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技术诊断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建梅,李建臣 编
图书标签:
  • 田径
  • 运动技术
  • 运动诊断
  • 技术分析
  • 训练
  • 运动学
  • 生物力学
  • 教学
  • 教练
  • 竞技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13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203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68
字数:26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是基础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介绍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与分析的方法与手段以及田径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第二部分主要是案例实证研究,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有关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与分析研究的学术论文,旨在诊断与分析我国排名靠前的田径运动员的技术现状,探索田径专项技术训练规律,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内容简介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以介绍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概念、目的及意义、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特点、指标体系与参数为总领;通过对竞走、跑、跳跃与投掷技术的基础理论,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人体生物力学基础,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等内容的详细阐述,剖析了田径运动的相关技术及运动技术的诊断、改进方法。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除了梳理田径运动的相关理论体系外,还特别添加了实例分析的内容,以跳高和铅球两个项目作为具体实例进行技术诊断,从而使读者可以对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方法、步骤与过程有全面的了解,起到加深对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作者简介

周建梅,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博士。
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一线基础体育教学经验丰富。
中国网球队运动训练指导专家。

目录

第一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概论 001
第一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001
一、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概念 001
二、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目的与意义 002
第二节 运动技术诊断及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特点 004
一、运动技术诊断的一般特点 004
二、田径运动技术诊断要求与特点 007
第三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指标体系与参数 008
一、田径运动技术诊断指标体系 008
二、田径运动技术分析参数体系 010
第四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主要手段 011
第二章 田径运动技术基础理论 013
第一节 概述 013
一、田径运动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014
二、田径运动技术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014
第二节 竞走技术理论 016
一、竞走的周期划分及技术结构 016
二、决定竞走速度的因素与竞走技术分类 018
三、竞走时身体重心和髋关节的运动轨迹 020
四、竞走技术的理论基础 020
第三节 跑的技术理论 023
一、跑的动作周期、时期与阶段划分 023
二、决定跑速的因素与影响跑的力 025
第四节 跳跃技术基础理论 038
一、跳跃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038
二、跳跃运动项目的成绩构成及影响因素 038
三、跳跃运动技术的理论基础 044
四、三级跳远的技术原理 049
第五节 投掷技术基础理论 050
一、投掷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050
二、投掷运动项目的成绩构成及影响因素 053
三、投掷技术理论基础 059
第三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人体生物力学基础 064
第一节 人体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特性 064
一、骨的生物力学特征 065
二、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069
三、骨骼肌的生物力学特性 072
四、影响骨骼肌张力大小的因素 078
第二节 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参数 081
一、人体惯性参数 081
二、人体运动学参数 086
三、人体动力学参数 087
四、人体肌电学参数 088
第四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 091
第一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概述 091
第二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093
一、运动学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094
二、动力学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101
三、肌电学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106
第三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分析方法 109
一、定性分析方法 110
二、定量分析方法 112
三、多机同步测量方法 117
四、仿真分析方法 117
第五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实例分析 123
第一节 跳高项目实例分析 123
一、概述 123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24
三、技术路线 125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26
五、结论与建议 144
第二节 投掷项目实例分析 145
一、概述 145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45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48
四、结论与建议 161
参考文献 162

前言/序言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是一本专为田径爱好者、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体育从业人员量身打造的深度解析性读物。它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田径运动概览,而是聚焦于一项至关重要的领域:运动技术的精准诊断与科学改进。 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鲜活的实践案例相结合,深入剖析了田径运动各项核心技术动作的构成要素、关键力学原理以及常见的技术偏差。与市面上许多侧重于技术动作示范或训练计划的书籍不同,《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诊断”二字,它教你如何“看懂”技术,如何“发现”问题,以及如何“精准定位”问题的根源。 第一部分:诊断的基石——理论与方法论 在深入具体项目之前,本书首先为读者构建起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 运动技术诊断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什么是运动技术诊断?为何诊断如此重要?本书会阐释诊断不仅仅是发现错误,更是理解技术动作背后复杂的生物力学、生理学及心理学规律的过程。我们将讨论诊断的客观性、系统性、目的性和反馈性原则,强调科学严谨的态度是诊断的前提。 技术动作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如何成为一个敏锐的“技术侦探”?本书将介绍多种有效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定性分析: 基于经验和理论知识,对技术动作进行宏观的、描述性的评估。 定量分析: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高速摄像、运动捕捉系统、传感器等,对技术动作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例如速度、角度、力量、压力分布等。本书会详细介绍这些工具的原理、应用场景及数据解读方法,即使没有高端设备,读者也能理解其基本逻辑。 对比分析: 将被诊断者的技术动作与优秀运动员的范例动作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点。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在诊断中的应用: 深入剖析牛顿定律、运动链原理、能量传递与守恒、杠杆作用等经典力学原理如何影响田径技术的优劣。理解这些原理,就能从根本上理解为何某些技术动作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或为何会导致技术偏差。 生理学基础在诊断中的考量: 运动速度、力量、耐力等生理能力如何制约或支持技术动作的发挥?本书会涉及肌肉激活模式、神经协调、能量代谢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理解技术动作的生理负荷与适应性。 心理因素对技术动作的影响: 紧张、焦虑、注意力分散等心理状态如何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执行?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间接评估其心理状态对技术动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调适建议。 第二部分:专项技术诊断——细致入微的剖析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深入的诊断性分析。对于每一个项目,本书都将遵循一个逻辑顺序: 1. 技术动作的分解与构成: 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子技术或运动链。 2. 关键技术要素的识别: 明确每个子技术中最核心、最易出现偏差的环节。 3. 力学与生理学分析: 详细阐述这些关键技术要素在力学上的要求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学基础。 4. 常见技术偏差及其根源: 列举该项目中最普遍、最典型、影响最大的技术错误,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技术动作不协调: 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时机、幅度和力量不匹配。 发力顺序错误: 运动链中的能量传递中断或效率低下。 动作幅度不足或过度: 影响动作的连贯性、速度或力量的输出。 身体姿态不当: 影响重心稳定、力量传递或减少空气阻力。 周期性错误: 动作节奏、速度或频率的紊乱。 生理限制: 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等不足导致技术变形。 心理因素干扰: 紧张、恐惧、缺乏自信等影响动作的执行。 5. 诊断方法与纠正建议: 针对每一种技术偏差,提供具体的观察要点,以及相应的纠正训练方法和技术调整策略。 详细展开的部分项目示例(不限于以下): 短跑(100米、200米、400米): 起跑技术: 反应速度、蹬地力量、发力角度、出脚顺序、抬头时机。常见偏差:反应迟钝、蹬地不充分、手臂摆动不协调、抬头过早或过晚。 途中跑技术: 步频与步幅的关系、摆臂幅度与频率、身体前倾角度、触地方式、腾空时间。常见偏差:步幅过大导致减速、摆臂无力或幅度过小、身体过于直立、触地缓冲过大。 冲刺技术: 身体姿态的保持、最后一次蹬伸的力度与时机、躯干的爆发力、过线技巧。常见偏差:过早减速、身体前倾过度导致失衡、冲线时身体僵硬。 跳远(跳高): 助跑技术: 助跑速度的合理分配、步点控制、助跑角度。常见偏差:助跑速度过快或过慢、步点紊乱、起跳前减速。 起跳技术: 腾空腿的蹬伸力量与方向、支撑腿的缓冲与转化、摆臂与抬腿的时机。常见偏差:起跳力量不足、腾空腿蹬伸不到位、摆臂不协调、膝关节屈曲过度。 空中技术: 身体的协调性、腾空姿态(如背越式中的挺腹、蹲腿)、落地前的调整。常见偏差:空中重心不稳、落地时身体姿态不佳、腾空高度利用不足。 落地技术: 腾空腿的有效前伸、身体的折叠与前移、安全落地。常见偏差:落地过早、双脚同时落地、失去平衡。 投掷项目(铅球、标枪、铁饼、链球): 助跑/旋转技术: 速度的积累、节奏的控制、重心的转换、身体的协调发力。常见偏差:速度过快或过慢、重心不稳、身体僵硬、发力时机错乱。 衔接技术: 各个阶段之间的平稳过渡、力量的有效传递。常见偏差:动作衔接不流畅、能量损耗。 发力技术: 躯干的扭转、髋部的发力、蹬地与全身协调。常见偏差:手臂发力为主、躯干扭转不足、蹬地力量不足、全身协调性差。 器械的释放技术: 释放角度、释放时机、器械的旋转与飞行姿态。常见偏差:释放过早或过晚、释放角度不理想、器械飞行不稳定。 第三部分:综合应用与进阶 在掌握了专项技术诊断的方法后,本书还将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结合训练实践的诊断: 如何在日常训练中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本书将提供将诊断理念融入训练课的设计和执行的实用建议。 个体化诊断的策略: 理解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特点、技术基础和心理状态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纠正方案。 技术诊断的误区与陷阱: 提醒读者在诊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易犯的错误,帮助其规避弯路。 利用科技辅助诊断的进阶: 介绍更多前沿的运动分析技术,如生物反馈、虚拟现实模拟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升诊断的精准度。 诊断与教学的融合: 如何将诊断结果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语言和训练指导,帮助运动员理解并主动改进技术。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旨在成为一本实用性与理论性并重的工具书。它不仅能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更精准地识别技术问题,更能深入理解问题的根源,从而制定出科学、高效的改进策略。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培养出敏锐的技术洞察力,掌握系统化的技术分析方法,最终在田径运动的道路上实现技术突破,不断超越自我。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应用的宝贵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虽然我不是运动员,但作为一名体育院校的学生,对田径技术一直充满好奇。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田径技术各个环节的专业书籍,而《田径运动技术诊断》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罗列技术要点,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看”技术。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步幅、步频、腾空时间、落地缓冲等各个参数的量化分析,这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在跳远部分,它详细解析了助跑速度、起跳角度、空中姿态对成绩的影响,并且还提供了如何通过录像分析来评估这些关键点的实用方法。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分析,但总是不得要领,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如何从技术细节中挖掘出进步的潜力。它还提到了很多心理因素对技术发挥的影响,这一点也让我觉得非常惊喜,毕竟技术和心理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读完之后,我对很多过去不理解的训练理念都有了新的认识,感觉自己对田径运动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

评分

我是一名曾经的业余田径爱好者,退役多年后,现在是社区青少年田径队的教练。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很多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技术问题,比如跑姿不协调、跳跃时身体僵硬、投掷动作效率低下等等,但往往不知道如何系统地去诊断和纠正。这本书就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方法论。它不仅仅告诉我们“这样做是错的”,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为什么是错的”,以及“应该怎么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铅球技术诊断的部分,书中列举了多种常见的错误动作,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可能导致的原因,比如上肢发力过早、身体旋转不足、甩腕动作不到位等等,并且给出了针对性的纠正训练建议。这对我这个基层教练来说,实在是太有价值了。我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摸索,而是可以根据书中的指导,更精准地找到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要提高田径训练指导水平的人来说,都非常有参考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以前看一些技术方面的书籍,总觉得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就太浅显。这本书恰恰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在讲解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时候,都会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解释清楚动作背后的原理,然后再结合实际的训练案例,来阐述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诊断出技术中的问题。比如,在标枪投掷的部分,我一直觉得很难掌握正确的发力顺序,这本书就详细地分析了助跑、蹬地、转体、投掷等各个环节的力学链条,并且通过对比优秀运动员的录像,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那些微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辅助诊断的手段,比如可以通过角度测量、速度记录等方式来量化评估技术。这让我觉得,技术诊断不再是凭经验判断,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对于我这样一个追求精益求精的训练者来说,这样的内容非常有吸引力。

评分

这本书我一直想找,因为我最近刚开始接触一个业余的田径训练小组,教练总说我们要“诊断技术”,但我听得云里雾里,感觉很多东西都太理论化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真正理解“技术诊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如,我想知道在短跑起跑的时候,教练说的“爆发力不足”具体是指哪个环节?是蹬地力量不够?还是摆臂协调性有问题?书中会不会给出一些直观的图示,来展示不同技术动作的细微差别?我特别想了解,如果我跑的时候,总感觉重心不稳,是不是小腿肌肉力量不够,或者核心肌群没有发力?它会不会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让我们自己或者和队友一起,来初步判断自己的技术缺陷?还有,我经常看到一些专业的比赛视频,运动员的动作流畅而高效,我想知道,这些流畅的动作背后,是怎么被专业人士“诊断”出来的?是不是有什么仪器或者特殊的观察角度?我真的希望能有一种“图解式”的指导,让我能一边看书,一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或者对着录下来的训练视频,找到问题所在。毕竟,光听理论,就像在纸上谈兵,我更希望能有实际的操作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即使是讨论一些比较专业的概念,读起来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一开始以为会是一本非常枯燥的学术著作,但读起来却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经验分享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指南。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它会从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开始,一步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细节。例如,在游泳技术分析的部分,它会先讲解身体的流线型姿态,然后再分析划水动作,最后再探讨腿部打水的配合。这种由浅入深的处理方式,让我这个对游泳技术了解不多的读者,也能够轻松地跟上思路。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运动员的访谈,分享了他们是如何克服技术瓶颈的,这让整本书读起来更有温度,也更具启发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理解技术,更能激发我对田径运动的热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