是一门天赋活,自己手笨,肯定没戏。但偶然间看到《速写基础入门》这本书,被它朴实无华的封面和“基础入门”几个字吸引了。翻开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之前对画画的认知太狭隘了。这本书不是让你一开始就去画什么复杂的风景或者人物,而是从最最最最基础的“观察”和“表达”开始。它会教你如何去“看”一个物体,怎么从一堆信息里提取出它的核心轮廓和结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讲到“形体”,就是把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简单的几何形状,比如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然后,再教你怎么把这些简单的形状组合起来,形成你想要画的东西。我以前画个猫,就画一个大概的轮廓,猫眼也画得歪歪扭扭。但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原来猫的身体可以用几个椭圆形组合,头可以用圆形,耳朵可以用三角形。这样一来,我画出来的猫,虽然不完美,但至少看起来像个猫了!而且,它还讲到线条的运用,怎么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质感,比如用粗糙的线条画石头,用流畅的线条画水。这本书就像一位和蔼的长辈,耐心细致地告诉你,画画并不神秘,只要你肯观察,肯练习,你也能画出属于你自己的作品。它没有那些高深的术语,就是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让你在这个绘画的旅程中,一点一点地找到自信。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把我从零基础拉到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一直对手绘有点想法,但总觉得自己手残,拿起笔来不知道该画什么,画出来的东西更是惨不忍睹。接触了《速写基础入门》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画画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天赋,而是一套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技巧。它不会一下子扔给你一大堆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最基础的线条、形状开始讲解。第一部分讲的“观察与表达”,真的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之前画画,根本就没有“看”到东西,只是在“画”我以为的样子。书里有很多小练习,比如画简单的几何体,然后是组合体。我记得有一个练习是画一个杯子,之前我只会画个圆加上把手,但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分析杯子的结构,它的高低,它的开口角度,甚至光线打在杯子上的明暗变化。让我惊奇的是,它还讲了透视,而且讲得非常清晰易懂,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抽象。我以前一听到“透视”就头大,但这本书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马路延伸的栏杆,房间的墙角,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近大远小的道理。而且,它还强调了“速”写,并不是说要你潦潦草草,而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物体的关键特征。我开始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物体的质感,比如用粗犷的线条勾勒出金属的硬朗,用轻柔的线条表现布料的柔软。真的,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真正地用眼睛去“读”这个世界,然后用笔去“写”下我看到的一切。

评分

作为一名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甚至连基础几何图形都画不好的人,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翻开了《速写基础入门》。老实说,一开始我是抱着“姑且看看,不行就扔”的心态。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绘画的认知。它没有一开始就讲什么素描的光影、解剖学,而是从最最最原始的“画什么”这个问题入手。它教我如何去“看”一个东西,怎么从杂乱的视觉信息中提炼出事物的本质。比如,画一个苹果,我之前只会画个圆,然后填上红色。这本书却引导我注意苹果的顶部和底部的高光,它表面的纹理,甚至那个小小的果柄的朝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结构”的讲解。它不是直接告诉你怎么画一个复杂的物体,而是教你如何把它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圆柱体、方块。然后,再教你如何把这些简单的形体组合起来,形成复杂的物体。我记得书里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如何画人像,我一直以为画人脸是非常难的事情,需要精确的比例和解剖知识。但是,这本书把它简化成了几个基本的椭圆形和线条,再辅以阴影的叠加,竟然真的能画出一个人脸的轮廓!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不同角度的示范,让我明白同一个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形态变化。我真的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非常耐心、非常细致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不再害怕画笔,而是开始享受用画笔去记录生活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