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我调养?专家向红丁告诉你有效降糖绝招!
糖尿病饮食调养+运动方案+自我按摩+合理用药+并发症防治,所有你想了解的关于糖尿病的问题,本书为您一一解析透彻。
“活好”比“治好”更重要,“三五防糖法”让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
附赠拉页:糖尿病患者和家人关心的20个重点问题!
糖尿病在我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且全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倍数增长,形势十分严峻,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仅为30%左右。
本书由资深糖尿病专家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糖尿病饮食调养、运动调养、中医调养、病情监测及并发症防治等患者康复保健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书中还涉及了不少糖尿病预防知识与实用技巧。本书内容着眼于生活细节,无论糖尿病患者、患者家人与朋友,还是所有关注健康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向红丁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医疗特长为内分泌专业,尤以糖尿病、甲状腺专业和男性生殖分泌为专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3次。作为分课题负责人,曾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干预控制研究”,以及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糖尿病前期逆转研究”等。增主持北京协和医院重大科研项目“糖尿病、糖尿病微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的全身性的疾病,它的诊断治疗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可能医生始终守在你身边,很多事需要患者自己来做,这就是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可以分成五个方面,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是“五驾马车”,即教育心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
如果把这五件事都做好,进行良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就能够给糖尿病的治疗打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最终的目的是避免并发症,不因为并发症造成残疾或者过早死亡,让糖尿病人也能和普通人一样健康、长寿,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CHAPTER 1 健康饮食,从“四低”开始
010 低热量:减轻胰岛的负担
010 手掌法则轻松掌控一天吃饭的量
012 降低热量的烹调原则
013 改变烹调方法以降低热量
014 选择植物油,并且要低油
015 低盐饮食的烹调方法
016 吃正餐前先吃蔬菜,不易饿
017 小零食大热量,也能惹出祸
018 低GI 和GL:有助于降低血糖
018 多吃低GI 和GL 食物
019 粗粮不细作,GI 值不升高
020 吃整不吃碎降GI 值
021 蔬果吃生不吃熟,GI 值更低
022 “高低搭配”降GI 值
023 先吃蔬菜后吃米饭,降餐后血糖
024 急火煮、少加水,降GI 值
025 副食中加醋或柠檬汁,降GI 值
026 多吃膳食纤维降GI 值
027 调味不用糖,选用甜味剂
028 拆穿“无糖”伪装
029 细嚼慢咽,血糖上升缓慢、温和
030 低脂: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030 低脂菜肴的制作技巧
033 警惕这些高脂肪食物
034 专题 走出糖尿病饮食十大误区
CHAPTER 2 少食多餐,热量分配要合理
038 科学安排正餐副餐
038 算一算你每天需要多少热量
040 计算每天应吃多少食物
041 三大营养物质比例要合理
042 合理安排一天的餐次
043 一日三正餐应该怎样分配
044 加副餐之后,正餐主食量应减少
045 根据总热量设计每日食谱―食品交换份法
048 早餐吃好,营养平衡利降糖
048 谷类早餐,让你不饥饿
049 奶豆类早餐,有助稳定血糖
050 蔬果类早餐,控糖帮手
051 中餐吃饱,荤素搭配防低血糖
051 多吃深绿蔬菜,增加饱腹感
052 吃肉认准“白瘦”
053 降糖降压的菌菇类不可少
054 晚餐吃少,睡眠好血糖更稳定
054 少量粗粮,改善糖耐量
055 晚餐偏素,清淡好入眠
056 专题 全天不同热量食谱推荐
CHAPTER 3 吃对主食,控制血糖的第一步
062 吃对主食,控好一半血糖
062 吃对主食可控制血糖
063 主食固定,血糖不易波动
064 细算一日主食的总量
068 主食做得干,血糖上升慢
069 制作混合主食降餐后血糖
070 美味主食,控制血糖稳定
070 糙米 帮助控制血糖骤然升降
072 燕麦 餐后血糖上升过快的克星
074 薏米 保护胰岛β 细胞膜
076 黑米 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078 荞麦 增强胰岛素活性
080 小米 参与糖类与脂肪的代谢
082 绿豆 降低空腹、餐后血糖
084 黑豆 促进胰岛素分泌
086 专题 米饭加豆,越吃越健康
CHAPTER 4 调配好副食,降糖和美味两不误
088 副食1: 蔬菜
088 苦瓜 辅助降血糖
090 黄瓜 亦蔬亦果解饥饿
092 芹菜 降压降脂防并发症
094 洋葱 每天吃一点,降糖更明显
096 山药 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
098 胡萝卜 防治慢性心血管并发症
100 萝卜 降低餐后血糖
102 藕 清热除烦止渴
104 豌豆苗 有利于糖和脂肪的代谢
106 绿豆芽 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108 菠菜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10 莴笋 改善糖的代谢功能
111 紫甘蓝 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112 茄子 保护胰岛细胞
114 大白菜 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115 番茄 提高胰岛素质量
116 副食2: 畜禽肉
116 牛瘦肉 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118 鸡肉 降低血糖浓度
120 鸭肉 稳定血糖水平、降血糖
121 兔肉 补充因糖异生而消耗的蛋白质
122 副食3: 水产
122 鳝鱼 双向调节血糖
124 海参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125 牡蛎 减轻胰腺负担
126 鲫鱼 促糖分解代谢,降低尿糖
128 鱿鱼 补硒防糖尿病
129 副食4: 蛋奶、豆制品
129 鸡蛋 提供营养物质
130 鹌鹑蛋 补五脏、益气血
131 牛奶 促进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132 豆腐 低热量、高蛋白
134 副食5: 菌藻类
134 黑木耳 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
136 香菇 改善糖耐量,促进肝糖原合成
137 海带 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
138 紫菜(干) 降低空腹血糖
139 专题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水果
CHAPTER 5 中药食疗,茶饮药膳为健康护航
142 枸杞子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143 熟地 滋阴补肾,降压降糖
144 黄芪 双向调节血糖和血压
145 玉米须 防治糖尿病性高血压
146 玉竹 修复胰岛细胞
147 茯苓 减少胰岛素需要量
148 葛根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149 专题 糖尿病常用单方验方
CHAPTER 6 吃对吃好,远离糖尿病合并症
15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饮食方案
156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饮食方案
160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饮食方案
164 糖尿病合并肾病的饮食方案
168 糖尿病合并痛风的饮食方案
172 专题 糖尿病问题答疑
附录 食物热量表
早期治疗糖尿病,记住数字“6”
得了糖尿病,让许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怎么监测,血糖在什么水平算正常。一句话:控制糖尿病,记住数字“6”。
理想的血糖状态
临床上,监测糖尿病有很多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升高后,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4% ~ 6%)。理想的状态是:空腹血糖小于6.1 毫摩尔/ 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 毫摩尔/ 升,糖化血红蛋白值小于6%。如果糖尿病患者能保证血糖达到以上几个数值,就能恢复健康状态。
记住数字“6”
空腹血糖代表的是体内基础血糖代谢情况,餐后血糖代表胰岛素的利用能力。如果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肯定高;反之,如果空腹血糖正常,绝大部分人的餐后血糖也会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代表近2 ~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和血压一样是容易波动的,所以如果您偶然监测血糖高于正常值,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则说明您大部分时间的血糖控制得都很好。
看来,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两个指标很重要,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上限值分别为6.1 毫摩尔/ 升和6%(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要求),都有数字“6”。
因此您要记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使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小于6.1 毫摩尔/ 升和6% 非常重要。
避免“六大”饮食健康误区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没有饮食治疗,就无法控制好血糖。然而,人们对于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往往存在着一些误解,那么该如何避免走入饮食的误区呢?
误区1:想不得糖尿病,就得少吃
错。正确的态度是每种食物都应适量食用。关键要争取不超重,而且血糖、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如果长期保持饥饿状态,血糖持续偏低,反而更容易患糖尿病。
误区2:无糖即可随意吃
错。进食高糖分的食物,的确对糖尿病患者有百害而无一益。然而不吃糖,就不得糖尿病了吗?吃无糖食品就能降糖吗?事情远没这么简单。实际上,绝对不含糖的食品极少,粮食做成的食品均含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糖。糖尿病主要表现在机体对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紊乱。所谓无糖食品,主要说的是不含葡萄糖或者蔗糖,但很多食物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多糖,对血糖影响较小。但碳水化合物还是糖,消化吸收以后还是能变成血糖,吃了这些食物后血糖还是会增高,只不过增高的幅度较小而已。因此,不能随意吃无糖食品,应该有质和量的要求。
误区3:糖尿病食品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必需的
错。事实上,如果你能用普通饮食达到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全部目的,完全可以不吃糖尿病食品。因此,吃糖尿病食品不算雪中送炭,只属于锦上添花。
误区4:要预防糖尿病,只能吃素食
错。动物性食物中优质蛋白较多,含有的营养素较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极有好处,关键是合理进食。
误区5:植物油多吃没事
错。尽管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对健康不利。
误区6:预防糖尿病,吃南瓜越多越好
错。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南瓜含有较多的果胶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时,能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使餐后血糖不至于升高过快。但长期大量进食南瓜,会产生高胡萝卜素血症,容易导致皮肤发黄乃至反应迟钝等,因此,对待南瓜应该科学食用,不宜过量。
……
现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今非昔比,山珍海味寻常可见,珍馐美馔屡见不鲜,加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使各种富贵病层出不穷,患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而糖尿病又是一种一旦得了就无法根治的疾病,不能太饱、不能太饿、不能太甜、不能太腻、不能剧烈运动、也不能一动不动……禁忌太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太多,化验单又太难看懂,人们需要更好理解的方法来减轻糖尿病带来的痛苦。
基于此,本书从为糖尿病患者贴身调养病情的角度告诉读者,其实也不必畏糖尿病如虎。糖尿病虽然不可根治,但它毕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一级、二级预防,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糖尿病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本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糖尿病防治知识、糖尿病饮食调养方案、运动调养方案、病情监测、自我按摩调养方案、合理用药指导方案及并发症防治方案等几个方面,全方位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日常饮食、运动、养生、情绪调节、并发症预防的相关知识,以控制糖尿病及其发展。同时,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食谱、药膳、按摩方法、急症处理实用技巧,帮助糖尿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帮助患者家属掌握一定的生活调理技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愿所有糖友都能从此书中受益,享受幸福人生!
作为一个刚刚被诊断出糖尿病的“新手”,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不安。医生告诉我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但具体该怎么做,我却是一头雾水。市场上关于糖尿病的书籍琳琅满目,但我担心很多书的内容不够权威,或者过于理论化,难以落地。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系统、易于理解的方案,从饮食、运动、用药、心理调适等各个方面,为我提供清晰的指引。我希望它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我的饮食结构,什么样的运动最有效,什么时候需要药物干预,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重新建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过上健康、有活力的生活。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深受困扰于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我的糖尿病。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偶然间,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宣传,它承诺提供“糖尿病日常调养专家指导全方案”,这正是我苦苦寻找的!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能否给我带来切实的指导,让我知道每天该吃什么、怎么吃,运动量该如何调整,以及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出差、聚餐)如何应对。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贴身的营养师和健康顾问,帮我摆脱对疾病的恐惧,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当然,我也希望能了解一些关于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理念,毕竟科学在不断进步,了解新知能让我更有信心。而且,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实用的食谱和运动计划,那就更完美了。我期待着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惊喜,让我看到改善的希望。
评分我是一位对健康管理有着较高要求的读者,对各种健康书籍都有涉猎。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读者“吃什么,不吃什么”,而是能更深入地探讨糖尿病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况。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和代谢过程的详细解释,让我能够更科学地选择食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进阶的运动指导,比如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来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如果书中还能探讨一些关于肠道菌群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或者一些最新的基因与糖尿病研究的进展,那就更具前瞻性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能够引发我深度思考,并指导我实现真正健康生活方式的读物。
评分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糖尿病的书,但总觉得内容不够深入,或者有些地方写得不够严谨。这次看到这本书的标题,觉得非常吸引人,尤其是“专家指导”和“全方案”这几个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邀请真正有经验的糖尿病专家来撰写,分享他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应对一些常见的合并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糖尿病治疗新进展的内容,比如一些新型药物或者治疗技术的介绍。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权威的工具书,在我需要的时候,能为我提供最准确、最可靠的指导。
评分我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一直以来都为家人的健康牵挂不已。看着他每天小心翼翼地控制饮食,又担心他因为忌口而营养不足,或者因为担心而过度焦虑,影响了情绪。我迫切地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指导我如何更好地照顾他的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为糖尿病患者准备一日三餐,如何辨别食物的升糖指数,以及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了解糖尿病的病理,从而能够理解他的辛苦,并给予他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如果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缓解他的心理压力的方法,那就更好了。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和他一起战胜病魔。
评分书不错,看后对糖尿病有了全面的了解
评分不错,正品!物流态度非常好!
评分书不错,优惠力度大,快递也很给力,很满意~~~~~~~~
评分还可以 搭配的菜谱多点就更好
评分控制血糖的好向导。
评分非常好用,经常买,活动的时候有优惠
评分很好,果然是专家的建议呢,家人大爱,都说好看实用,如果有糖尿病人,推荐给你们啊。
评分为什么限制字数
评分妈妈有糖尿病,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