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童书馆】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 正版图书

【中信童书馆】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 正版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白玛琳马来西亚骆思洁 著,邓峰 译
图书标签:
  • 蒙氏教育
  • 数学启蒙
  • 亲子游戏
  • 思维训练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 儿童数学
  • 益智游戏
  • 早教
  • 中信童书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信童书馆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9083
商品编码:12276480670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蒙台梭利家庭教育解决方案(全美官方版)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美国蒙氏学校推荐经典家长用书    把国际蒙氏教育精华搬回家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
  北师大学前教育教授李敏谊博士
  等教育专家联合推荐!
  ★风靡欧美百年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法
  亚马xun创始人贝佐斯,谷歌创始人谢尔盖林和拉里佩奇,维基百科创始人威尔士,
  英国王储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他们的人生都始于蒙台梭利教育
  ★国际幼教教母、纽约大学教授白玛琳
  为中国家长专门著书,传授儿童家庭教育之道
  50年蒙氏教育经验
  50*4个蒙经典数学、语言、探索、沟通游戏
  在家中轻松培养独立思维、擅长表达、敏于认知、善于合作的孩子
  ★家长引导210岁孩子成长学习的权wei实操书
  孩子出生头十年接受的蒙台梭利教育,将像汽车引擎一样,给予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
  区别于所有蒙氏理论书  将蒙氏教育理念融为200个经典家庭游戏
  ★?家庭时间,日常事件,生活场景,身边环境,处处皆教育
  开放式的活动,嵌入各种日常场景,适合不同年龄段
  活动过程足够简单,随时嵌入父母繁忙的时间表
  ★精美装帧
  200幅精美图片,高品质感特种纸, 4册全文彩色印刷
  少见的裸脊+护封装订,保证内页完全摊开,方便家长使用参考
  取得国内外7项环保质量体系安全认证,绿色印刷,环保

  蒙台梭利教育,发掘孩子一生内驱力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2~10岁孩子迫切需要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要求家长准备zui适合的环境,提供zui恰当的支持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自设计的50个
  经典蒙氏数学游戏,培养孩子敏捷的思维力。
  全面渗透蒙氏教育理念精髓,逐级递深,
  家长利用家庭时间和日常事务,
  就能培养思维敏捷的孩子,
  同时建立积极深厚的子情感。
  特别适合认同新式教育理念的210岁孩子的父母。

第yi章 基本数学概念
1. 鸡蛋放到杯子里
2. 家人的照片
3. 关于4的书
4. 1、2、3,简单吧
5. 数字和数
6. 一根和一捆
7. 去银行
8. 写在收银条上
9. 珠串
10. 加和减
11. 做调查
第二章 空间、形状、测量
12. 大书小书
13. 上车、装箱
14. 袜子做的秤
15. 做模型
16. 大步走
17. 搭盒子
18. 覆水难收?
19. 印章
20. 你会称重量吗?
21. 怎么量长度?
22. 看看能装多少
23. 戴帽子!
24. 地砖积木
第三章 规律与关系
25. 鞋子排排队
26. 猫与狗
27. 是或不是
28. 乱七八糟的抽屉
29. 站好队
30. 划集合
31. 用线围个圈
32. 涂画大乱斗
33. 缝枕头
34. 拼扣子
35. “盖棉被”
36. 一半一半
37. 剪纸
38. 边界数学
第四章 数学策略
39. 拿石头
40. 服务员!
41. 洋娃娃屋的家具
42. 非洲棋
43. 天气表
44. “钓鱼!”
45. 多漂亮的娃娃!
46. 应用题?没问题!
47. “连连看”
48. 时间助阵
49. ……织起来的数学
50. 做图解

  白玛琳教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已经过50年,是国际蒙台梭利教育领域的先驱,被誉为“国际幼教教母”。她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前任会长,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认证委员会前任理事,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东南亚事务执行大使。她创办了斯坦藤岛蒙台梭利学校,曾任纽约市西部蒙台梭利学校的校长。
  白玛琳教授一直致力于在范围内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做过多次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近十年来,她专注于促进亚洲蒙台梭利教育的发展,重点在中国和俄罗斯推广蒙台梭利教育。
  骆思洁,是莱斯利大学早期教育硕士,在美国波士顿具有10年的蒙台梭利早教教师经验。目前,她是中国国内蒙台梭利教育项目的顾问和教育专家。

  白马琳是国际蒙台梭利教育界的专家之一,她以自己对蒙台梭利教育的信念、理解以及多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这套书。我相信,这套书能给国内家长提供一套系统、具体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朱家雄
  白马琳结合自己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为深陷“教育焦虑”的中国家庭及时带来了这套书,能够帮助中国父母更好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儿童zui有价值。
  ——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 李敏谊博士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活动不仅具有情温度,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家长在使用本书的同时会不断感受孩子们成长的惊喜,享受有效互动的精彩瞬间。
  ——北京朝阳区教研室主任许美琳
  这套书将成为每个家庭的宝贵财富。白玛琳用数十年的教育经验精心设计的蒙氏活动,能将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身心发展带上新的层次。
  ——美国知名作家,儿童教育心理学家,美国大脑发展研究中心专家 乔安·迪克
  这套书是所有想要自参与孩子教育的家长和老师的必读书目。书中的活动理念深刻,讲解细致,操作简单,让家长能够兴致盎然地学会把这些活动运用到与孩子相处的家庭时光中。
  ——美国蒙台梭利协会现任执行长,美国私立教育委员会副主席 理查德·昂格雷尔



  把鸡蛋放到杯子里
  这项活动很经典,
  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对一一对应的掌握情况。
  记住,不管讨论或解释多少次,
  都不能增强孩子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只有让他接触到数和物体,有了身体验才会进步。
  你需要6 个西餐蛋杯或小杯子;8~10 个玩具鸡蛋(木头或塑料的)
  前期准备
  先把蛋杯摆成一排,旁边放些玩具鸡蛋。
  怎么做
  1. 给孩子看看蛋杯和鸡蛋。让他挑出足够多的鸡蛋,保证每个蛋杯里放一个。
  2. 看着孩子操作,聊一聊他怎么决定要挑多少个鸡蛋。可以说:“哦,我明白了,你要在每个杯子里放一个鸡蛋。”或者,“你怎么想出来要拿这些的?”
  后续活动
  ·让孩子把鸡蛋取出来放到一边。增减蛋杯的个数,再重新放鸡蛋。让孩子示范他思考的过程,带着你做一遍。
  ·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匹配活动(一一对应)。可以把种子埋入土里、把玩具汽车开回车库、把画笔放回笔架、把吸管放进杯子、把勺子放入碗里,或者把帽子戴在头上。
  活动用意
  瑞士行为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研究奠定了很多现代儿童成长理论的基础。他用这项活动了解孩子对数学的理解程度。他的结论是:非常小的孩子一开始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发育的第二阶段(4~7 岁),孩子才能把鸡蛋和蛋杯一一对应,得出需要的鸡蛋总数。匹配是一一对应的概念基础,是学习计数的重要一步。
  进一步
  把空的蛋杯摆成一排,再把相同数目的鸡蛋摆在这排杯子前。让鸡蛋头尾相连,这样就会排得比杯子更长。问问孩子,是杯子多还是鸡蛋多。4~7 岁的孩子很有可能说鸡蛋更多——即便他刚刚看到一个鸡蛋对应一个杯子。对他来说,鸡蛋那一排更长,所以数量更多。不要讨论对错,就让孩子玩鸡蛋。鸡蛋和杯子匹配的经验,zui终会让孩子意识到,不管鸡蛋怎么摆,它们的数量是不变的。
  小提示
  可以做更多的匹配活动:
  ·请孩子标记每间卧室、每把椅子、每个衣架,可以用图片或文字做标签。
  ·让孩子把一束花插到几个花瓶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每个瓶子插1 枝;每个瓶子插2 枝;所有的花插到1 个瓶子里,其他的瓶子空着;1 个瓶子里插2 枝,其他瓶子里插3 枝……
  ·和孩子玩牌,让他发牌,保证每个人的牌张数相同。


给孩子的思维启蒙:在家就能进行的50个蒙氏数学游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家长渴望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而蒙特梭利教育,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育理念,以其尊重儿童天性、强调独立自主和实践操作的特点,赢得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这本书,《【中信童书馆】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 正版图书》,正是将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家庭教育实践巧妙结合,为家长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趣味盎然的数学启蒙方案。它并非仅仅罗列一些数学练习题,而是深入挖掘蒙氏教育精髓,通过50个精心设计的经典数学游戏,引导孩子在玩乐中自主探索、主动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其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模式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何选择蒙氏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侧重于抽象概念的灌输和公式的记忆,这容易让孩子产生枯燥乏味甚至畏惧数学的心理。而蒙氏数学则截然不同,它强调“教具化”和“操作化”,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孩子可以触摸、感受、操作的具体教具。通过与这些教具的互动,孩子能够建立起直观的理解,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形状、关系联系起来。 更重要的是,蒙氏教育关注的是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它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兴趣和能力去探索,教师(在家中即家长)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我纠正的能力,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本书能为您带来什么?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蒙氏数学理念“落地”到家庭教育中,让每一位家长都能轻松掌握,并有效地运用到与孩子的日常互动中。 1. 50个精心设计的经典数学游戏: 本书精选了50个经过时间考验、符合蒙氏教育原则的数学游戏。这些游戏涵盖了数学的多个重要领域,从基础的计数、数的认识,到更复杂的加减运算、几何图形、时间测量、货币认知等等。每一个游戏都配有清晰的操作步骤、所需的材料清单(许多材料都取材于家庭常见物品,易于获取)以及游戏目标。 数的概念与计数: 游戏设计鼓励孩子通过具体操作来理解“多少”的概念,比如使用数字卡片搭配实物,或者通过串珠、堆叠积木来练习点数和匹配。例如,一个简单的“数字配对”游戏,孩子需要将写有数字的卡片与相应数量的物品(如纽扣、豆子)一一对应,这让他们在玩耍中巩固了数字的视觉符号和实际数量之间的联系。 加减运算的直观理解: 蒙氏教育不急于让孩子背诵加减法口诀,而是通过教具让孩子直观地“看到”加减的过程。比如,使用“算珠链”或者“数字卡片与数量卡片”,孩子可以通过增添或移走物品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一个“小火车出发”的游戏,可以利用积木代表小火车,每次增加几节车厢(加法)或者开走几节车厢(减法),让孩子在故事化的情境中理解运算。 几何形状与空间认知: 几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来帮助孩子认识和操作各种几何形状。从基础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到更复杂的立体图形,孩子可以通过拼搭、描绘、分类等方式,在实践中建立对形状和空间的感知。例如,“形状拼图”游戏,让孩子将不同形状的木块嵌入相应的孔洞中,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更让他们在操作中熟悉了各种形状的特点。 模式识别与序列: 识别模式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本书中的游戏会引导孩子观察、复制、延续各种模式,无论是颜色、形状还是数字的排列。例如,“彩色珠子串联”游戏,孩子需要按照ABAB、AABB等模式来串珠子,这能够极大地锻炼他们发现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度量与测量: 时间、长度、重量等度量概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本书通过简单的工具和活动,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测量,例如使用积木测量桌子的高度,或者用量杯进行液体量的比较。一个“我的时间表”游戏,可以利用时钟教具,让孩子了解不同时间点对应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 货币认知与简单应用: 随着孩子长大,对金钱的认知变得越来越重要。本书包含一些游戏,帮助孩子认识不同面额的钱币,并进行简单的买卖计算,为他们未来的理财能力打下基础。 2. 深度解读蒙氏教育理念: 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手册,它更是一本关于“为什么”的指南。在每个游戏介绍之前或之后,都会有对相关蒙氏教育理念的深入解读。家长可以通过这些解读,理解为什么这些游戏如此有效,以及它们如何对应到孩子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您会了解到: 敏感期理论: 蒙氏教育非常重视儿童的“敏感期”,即孩子在特定时期对某些事物有着天然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吸收能力。本书的游戏设计会巧妙地契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敏感期,让学习事半功倍。 “自由与纪律”: 蒙氏教育强调在自由探索中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本书的游戏设计,既给予孩子充分的操作自由,又通过游戏的结构和引导,帮助孩子学会专注和坚持。 “工作”而非“游戏”: 在蒙氏教育中,儿童的操作和探索被视为有意义的“工作”,这是一种对学习的尊重和认真态度。本书的游戏,正是以这种“工作”的态度来引导孩子,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蒙氏教育认为,一个有序、有吸引力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本书也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创设蒙氏数学角的建议,让学习材料触手可及,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欲望。 3. 家长角色的转变与支持: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引导。本书将帮助家长实现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教导者”转变为“观察者”和“支持者”。 如何观察孩子: 书中会提供观察孩子学习状态、发现孩子兴趣点和困难点的技巧。通过细致的观察,家长能够更精准地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引导。 如何提供恰当的帮助: 蒙氏教育的核心是“帮助我能够自己去做”。本书将教会家长如何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既不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又能及时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 如何鼓励与赞美: 恰当的鼓励能够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书中会分享如何给予孩子有意义的赞美,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非仅仅结果。 这本书的适用人群: 0-6岁的学龄前儿童家庭: 这是蒙氏数学启蒙的黄金时期,本书的游戏设计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对蒙特梭利教育感兴趣的家长: 想要将蒙氏理念融入家庭教育,但不知如何开始的家长。 希望提升孩子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家长: 无论是否采用蒙氏教育,本书都能为孩子提供扎实的思维训练。 希望在家中为孩子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家长: 本书提供了一套全面、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案。 阅读这本书,您将收获: 一套可操作的50个蒙氏数学游戏: 随时随地,与孩子一起开启数学的奇妙探索之旅。 对蒙氏数学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 掌握教育的“道”与“术”,让教育事半功倍。 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更得力的引导者: 了解如何观察、支持和鼓励孩子,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为孩子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专注力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戏书”,它是一份送给孩子思维启蒙的珍贵礼物,一份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指南。 让我们跟随这本书的引导,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用最自然、最有趣的方式,为孩子开启一段精彩纷呈的数学思维之旅,让他们在玩乐中爱上思考,在探索中发现智慧,最终成为一个拥有强大思维力和独立人格的孩子。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育儿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很多都是华而不实的理论堆砌。然而,这本关于家庭数学启蒙的书,却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惊喜。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其极强的可操作性。书中的50个游戏,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家里找到,不需要任何昂贵的教具。比如那个关于“集合与分类”的小游戏,仅仅利用了厨房里不同颜色的豆子和碗,就能让三岁的宝宝明白什么是“归类”和“多余”,那种孩子恍然大悟的表情,真是无价之宝。书中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阿姨在和你分享她的育儿心得,没有高高在上的理论,只有接地气的实践经验。它让我认识到,培养孩子的思维力,不需要刻意制造“课堂”,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蒙氏精神”融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细节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值得称赞,给人一种非常清爽、专注的感觉,很容易沉浸其中。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原因,是它对“错误”的重新定义。在许多传统观念里,数学错误是需要被严厉指正的,而这本书则将每一个“错误”都视为一次绝佳的思维修正机会。有一个关于“序列与模式”的游戏,我的孩子一开始总是在某个点上出错,我本来想直接纠正,但看到书中的引导,我转而问他:“你觉得这个模式哪里让你感到困惑了?” 孩子自己发现了逻辑断点,那种成就感是直接告诉他答案无法比拟的。这不仅是数学教育,更是对孩子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它让我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探索和试错的安全氛围。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良好亲子沟通模式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数学教育的刻板印象。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没有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巧妙地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融入其中。我记得有一章节是关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书中介绍了一个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的游戏,过程极其简单,但我发现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对于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提问和探索的部分,做得非常到位。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答案,而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过程的价值远大于结果本身。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成为了孩子学习路上的“点火者”。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数学的父母们。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自我教育和成长的旅程。我原以为自己已经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了,但读完之后才发现,我在很多关键的启蒙点上其实用力过猛或者方向偏差。书中对“数感”的培养有着独到的见解,它强调数感不是背诵数字,而是对数量的直觉感知。书里提到了一个“听声辨数”的小活动,通过听节奏的快慢来猜测总数,这种跨感官的刺激,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的思维维度。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合理,从基础的感知到抽象的推理,层层递进,让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现阶段的发展水平灵活选择。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游戏后附带的“家长提问指南”,这些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能有效激发孩子的深度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操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维工具箱”,而非简单的“游戏手册”。

评分

我是一名理工科背景的家长,原本对“蒙氏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操作教具的层面。这本书彻底拓宽了我的视野,它将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了高度实用的家庭活动。尤其是关于“概率和不确定性”的章节,作者用简单的抛硬币和石头剪刀布游戏,就让孩子对随机性有了一个初步的、非恐惧性的认识。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孩子建立对世界复杂性的容忍度。这本书的语言充满了人文关怀,它始终将孩子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强调“观察”比“教授”更重要。它教会我的不是教孩子怎么做数学题,而是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更有耐心、更懂得观察孩子内心需求的家长。看完这本书,我不再急于让孩子在知识点上领先,而是更关注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拓宽。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在不同年龄段重新拾起的宝贵资源。

评分

内容不错,不过做不来

评分

书的内容简单了……

评分

还没开始看,不过非常相信中信出版社

评分

书的内容简单了……

评分

还没开始看,不过非常相信中信出版社

评分

好书

评分

还没开始看,不过非常相信中信出版社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