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美)施罗伍 (美)格利森 著作 定 价:49.9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01日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0039077 《教师手册:外语教学语境化》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外国语言文字系主任judith l.shrum和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的eileen w.glisan合作,为初上讲台的教师、已有一定教学经验但仍希望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教师以及那些离开过教学岗位一段时间后又重返课堂的教师撰写而成。1996年,美国出台了由**多语种外语教师协会制订的《全美外语教育国家标准》(the standards for foreigh language 等
●导读
●CREDITS
●ACKNOWLEDGMENTS
●Preface
●CHAPTER1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CONTESTUALIZED INPUT,OUTPUT,AND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CHAPTER2 CONTEXTUALIZING LANGUAGE INSTRUCTION TO ADDRESS GOALS OF THE STANDARDS FOR FOREIGH LANGUAGE LEARNING
●CHAPTER3 ORGANIZING CONTENT AND PLANNING FOR INTEGRATED LANGUAGE INSTRUCTIN
●CHAPTER4 CONNECTING LANGUAGE LEARNING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
●CHAPTER5 INTEGRATING LANGUAGE STUDY IN THE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CHAPTER6 USING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DEVELOP INTERPRETIVE SKILLS
●CHAPTER7 USING A STROY-BASED APPROACH TO TEACH GRAMMAR
●CHAPTER8 DEVELOPING ORAL INTERPERSONAL AND PRESENTATIONAL
●CHAPTER9 DEVELOPING WRITTEN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MODES
●CHAPTER10 ADDRESSING STUDENT DIVERS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HAPTER11 ASSESSING LANGUAGE PERFORMANCE IN CONTEXT
●CHAPTER12 USING TECHNOLOGY TO CONTEXTUALIZE AND INTEGRATE LANGUAGE INSTRUCTION
●APPENDICES
● 内容简介
“汤姆森英语教师丛书”精选自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设计的多套论著和教程,均为当代语言教育领域的力作。由当今靠前语言教育界的很好不错人士编著,并由靠前英语教育界专家学者撰写导读。本丛书19个选题都是目前英语教师需要了解的课题,可用作英语教师专业化教育与发展和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并可供在职大、中学英语教师和语言教育研究者使用。
语言教学的艺术:在真实情境中点燃学习之火 对于每一位怀揣教育理想、致力于点亮学生语言学习之路的教师而言,如何让外语教学摆脱枯燥乏味的模式,真正触及学习者的内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语言,成为一项至关重要且充满挑战的课题。本书旨在深入探讨“语境化”这一外语教学的核心理念,提供一套系统而富有启发性的方法论,帮助教师们构筑起一个生动、真实、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实现对外语的真正掌握。 语境化:超越形式,触及灵魂的学习之道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孤立的词汇、语法规则的讲解与记忆。这种“脱离语境”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但却难以让他们在真实的交流场合中自如地运用所学。学生们可能在课堂上对语法规则了如指掌,一旦置身于实际对话,却常常感到词穷意尽,不知如何表达。这便是因为语言不仅仅是符号的组合,更是承载着文化、情感、思想的载体,而这些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 本书的核心在于“语境化”。我们所强调的语境化,并非简单的在课文后面附加几个练习题,而是将语言的学习深度嵌入到真实或模拟的现实情境中。这意味着,教师需要跳出教材的限制,将语言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社会文化、职业发展等紧密联系起来。学习不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表达观点、参与互动的过程。当学生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需要用到某个词汇或语法结构,他们会更容易理解这个词汇或结构的意义和用法,也更倾向于主动去学习和记忆。 为何语境化如此重要? 1. 提升学习动机与参与度: 当学生能够看到所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他们会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语境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谈判、项目展示等,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 促进语言的内化与迁移: 孤立的语言知识难以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有效的连接,也难以迁移到实际运用中。语境化的学习,通过反复在不同情境下练习和运用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并能够灵活地迁移到新的语境中。 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境化的教学,必然会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通过在模拟的跨文化情境中进行练习,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跨文化意识,学习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误解和冲突。 4. 发展解决问题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许多语境化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特定的任务或问题展开。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 5. 增强语言的准确性与流利度: 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学生会更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他们会意识到,只有语言准确、表达流畅,才能有效地传达信息,达成交流目的。教师的反馈和指导,也更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升表达水平。 语境化的核心要素与实现路径 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阐释语境化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 理解与建构真实语境 挖掘学习者的语境: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兴趣、学习背景、未来需求等,以此为基础,设计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大学生,可以设计模拟求职面试、学术研讨的场景;针对职场人士,可以模拟商务谈判、客户沟通的场景。 创设模拟语境: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在课堂中模拟真实世界的场景。这包括但不限于: 角色扮演 (Role-playing):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预设的情境中进行对话和互动,例如在餐厅点餐、问路、咨询信息、处理投诉等。 情景剧表演 (Skits): 设计简短的戏剧脚本,让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通过戏剧化的方式感受语言在特定情境下的运用。 模拟会议/辩论 (Simulated Meetings/Debates): 针对某个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会议发言或辩论,要求他们用外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的反驳和回应。 游戏化活动 (Gamified Activities): 将语言学习融入到游戏之中,如寻宝游戏、解谜游戏、桌面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语言。 利用真实语境资源: 将课堂延伸到真实世界。 实地考察/参观 (Field Trips/Excursions):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商店、旅游景点等,引导他们观察、记录,并用所学语言进行描述和交流。 邀请嘉宾 (Guest Speakers): 邀请母语者或在该语言领域有经验的人士来课堂分享,让学生有机会与真实的使用者交流。 参与社区活动 (Community Engagement): 鼓励学生参与与外语相关的社区活动,如语言角、文化交流活动等,拓展他们的语言运用空间。 利用真实文本与媒体 (Authentic Texts and Media): 引入报纸、杂志、电影、歌曲、播客、社交媒体内容等,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使用。 二、 整合语言要素于语境之中 词汇教学的语境化: 告别孤立的词汇表。将词汇置于句子、段落、对话、情境中进行学习。通过故事、图片、视频、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用法和搭配。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语言运用中主动使用新学的词汇,并在使用中巩固记忆。 语法教学的语境化: 语法是语言的骨架,但骨架也需要血肉填充。将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例如,教授过去时态时,可以让他们讲述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教授条件句时,可以设计“如果你中了彩票会做什么”的讨论。通过在真实语境中的操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法规则的逻辑和应用。 语音语调的语境化: 语音语调是语言的灵魂。在语境中练习发音和语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自然节奏和情感色彩。通过模仿电影片段、歌曲、对话等,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纠正。 三、 设计与实施语境化教学活动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TBLT): 以完成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为核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任务的难度应循序渐进,既能挑战学生,又能让他们有成就感。 项目式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 - PBL): 将学习内容整合到一个长期性的项目中,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完成项目。例如,创建一个关于目标语言国家的旅游宣传册,制作一个介绍本国文化的短视频等。 问题导向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 PBL): 将学习置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主动探究、分析问题,并运用语言来寻求解决方案。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并通过交流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差异化教学: 语境化的教学活动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提供不同的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长。 四、 评估与反馈的语境化 形成性评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倾听他们的交流、批阅他们的口头和书面作品,及时给予反馈。反馈应具体、有建设性,并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表现性评估: 评估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例如,通过角色扮演、项目展示、口头报告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口语和综合运用能力。 自我评估与同伴评估: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并学会给予同伴建设性的反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角色转型: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促进者 在语境化教学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者成长的促进者。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丰富的创造力以及深厚的教育智慧,才能有效地驾驭语境化的教学。 结语 语言学习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通过将外语教学深深地植根于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境之中,我们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语言的魅力,最终成为自信而有能力的跨文化交流者。本书希望为广大外语教师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实践指导,共同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语言教学之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境化的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