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
定价:36元
作者:李静 著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69911671
字数:225000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重量:g
编辑推荐
1.理解年龄特点,帮助孩子成长。说谎、撒泼、厌学、对抗、赖床、发脾气、不吃饭、拖拉、不洗澡、看电视不节制、不收拾房间……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科学指导,有效引导,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2.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的习惯有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不爱写作业,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人际关系差,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要不打不骂不动气,正面管教。从“叛逆”到“听话”,家庭教育研究院教给聪明父母的高效实用方法,解决7~9岁孩子成长中的万千难题。
4.双色印刷,轻松图解,丰富案例,全新方法
5.孩子7~9岁时,父母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用耐心、细心、爱心和一些聪慧的技巧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6.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容易明白、容易学习、容易做到,百万家庭从中受益。
内容简介
本书为父母们提供针对7~9岁孩子们的教养方式,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些实用且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诸如: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来点儿积极的暂停;利用积分合作法来激发孩子自觉收拾房间和书包的动机;用装睡法对付睡前吵闹的孩子;设一份“失败奖”来鼓励没考好的孩子;利用“游戏法”提升专注力;让孩子当小老师,利用“外部动机”法唤起孩子做作业的兴趣;让孩子一起参与一些大事情,来强大孩子的身心;等等。
想知道更多的实用且接地气的教养招数吗?请翻开本书,耐心寻找……
作者简介
李静,家庭教育研究员,儿童小说作者。曾创作出版多部家庭教育类书籍以及儿童小说,代表作有《上班族妈妈的育儿秘籍》《男孩冒险书:培养男孩野性与智慧的魔法书》《女孩才艺书——培养女孩才情与优雅的魔法书》等,也曾在一些儿童杂志上发表童话小说,代表作为《兔拉姆,快跑》。
精彩书评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武志红
要学会理解孩子,尤其要学会接受孩子的错误,犯错误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要认为孩子一有点错就是多大的事,就自责没把孩子教育好。
——尹建莉
目录
Part1 不打不骂不动气,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不较劲,用沟通来促成合作…002
和孩子一起定规矩…004
信任孩子,孩子才会更自信…006
叛逆期的教育是关键,父母很重要…008
Part2 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无理取闹,采用“积极暂停法” …012
孩子没主见,善用一些小时机…016
孩子不爱整理,采用“合作法”来引导 …021
孩子睡眠不规律,巧用一点小花招…025
孩子迷恋电视,转移其注意力…029
孩子喜欢欺负人,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032
孩子爱撒谎,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036
孩子总挑食,父母的引导很重要…040
孩子爱顶嘴,耐心倾听做好沟通…044
Part3 孩子的习惯有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不爱干净,制定洗漱规矩…048
孩子爱撒泼,采用“契约法” …052
孩子脏话不离口,启用请客制度…056
孩子爱捣乱,四步可以“治愈”他 …060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采用“自然后果法” …064
孩子粗心马虎,培养其条理性是关键…067
孩子沉迷游戏,采用“自编游戏法” …071
孩子缺少责任心,不妨让他做回“小管家” …075
孩子总是“买买买”,趁机培养其理财意识 …079
Part4 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考砸了,父母要学会安慰…084
孩子没有上进心,父母要做好榜样…088
孩子有厌学情绪,用爱心和耐心解开其心结…091
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利用梦想来点燃…095
孩子不爱学英语,不妨试试“摇滚法” …099
孩子不爱读书,带他去图书馆、博物馆…103
孩子有了小进步,用具体的赞美鼓励他…107
孩子听讲不专心,用“游戏法”提升他的专注力 …111
孩子上课总打瞌睡,实用小处方来帮忙…115
孩子输不起,灌输给他“不竞争”的意识 …119
Part5 孩子不爱写作业,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父母应注意沟通的方式…124
孩子总抽空偷懒,不做孩子的监工更有效…128
孩子记不住作业,只需三招就解决…132
孩子总马虎,妙用错题本来帮忙…136
孩子爱走神,不妨让他当回“小老师” …140
孩子逢考必挂,及时教孩子一些应试小技巧…144
孩子抄袭作业,父母要理性对待…148
孩子的作业丢三落四,利用“外部动机法” …152
孩子写作业不用脑,教他“思维导图作业法” …156
孩子写作业拖拉,切忌催促不停…159
Part6 孩子人际关系差,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有心事,借吃好吃的来打探…164
孩子无法融入伙伴圈,不妨教他一些聊天技巧…167
孩子对老师有看法,父母要多说老师的好话…171
孩子嫉妒心强,积极引导更有效…174
孩子遇到“小霸王”,教给他保护自己的本领 …178
孩子被欺负,父母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181
孩子与伙伴发生冲突,采用高明方法来解决…185
手足之间难和睦,父母只需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188
转校了,父母这样做能让孩子很快适应新环境…192
Part7 做高情商的父母,孩子既独立成长又不叛逆
孩子身体素质差,要常带他去拥抱大自然…196
孩子怕吃苦,多带他去野外“冒险” …199
孩子没有同理心,让他去当小小志愿者…202
孩子依赖性强,不妨给他创造一些独立的机会…206
孩子不够勇敢,参加竞选是锻炼他的好机会…210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朴实耐看,封面上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温暖而坚定的感觉,而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鲜艳。我一拿到手,首先被它内页的纸张质量所吸引,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这对于我这种经常在睡前阅读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个福音。而且,书中的排版布局也相当用心,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关键信息的重点突出,不会让人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虽然我还没完全读完,但仅从阅读的物理体验上来说,它已经超越了我之前购买的一些同类书籍。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堆砌华丽的辞藻来吸引眼球,而是用一种沉稳、可信赖的姿态,邀请读者进入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深度对话。那些小标题的设计,像是为我们这些在育儿路上摸索的父母点亮了一盏盏指路明灯,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阅下一页,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它似乎非常注重培养父母的“内在力量”,而非仅仅关注外部行为的矫正。在很多关于“叛逆期”的讨论中,焦点往往集中在如何“制服”孩子,如何让他“听话”。但这本书似乎将重点放在了如何让我们自己这个“管教者”变得更稳定、更有韧性。它强调了父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稳定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种“由内而外”的理念,对我触动很大。它告诉我,教育孩子的过程,本质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当我开始关注自己的焦虑和不耐烦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对我的反应也开始变得柔和起来。这种强调自我修炼的育儿观,让我觉得踏实且充满希望,它给予的不是短暂的技巧,而是持久的内在支持。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动声色的同理心。她似乎深谙我们为人父母在面对孩子挑战时,内心深处那种既爱又挫败的复杂情感。书里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更没有那种“只要你照做,问题立刻解决”的空洞承诺。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坐在你身边,轻声细语地分析当前的困境,并引导你去思考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一件小事和我僵持不下,我当时几乎要失控了,但翻开书中的某一个片段,作者对“权力斗争”的解读,让我瞬间冷静下来,意识到我可能过分执着于“赢”了。这种洞察力,不是通过理论堆砌得来的,而是浸透在无数次真实场景的打磨之中,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和实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严谨,它不像有些育儿书籍那样零散地罗列技巧,而是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然后循序渐进地展开讨论。它首先奠定了核心理念的基础,然后才逐步引入到具体的场景应对中去。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推进方式,使得我们不仅仅学会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举例来说,当谈到如何建立规则时,它没有直接给出规则清单,而是先探讨了规则对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即便是规则被打破,我们也能从更深层次去引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惩罚的层面。这种逻辑上的严密性,让我感觉这本书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育儿秘籍”,而更像是一部可以长期研习的家庭教育指南,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领悟。
评分从语言风格上来看,这本书给我一种非常“落地”的感觉。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没有太多复杂的心理学术语,即便是像我这样没有受过专业心理学教育的家长,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精髓。她擅长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来描绘家庭中的日常瞬间,那些因为一个眼神、一句无心之言而产生的微妙变化,都被她捕捉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忍不住停下来,在脑海中将作者描述的场景与自己家里的真实情况进行对照。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阅读过程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更像是一场主动的自我反思和角色扮演。它没有给我“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问题”,促使我走出自己的思维定势,去观察和倾听孩子真正的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