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耿引循 著
图书标签:
  • 养老
  • 长寿
  • 健康
  • 养生
  • 传统文化
  • 老龄化
  • 智慧
  • 家庭
  • 幸福
  • 生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1786
版次:1
商品编码:108723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宝葫芦健康生活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百科
  饮食起居均有健康学问,生活点滴皆有长寿法则
  老人常遇到的健康问题,儿女常惦记的健康细节
  老年人看此书,知道如何养老。
  年轻人看此书,知道如何照顾好老人,也学会自己如何养生。

内容简介

有一个老人,他学识过人,著作多被收入《四库全书》;他参阅了307本古书,上至《周易》,下至《张文仲备急方》;他75岁开始写书,亲身体验,把养生心得一一记下;他的书不近丹药,不求仙方,唯从日常做起,内容细致、方法简单,是中医养生读物中罕见的,被后世奉为“养生圣经”——他就是曹廷栋,他写的书名为《老老恒言》。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依托《老老恒言》,力争很大化地把原书精华呈现给读者,同时又根据现代生活实际做相应修正和拓展。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有的只是操作性很强的养生感悟。读过此书,你会感到健康长寿不是离我们很远,不是高不可及,只要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人人都有尽享天年的权利,人人都有望获得健康和长寿。

作者简介

耿引循,主任医师,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出身扬州耿氏六世儒医世家,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继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并从事十余年中医内科临床实践。后因工作需要,调至西苑医院组建康复医学科。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被评为北京市“健康卫士杯”先进个人。多次在CCTV《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百科探秘》、《健康你我他》及BTV《生活》等节目做主讲嘉宾。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长寿之人言长寿之事
1.长寿是世人的普遍愿望
2.寿未至高龄者,不足以言养老
3.曹庭栋与他的《老老恒言》
第二章 恬淡虚无摄生养心
1.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2.淡泊名利,“戒之在得”
3.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就放手
4.服老是一种智慧
5.心存感恩,知足常乐
6.学会宽容
第三章 文化消遣怡情养性
1.智者寿——活到老学到老
2.笔墨挥洒,陶冶性情
3.观弈听琴,恬愉为务
4.力所能及,心旷神怡
5.花鸟鱼虫,自寻乐趣
第四章 安静平和宁心养神
1.静坐内观宁心神
2.好睡眠养心神
3.午后小睡养精神
4.不同季节的午睡
5.老年人宜闭目养神
6.白天不妨打个盹
7.排除杂念静心安神

第五章 注重细节起居养生
【安寝】
1.入睡困难可试用“操”、“纵”二法
2.睡眠的姿势及朝向
3.餐后不宜马上睡觉
4.就寝熄灯,寝而不语
5.冬宜冻脑,卧不覆首
6.暖腹睡眠最宜人
7.不提倡裸睡
【晨兴】
1.老年人起床有讲究
2.漱口叩齿保平安
3.晨起锻炼要避雾
4.早餐最宜喝淡粥
5.曝背养阳
6.天人合一,顺时起居
【盥洗】
1.发宜常梳,脸宜多洗
2.热水洗手洗脸好处多
3.老年人洗浴不宜过频
4.空腹不宜洗澡
【夜坐】
1.安睡之妙诀
2.隐灯静坐
3.睡前不可谈天说地
4.夏夜纳凉须防夜寒
5.散步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
【见客】
1.老人待客不必拘礼
2.居家待客服装不必过于正规
3.老人待客应量力而行
【出门】
1.老人出门要看天气
2.老人出门前的准备
3.老人出门有三宝:鞋子、马扎和帽子

第六章 五味调和饮食养生
1.酸苦甘辛咸四季各有所宜
2.低盐饮食保健康
3.食物健脾好处多
4.饮食中的冷、热之道
5.长夏是补脾的好时节
6.怎样进餐更健康
7.老年人饮食是越烂越好吗
8.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9.煮饭煮粥的学问
10.饮茶的利弊
11.午后适当饮酒有利于疏通血脉
12.吸烟危害大
13.饮食习惯各有不同,适合自己就好
14.提倡蒸食
15.米是人体精气之源
16.食不必精,称意就好

第七章 散步导引运动养生
【散步】1.即使在室内也应时时缓步
2.饭后散步好处多
3.散步时最好不说话
4.老人散步应量力而行
【导引】
1.老人不妨学一点导引术
2.卧功——仰卧练腰腿
3.立功——站立练腿臂
4.坐功——巧练耳目动腰身

第八章 防疾慎药智慧养生
【防疾】
1.视听有度,避免过劳
2.老年人性生活应遵从自然之道
3.不要让背部受风
4.夏季应防暑气
5.饭后不宜急走
6.要学会顺应天地四时
7.防病就在生活点滴中
【慎药】
1.小病可用饮食来调理
2.如何用好人参
3.对自己的身体应做一个有心人
4.用药一定要慎重
5.调理好饮食起居胜过服长生药
6.老年人如何调理脾胃
7.内心淡定是一副良药
8.长生不可尽信药

第九章 穿衣戴帽服饰养生
【杖】
1.拐杖是老年人的好帮手
2.拐杖的选择
【衣】
1.衣不必华,适体就好
2.依据天时随时增减衣服
3.备件“背搭”护胸背
4.姜汁浸衣可治风湿、寒嗽
【帽】
1.皮帽不可轻易戴
2.要想不受风,护住风门和肺俞
3.春秋两季可戴空顶帽
【带】
1.老人系腰带不宜太紧
2.腰带佩囊中的生活细节
【袜】
1.膝部要保暖,袜口宜宽松
2.双脚四季都应暖
3.药袜可治病
【鞋】
1.好鞋好在“鞋底”
2.外出鞋宜紧,居家鞋宜宽
3.冬鞋宽大保暖,夏鞋轻便防潮
4.老人居家最宜穿布鞋

第十章 卧房杂器环境养生
【卧房】
1.卧房宜静宜简,对外联系应通畅
2.卧室冬防寒夏防暑的妙招
3.卧室的光线以柔和为佳
4.做好卧室的保温层
5.卧室一定要防潮
【床】
1.一张好床对老人十分重要
2.如何让床避开湿气
3.床的冷暖
【帐】
1.驱蚊首选用蚊帐
2.如何用植物驱蚊
【枕】
1.枕头的高低与长短
2.枕头的填充物
3.别忘了耳枕、膝枕
【席】
1.席子不可长时间铺
2.老人适合用温和柔软的席子
3.席子的清洁与保养
【被】
1.被子保暖一定要宽大
2.什么质地的被子保暖
3.夜半天凉要添被
【褥】
1.贴身的褥子每年应换新絮
2.褥子要常晒
3.夏天用什么褥子
4.铺毡子可防湿气上身
【便器】
1.老年人便器不可或缺
2.大小便与排气均不可忍
3.如何通利小便
4.观二便可了解健康状况
【杂器】
1.眼镜
2.按摩器具
3.痰盂
4.取暖和降温器具
5.饮食小器具
6.拂尘
【书室】
1.书室的光线要明暗适度
2.书室要防风
3.书室应清新卫生
4.书室要防湿
5.书室的窗户
【书几】
1.书桌实用就好
2.书桌以香楠木品质最佳
3.书桌面冬夏冷暖要适宜
4.书桌摆放的位置
5.书桌下设个滚脚凳
【坐榻】
1.老人书房常用的椅子
2.要防椅子后面的风
3.解决冬季椅子冷的方法

第十一章 水米火候粥食养生
1.粥最宜人
2.择米第一
3.择水第二
4.火候第三
5.食候第四
附录
上品三十六
中品二十七
下品三十七

前言/序言


《古风养生:承古启今的长寿智慧》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从未停止。当浮躁的现代养生术充斥市场,我们不禁回望那些流传千年的古老智慧。那些古籍中蕴含的,不仅是简单的方法,更是对生命规律的深刻洞察,对身心和谐的极致追求。本书《古风养生:承古启今的长寿智慧》,便是这样一本拾遗求真的著作,它不落俗套,不追逐潮流,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经过岁月洗礼,依然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东方养生精粹。 本书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对古籍的简单复述,而是对古人养生理念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解读。我们相信,真正的养生之道,是根植于自然、顺应天时的。因此,《古风养生》将带领读者一同走进一个古老而深邃的养生世界,去探寻那些被时光掩埋,却历久弥新的长寿秘诀。 第一篇: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生命哲学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古人对“天人合一”的深刻理解,是他们养生智慧的基石。本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四时养生,顺应节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我们将详细解析不同季节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每个季节采取最适宜的起居、饮食和运动方式。例如,春天如何调养肝脏,安抚初生的阳气;夏天如何清心泻火,养护心神;秋天如何润肺滋燥,应对肃杀之气;冬天如何闭藏养精,为来年积蓄能量。我们还将探讨如何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调整作息,做到“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环境对身体的干扰,保持内在的平衡。 五行平衡,调和五脏: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相生相克关系,不仅影响着自然界的万物,也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五行与五脏(肝、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情志、运动等方式,调和五行,平衡五脏,达到“脏腑协调,气血充盈”的健康状态。例如,肝属木,与春季相应,肝气舒畅则精神愉悦;心属火,与夏季相应,心火亢盛则易烦躁不安。了解这些内在联系,能帮助读者从根本上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做到“见微知著”,在细微之处呵护生命。 七情六欲,情志养生: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不良情绪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句古训至今仍发人深省。本篇将详细探讨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对人体气血的影响,并提供具体的情志调节方法,如通过冥想、观照内心、培养积极心态、适度宣泄等,帮助读者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的平和与愉悦,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最高养生境界。我们将强调,真正的养生,不仅仅是身体的保养,更是心灵的安宁。 第二篇:食养之道——舌尖上的健康密码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养生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书将回归饮食的本质,探寻那些被遗忘的、纯粹的食养智慧。 谷食为本,五谷的营养密码: 在现代精加工食品泛滥的今天,我们容易忽视最朴素的谷物所蕴含的生命能量。我们将详细介绍五谷杂粮(稻、黍、稷、麦、菽)的营养价值,以及它们对人体不同脏腑的滋养作用。例如,大米益气养阴,小米健脾和胃,黑豆补肾益精。我们将引导读者重新认识这些“老朋友”,学习如何科学地搭配和烹饪谷物,使其成为餐桌上的健康基石。 药食同源,顺势而为的饮食调理: “药食同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许多我们日常食用的食材,同时也是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药物”。本篇将精选一系列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如生姜、大枣、枸杞、山药、百合等,详细介绍它们的性味、功效以及适合食用的季节和人群。我们将提供具体的食谱建议,教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特点,灵活运用这些食材,达到“食补胜于药补”的理想效果。例如,冬天适宜用羊肉、生姜来温补;夏天可用绿豆、冬瓜来清热解暑。 清淡适度,少食的智慧: “饮食有节,食宜清淡”,这句古训蕴含着深刻的健康道理。本篇将探讨过度饮食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少食”的养生益处。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来减轻脾胃的负担,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我们还将分享古人关于“吃饭七分饱”的经验,以及如何通过细嚼慢咽来更好地吸收营养,避免食物对消化系统的过度消耗。 第三篇: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的生命艺术 养生之道,离不开形体与精神的共同修养。动,是生命活力的体现;静,是生命潜能的积淀。 吐纳养生,呼吸的力量: 呼吸是生命最基础的能量交换方式。古人通过各种呼吸锻炼方法,如导引、太极、八段锦等,来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本篇将详细介绍几种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并阐述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将强调呼吸的深度、频率以及气息的运用,帮助读者通过“以鼻吸,以口呼”或“鼻吸鼻呼”等不同的呼吸技巧,达到清心宁神、疏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导引伸展,形体的舒展之美: 身体的僵硬和不适,往往是疾病的根源。古老的导引术,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配合呼吸吐纳,达到舒展筋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本篇将精选几种适合现代人练习的导引动作,如“熊经鸟伸”、“猿伸”、“引体向上”等,并配以图文并茂的讲解,指导读者在家中也能轻松练习,改善身体柔韧性,缓解颈肩腰背的疼痛,促进全身气血的畅通。 静坐冥想,内观的宁静之道: 在喧嚣的世界里,寻得内心的宁静尤为不易。静坐冥想,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法门。本篇将引导读者进入静坐的世界,学习如何调整坐姿,放松身心,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或身体的感觉,从而达到清空杂念、平复心绪、增强专注力的效果。我们将探讨静坐对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升精神境界的积极作用,帮助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第四篇:长寿的艺术——历久弥新的生活智慧 除了以上具体的养生方法,长寿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融贯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智慧。 起居有常,顺时而动: 规律的作息是身体健康的基石。本篇将重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强调规律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日夜变化调整自己的起居时间。我们将探讨“早睡早起”的益处,以及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劳逸结合,动静相宜: 任何事情过度都会适得其反。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劳逸结合,才能维持身体和精神的平衡。我们将探讨如何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并倡导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放松身心的活动,让生命充满活力而不失安详。 知足常乐,心态的年轻密码: 心态决定寿命。古人早已认识到,知足常乐,乐观豁达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本篇将探讨积极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感恩之心、放下执念,以一种平和、包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不如意。我们将通过分享古人关于“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故事,来启迪读者,让心灵也一同年轻,从而更好地享受生命。 《古风养生:承古启今的长寿智慧》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养生指南。它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贴近生活,引导读者在日常的点滴中,感悟古人的智慧,实践健康的理念。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您将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发现那些被遗忘的、简单却有效的养生秘诀,从而开启一段更加健康、充实、和谐的长寿人生。这本书,是献给所有追求生命品质,渴望活得更久、更好的人们的礼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引人深思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在面对人生课题时。这本书的名字——《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就让我立刻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它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健康养生的手册,而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和智慧的启迪之作。作者巧妙地将“老老恒言”中的精神内核提炼出来,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力,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长寿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命境界的体现。它引导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人生,去理解生命的周期,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长寿之道”。那些关于“知足常乐”、“顺应自然”的阐述,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幸福”和“长寿”的定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富养,让我在物质之外,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从容。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作为一名正在步入中年,并开始认真思考未来养老问题的人,我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总是充满了好奇。我之所以被这个书名吸引,是因为它承诺了一个“有方”的解决方案,并且将目光投向了“长寿之道”。“老老恒言”这个词组暗示着这本书可能会追溯古代的智慧,或者是以一种恒久不变的、深刻的道理来解读长寿的秘诀。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超越当前流行养生观点的、更加本质性的、甚至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指导。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提前规划,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身心健康,以及如何让晚年生活充满意义和尊严的深刻洞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准备,我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和智慧的传承。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有潜力提供这样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解读,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技巧。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内心深处关于“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品质的长寿”的疑问。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时,我心里其实带着一丝忐忑,担心它会是那种枯燥乏味、充斥着古代典籍晦涩文字的读物。然而,令我意外的是,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他并非简单地堆砌古籍,而是将“老老恒言”中的智慧提炼出来,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并结合当下的生活情境进行阐释。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再仅仅关注生理上的健康,而是将目光延伸到了心理、精神乃至社会层面的和谐。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晚年生活的尊重,让我深受感动。他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种平和而坚定的指引,告诉我们如何去拥抱生命的不同阶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心境”的部分,它深刻地揭示了保持乐观、豁达心态对于长寿的重要性,这远比任何保健品都来得有效。这本书的文字流畅且充满智慧,读起来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娓娓道来,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养老”并非仅仅是物质的储备,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度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持续实现。这本书的标题《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恰恰触及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谈论“如何活得更久”,更是在探讨“如何活得更好”。它从“老老恒言”这一富有历史积淀的视角出发,巧妙地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融合。书中对于“恒”的解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浮躁和急躁,意识到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沉淀。那种追求长寿而忽视生活品质的观念,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得到了颠覆。我开始明白,真正的长寿之道,在于内心的平静、精神的富足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有方”,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活智慧,而非外在的技巧。它引导我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生命细节,让我对未来的养老生活充满了积极的憧憬。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生活充满热情、同时也对未来有所规划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深刻见解和实际指导的书籍。《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独特价值。这本书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另辟蹊径,将目光聚焦于“老老恒言”这一历史悠久的智慧宝库。我非常欣赏作者的笔触,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亲和力。书中对于“恒”的阐述,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稳定的生活节奏。它不仅仅是在讲“如何活得久”,更是在讲“如何活得有质量、有意义”。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身体健康的一些启示,更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升华。它引导我去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去拥抱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长寿之道”。这种“有方”,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一种从容而优雅地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

评分

给同事买的,同事评价很好!比书店还便宜!

评分

东西不错,挺好的,老婆买的。

评分

书不错,和期望的一样。

评分

书是人类智慧的积累,保健必备。

评分

送老人的养生书,赞,满意

评分

书很好,派送人员 服务很好

评分

这本书很好,耿主任把养生经验融入这本书内,值得看。

评分

很好,以后还会再买。'

评分

这是送给奶奶的,图文并茂,很适合老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