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雅量叫气度

有一种雅量叫气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鹏飞 著
图书标签:
  • 人生哲理
  • 处世智慧
  • 自我修养
  • 情绪管理
  • 人际关系
  • 淡定
  • 豁达
  • 积极心态
  • 人生感悟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4749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33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3
字数:208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朴实,语言练达,旨在告诉人们不论何时,遇到何事,我们都要做一个有气度的人。因为,一个有气度的人不会困于所囿,束于所缚;一个有气度的人即使居于尺寸之地,也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的美丽,策马奔腾的壮观,弯弓射雕的豪迈。

内容简介

  人生本来就很匆匆。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匆匆,往事匆匆,回忆反倒成了羁绊。既然往昔已飘零风中,虚化成尘,又何必苦苦揪住过往不放?给记忆打蜡,即是给伤口涂油,伤痛岂能愈合?浮生本若尘,生命岂能承受伤痛之重?

  ……

  人生匆匆,放下也是一种拥有;人生不完美,直视也是一种智慧;人生波折,委屈也是一种本领。

  如此,人生需要气度!

作者简介

  张鹏飞,资深图书编辑。作者作品风格多变,笔法清新隽永,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也因此创作出许多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目录

第1章 面对浮沉,淡看成败——有气度的人宠辱不惊

1. 冷静看自己,得意不忘形003
2. 理性看人生,失意不失志006
3. 能屈才能伸011
4. “若愚”非真愚014
5. “盛气”可有,切莫“凌人”018
6. 信步人生,笑对失败022

第2章 面对迷茫,前瞻后望——有气度的人不失方向
1. 为人生树立靶子029
2. 努力要有正确的方向033
3.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036
4. “枯井”生希望040
5. 眼光和胆量同行044
6. 头脑多开阔,事业就有多开阔048
7. 立身的高度决定事业的高度052
8. 果断抉择,赢在起跑线056
9. 只要“竭尽全力”,不要“尽力而为”060
10. 预则立,不预则废064

第3章 面对诱惑,理智沉着——有气度的人把握自我
1. 浮云遮眼,有舍有得071
2. 鱼和熊掌,舍利还是舍义075
3. 坚守信念,走自己的路078
4. 究竟应该与谁比082
5. 把握好欲望的“度”085
6.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089
7. 天得一以清,人得一以赢093

第4章 面对焦躁,宁静致远——有气度的人淡泊明志
1. 平心摒躁气,气定神自闲099
2. 十年积蓄是否值,一举成功便可知102
3. 养精蓄锐,伺机而动105
4. 天道酬勤107
5. 守得住寂寞,才能见得着繁华111
6. 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114
7. 在苦难中“熬”出芳香117

第5章 面对选择,果断抉择——有气度的人有舍有得
1. 舍得之间,张弛有度123
2. 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126
3. 为而不恃,功成不居130
4. 有气度的人必是识时务者133
5.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136
6. 有所为,有所不为139
7. 巧用迂回战术143

第6章 面对是非,光明磊落——有气度的人一身正气
1. 有多大容量就能做多大的事151
2. 退步止风波,忍让换宁静155
3. 得饶人处且饶人159
4. 冤冤相报何时了163
5. 以“无言”止“诽言”167
6. 只有承认对手才能被对手承认171
7. 敢于向权威挑战175
8. 有时“糊涂”也是“智慧”178
9. 简单做人,简单做事182

第7章 面对无助,乐天互助——有气度的人得道多助
1. 浩然有正气,气宇自轩昂189
2. 公道在,人心自在191
3. 爱人才会被人爱195
4. 高瞻远瞩重大局198
5. 借力使力求大成201
6. 分享的力量,不可小觑203
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07
8. 尊敬别人才会被别人尊敬211
9. 倾听,沟通彼此的桥梁215

第8章 面对委屈,平心静气——有气度的人淡定自然
1. 以大气正偏颇223
2. 打好人生的每一张牌226
3. 既已付出,又何必计较230
4. 误解面前展大气之风235
5. 实无所舍,亦无所得238
6. 批评是人进步的助推器242
7. 于委与屈之间,书写生存之道246

第9章 面对变幻,过好现在——有气度的人把握当下
1. 敢于直面现实的人生253
2. 忘却烦恼,也是一种智慧256
3. 敢于正视自身的缺陷260
4. 既错星星,勿失太阳264
5. 风干快乐,风化伤痛268
6. 转换视角,别有洞天270


精彩书摘

  第1章 面对浮沉,淡看成败——有气度的人宠辱不惊

  1. 冷静看自己,得意不忘形

  冷静地看待自己,淡然地看待成功,这是一种难得的大气之风。

  从古到今,从伟人到平民,每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得意之时,如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受到上司的重视和重用、买股票狠狠地赚了一笔钱等。得意是生活给我们的奖赏,平心而论,得意的事情是越多越好。

  但是,如果被一时的得意冲昏了头脑,被各种荣誉、鲜花和掌声包围,心变得浮躁起来、激动起来,变得飘飘然,甚至忘了自己是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使恶念和恶行乘隙而入,那么就可能离失败不远了。想来,人生遗憾之事,莫过于此。

  得意忘形带来祸殃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比如,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他智勇双全、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对于汉王朝的建立可谓功莫大焉,正如司马光所说:“汉之所以得天下,大抵皆韩信之功也。”但是,刘邦对韩信并不感恩戴德,反而毫不犹豫地向他举起了屠刀。这是为什么呢?韩信之所以不得善终,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欠缺一种大气之风,意志强而定力低,没能跨越得意之坎。

  作为一名卓越的军事将领,韩信实在厉害,他熟谙兵法,用兵灵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无一败绩,伐魏、灭赵、平齐,替刘邦拿下了大半江山。

  随着功劳渐大,军权渐重,韩信开始居功自傲、得意忘形。有关的历史故事是这样记载的: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一起散步,谈论众将之才,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回答说:“最多不过10万。”刘邦心有不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多多益善。”

  韩信自以为功高,以此自矜,且又盛气凌人,出入带有严密的警卫,甚至公然违规使用仪仗队,屡次违背刘邦的意思。特别是当刘邦被围荥阳的时候,他居然要求刘邦先封自己为齐王,然后才去救驾。天下已定之时,他放不下昔日的光芒,放不下占据政治中心舞台的欲望,时不时地还想着谋反、自立为王的事。这些都犯了为人臣之大忌,韩信的人生悲剧已经注定,他最终因“图谋造反”罪被杀。

  古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形容一个人春风得意时往往会高兴得忘乎所以。其实,人生最险得意时,人恰恰在得意时更须培养一份大气,注意自持与自制,得意而不忘形。

  设想一下,假使韩信能够培养一份大气之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功劳,得意之时不忘形,那么刘邦自然不会将他当作“眼中钉”、“肉中刺”,而且鉴于他对西汉王朝的贡献,很可能与周代的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齐名,那么他就可以功名与福禄齐全了。

  得意之时,往往手捧花环、万人簇拥。这时候,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冷静理智地看待自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那些心怀大气之人,能认识到这些荣耀均是微不足道的,能够保持自制、矜持低调、不事张扬,以淡然的心态看待一切,进而正确地判断局势,做出合宜的言行。

  谢安是东晋的丞相、政治家,他性格沉静,临危不慌乱,得意不忘形,具有温雅儒将风度,人喻之为诸葛孔明。东晋皇权日益衰落,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因天下的召唤,在东山隐居多年的谢安出山,时年40岁。

  谢安出山时被桓温任命为司马,他对帅以下的将领一个个地亲自拜访,尽力加以抚慰。谢安的弟弟谢万也很有才气,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气度却不如谢安,时常自我炫耀,对将士们摆出一副名士派头,而不知抚慰部众。谢安对弟弟的这种做法非常忧虑,经常劝诫说:“你身为元帅,理应经常抚慰诸将,以取悦部众之心。像你这样得意忘形,怎么能够成事呢?”

  公元376年,孝武帝司马曜开始亲政,谢安先是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兼吏部尚书,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数月后,又升迁中书监,实际上总揽了东晋的朝政。面对这样的“连跳”,很多人会激动得合不拢嘴、睡不着觉,但谢安没有得意,也没有被大权在握的喜悦冲昏头脑,取司马而代之或是另立傀儡皇帝以挟之,而是以大局为重,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的矛盾,还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此后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

  谢安有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度,他指挥的淝水之战留下很多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前线酣战之时,谢安正与一个朋友在家中下棋。淝水捷报传来,谢安略看一眼,便放置一边,继续与朋友下棋。棋局结束,朋友问及,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破大贼。”

  越是肤浅的人,越是得意忘形、自命不凡;越是深厚的人,越诚信笃信、保持低调。从谢安连升三级,大战告捷却丝毫没有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谢安被誉为“定力天下第一,所以能成天下第一之功”的奥秘所在。

  记住,得意只是生活的点缀,却不是生活的常态,人可以“得意”,但切莫“忘形”。得意而不忘形,冷静地看待自己,淡然地看待成功,这是一种成功者必备的大气之风,也是能够保护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秘诀。

  ……

前言/序言

  人生本来就很匆匆。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匆匆,往事匆匆,回忆反倒成了羁绊。既然往昔已飘零风中,虚化成尘,又何必苦苦揪住过往不放?给记忆打蜡,即是给伤口涂油,伤痛岂能愈合?浮生本若尘,生命岂能承受伤痛之重?

  人生本来就不完美。

  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这样认为。就是以一个傻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阿来这样认为。完美的人生只是梦幻,虽说浮生若梦,但梦终究要醒。虚无过后,终归现实。

  人生本来就很波折。

  生命应当如洪水奔泻,有岛屿、有暗礁,那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如果生命像一潭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澜,那生命的意义也不复存在。浮生若茶,浮浮沉沉,高潮不紧张,低谷不颓废。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如此,才能在波折中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人生匆匆,放下也是一种拥有;人生不完美,直视也是一种智慧;人生波折,委屈也是一种本领。

  如此,人生需要气度!

  有气度的人生处处是风景,生活处处皆诗意。一个有气度的人,不会困于所囿,束于所缚。一个有气度的人,即使居于尺寸之地,也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的美丽,策马奔腾的壮观,弯弓射雕的豪迈。

  有一种雅量叫气度,有一种人生叫豁达。


《有一种雅量叫气度》—— 读者的旅程,而非内容的剧透 “气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东方韵味,它不同于寻常的“度量”或“胸怀”,更深邃,也更富于一种人格的力量。而当它被冠以“雅量”之名,并组成一本书的标题,其内涵便仿佛注入了清风明月般的质感,引人遐想。然而,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恰恰在于它并不急于将所有内容一一呈献,而是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一段属于自己的探索旅程。 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旅人,他不会在你踏上旅途之前,将每一处风景、每一次际遇都详细描摹。他会告诉你,前方有壮丽的山川,有宁静的溪流,有古老的村落,有热情的笑脸,但具体的轮廓,则需要你亲眼去见证,亲身去体验。这本书,便是这样一位引路人,它邀请你走进一片名为“气度”的广袤天地,而这段旅程本身,才是最珍贵的收获。 那么,在这段旅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些什么? 首先,你会邂逅的是一种观照自我的视角。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洪流中跌跌撞撞,或喜或悲,或得或失。有时,我们会陷入情绪的漩涡,被眼前的得失所困扰;有时,我们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左右摇摆,迷失了自我。这本书,仿佛一面澄澈的镜子,它不直接告诉你如何“做到”,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看见”方式。它或许会引导你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审视自己的情绪起伏,理解它们产生的根源。你可能会学会,在面对困境时,不再仅仅是抱怨或逃避,而是尝试去理解事件背后的逻辑,去发现其中隐藏的转机。你可能会意识到,那些让你焦虑的,或许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这种观照,是一种温柔的剥离,让你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看到更深层的自我。 其次,你将有机会体味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我们身处其中,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有时,一句无心的话语,能激起滔天巨浪;有时,一个善意的举动,却能温暖人心。这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社交规则,而是在展现各种人际场景时,让你体会到“气度”所能发挥的奇妙作用。你可能会从中看到,在冲突面前,一位有气度的人是如何以退为进,化解矛盾,而不是针锋相对;你可能会观察到,在合作之中,有气度的人是如何以诚相待,给予信任,而不是疑神疑鬼。它会让你明白,真正的“气度”,并非一味的忍让或妥协,而是一种智慧的平衡,一种对他人情绪的尊重,以及对整体和谐的追求。你可能会因此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思考它们可能带给别人的感受,从而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出更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姿态。 再者,你将被启发对生活哲学的思考。生活,绝不仅仅是吃饭穿衣,生老病死,它承载着更深沉的意义。这本书,或许会通过一个个或长或短的篇章,不动声色地揭示生活的本质。它不会给你灌输一套现成的“成功学”或“幸福论”,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为何而奔波?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你可能会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然的智慧,一种对人生无常的豁达。你会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有时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会明白,物质的丰裕,固然能带来便利,但精神的富足,方能带来长久的安宁。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他的人生阅历,轻轻点拨你,让你在迷茫时,能找到方向;在失落时,能重拾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够点燃你内在的潜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只是常常被各种外在的束缚所压抑。当你深入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被其中所传递的某种精神所触动,如同干涸的土地遇上了甘霖。你可能会从中汲取到勇气,去面对那些一直让你畏惧的挑战;你可能会从中获得力量,去追逐那些你曾经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它并非直接告诉你“去做”,而是通过描绘一种“可以”的可能性,来激发你内心深处的那份渴望。你可能会在某一个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并非无能为力,而是缺乏那份敢于尝试的决心,和那份持之以恒的韧性。 这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的留白艺术。好的作品,从来不会将一切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它会留下一些空间,让读者去填补,去想象,去创造。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不会觉得“一切都明白了”,反而会觉得“我好像可以做得更多,可以去探索更深”。这种“未尽之意”,正是它最强大的生命力所在。它让你在合上书本之后,旅程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你会带着书中的某些感悟,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去印证,去深化,去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因此,如果你翻开这本《有一种雅量叫气度》,你所获得的,将不仅仅是文字的信息,更是一种观世界的角度,一种处事的方式,一种精神的升华。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把钥匙,让你自己去开启通往智慧与豁达的大门。你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与书中的思想进行一次深度的碰撞。而最终,你将带着这份独特的体验,更加从容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用你的“气度”,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这,才是这本书最值得你期待,也最值得你拥有的,一种深邃而持久的馈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都觉得,一个人的“气度”,就如同品一杯好茶,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回甘。而《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正好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它不像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书,而是需要你反复去咀嚼,去体会。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但却饱含深意。他并没有刻意去卖弄文采,而是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平常心”的论述。作者认为,很多时候,让我们痛苦的,不是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而是那些日复一日的小烦恼。当我们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去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这种“平常心”,正是“气度”的体现。它是一种不刻意追求,不强求改变的淡然,是一种对生活本身的敬畏和热爱。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解脱”。那些曾经让我焦虑不堪的小事,在“平常心”的过滤下,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了。这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一种不被外界纷扰所动的从容,一种对生命真相的洞察。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很少主动去阅读与“人生哲理”相关的书籍,总觉得那些东西有些虚无缥缈,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然而,《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却让我完全改观。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也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气度”这个概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放下”的解读。作者并没有让我们一味地去“放下”一切,而是教我们如何去辨别什么是真正值得我们执着的事物,什么是可以适时放下的。他认为,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恰恰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执念。当我们能够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轻盈,我们的行动也会更加坚定。这种“放下”的能力,正是“气度”的体现。它是一种不被过去的阴影所束缚,不被未来的忧虑所干扰的智慧。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卸下了一些沉重的负担,内心变得更加通透和从容。我开始明白,人生的很多烦恼,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我们内心。当我们拥有了“气度”,我们就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理性地看待问题,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数。这是一种内心的强大,一种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思考能力,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度量”这个词,虽然常见,但真正懂得它含义的人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变得急促而浅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也随之变得稀缺。当我偶然翻开《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时,我仿佛找到了失落已久的那份宁静与智慧。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算计”得失的书,也不是一本空洞的哲理论述,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点点地剖析了“气度”的真正内涵。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解读所打动,它不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而是上升到了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通透。作者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讲述那些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那些真正拥有“气度”的人们的故事,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去领悟。例如,书中提及的某位古代名臣,面对同僚的诬陷,非但没有睚眦必报,反而以德报怨,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这种力量,远比一时的口舌之争来得更为强大和持久。我从中学习到,真正的“气度”并非软弱,而是基于内心的强大和对事物的深刻洞察,是对他人、对世界的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接纳。它是一种不被外界干扰,不被小事羁绊的强大内在力量,是一种面对困境时,依然能保持内心平静和尊严的能力。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许多行为,那些曾经让我耿耿于怀的小事,在“气度”的光芒下,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我开始尝试去理解那些与我意见不合的人,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去看到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这是一种缓慢而深刻的转变,但却是真实而有益的。

评分

我对“格局”这个词一直很感兴趣,总觉得它代表着一种不凡的视野和胸怀。《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去理解它。作者并没有将“格局”定义成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大量的生动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格局”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合作”的论述。作者认为,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他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懂得如何整合资源。这种“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智慧,正是“气度”的体现。它是一种不嫉妒他人的成功,不排斥与他人的合作,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实现共赢。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曾经是多么的孤芳自赏,多么的害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气度”,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是一种懂得分享和协作的智慧。它能够让我们突破个人的局限,与更多的人一起,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一种超越小我的精神,一种对事业和对社会的贡献。

评分

我通常不怎么写书评,但是《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真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分享欲。它不像那种速食的鸡汤文,看完就忘,而是像一位老友,在你迷茫的时候,静静地陪在你身边,给你一些温暖而有力的指引。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将“气度”定义成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或者是一种刻意为之的表演。相反,他强调的是一种自然流露,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书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误会。作者并没有教你如何去辩解,如何去争论,而是告诉你,当你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试着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去感受对方的感受。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才是“气度”的基石。我记得以前我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别人发生争执,事后又会后悔,觉得没必要。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那些争执往往都是源于我们缺乏理解和包容。真正的“气度”,不是让你委屈自己,而是让你学会更聪明、更有智慧地去处理问题。它是一种强大,但又不动声色的强大;它是一种成熟,但又并非圆滑世故的成熟。它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身情绪的有效管理。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在照镜子,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狭隘和偏激,也看到了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它让我明白,拥有“气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力量。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生活中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在心里反复琢磨,弄得自己不得安宁。《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就像是及时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一份宁静和力量。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饱含智慧的故事,让我慢慢理解了“气度”的真正含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作者并没有说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教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在情绪的洪流中,找到那个冷静的自我。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即使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也能够保持冷静,做出最明智的判断。这种能力,正是“气度”的体现。它不是冷酷无情,而是一种基于理智和智慧的成熟。我从中学习到,很多时候,让我们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读方式。当我们拥有了“气度”,我们就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力量,我们就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噪音所干扰。这种力量,让我们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更平和地与他人相处。它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一种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内心尊严和优雅的能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解药”,那些曾经让我辗转反侧的烦恼,似乎也变得没有那么难以承受了。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真正有“气度”的人充满好奇,他们身上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读了《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我才真正开始理解,这种魅力究竟从何而来。这本书不是那种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有气度的人”的指南,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你在故事中去感受,去体会。作者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你走进那些拥有非凡气度的人物的生活,让你看到他们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困境,如何看待得失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宽容”的论述。作者并没有将宽容简单地定义为“原谅”,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对人性缺点的深刻理解和包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种“看透不说透”的智慧,正是“气度”的体现。它是一种不苛求完美,不纠结于小错的境界。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行为,我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计较和狭隘。我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耿耿于怀,这不仅伤害了别人,也消耗了我自己的能量。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气度”,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是一种能够化解矛盾,赢得尊重,并最终让自己获得内心平静的能力。它让我看到,与其纠结于别人的过错,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那么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而有些人却总是被各种烦恼缠身?读了《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之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生动地诠释了“气度”的含义。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有气度”,而是通过讲述那些拥有非凡气度的人物的故事,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们的智慧和胸怀所感染。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格局”的论述所吸引。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气度”往往体现在他的“格局”上。拥有大格局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更广阔,考虑问题的深度也会更深远。他们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气馁。相反,他们会以一种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人生,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格局”,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格局,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狭隘。我常常会被一些小事所困扰,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患得患失。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要想真正拥有“气度”,首先要拓宽自己的格局,要学会站在更高处看待问题。这是一种漫长而艰辛的修炼过程,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终将能够拥有这份难能可贵的“气度”。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那些在公众场合能够保持风度,在私下里也能言行一致的人。《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这种“风度”背后的真正含义。它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客套和礼仪,而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修养和智慧。作者通过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例,阐释了“气度”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知恩图报”的论述。作者认为,一个真正有“气度”的人,懂得感恩,懂得回馈。他不会将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而是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这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精神,正是“气度”的体现。它是一种善良,但并非软弱;它是一种担当,但并非强迫。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感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对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回报。这本书让我明白,拥有“气度”,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优秀,更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懂得爱与被爱的人。它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一种对他人真诚的关怀,一种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有一种雅量叫气度》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的励志书、人生指导书太多了,很多都讲得天花乱坠,但读完之后,感觉脑袋里空空的,对实际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以后热血沸腾,然后立马就想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者的语言非常朴实,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智慧。他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去制造什么戏剧性的情节,而是通过一些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让你去体会“气度”到底是什么。比如,书中讲到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换做一般人肯定会愤愤不平,甚至会去找领导理论,但这个人却选择了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在一次重要的项目评审中,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这种“不争”的智慧,真的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气度”不仅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和理智的能力。它不是让你忍气吞声,而是让你懂得,有时候,最好的反击,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外部的评价和暂时的得失,却忽略了内心的成长和长远的价值。那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正是“气度”的体现。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从容,一种不被外界纷扰所动的定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看待生活中的那些不顺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