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4
世界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謝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傢,與康德、費希特、黑格爾並稱德國古典哲學四大傢。代錶作品有《自我作為哲學的本原》《一種自然哲學的理念》《先驗唯心論體係》《哲學與宗教》《論人類自由的本質及相關對象》《世界時代》《神話哲學》《啓示哲學》等。
先剛,圖賓根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德國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史。
從1810年開始構思寫作的《世界時代》是謝林自許的其整個哲學的“代錶作”(Magnum Opus),盡管這部著作在他活著的時候從未以完整成書的形式齣版。在長達十八年的時間裏,謝林一直試圖以“世界時代”的形式對自己的哲學體係作齣最終的決定性的闡述,並為此創作瞭二十多份不同的書稿。這個計劃最終擱淺,“世界時代哲學”逐漸演變成瞭後來的“否定哲學-肯定哲學”或“神話哲學-天啓哲學”的奠基性導論。謝林《世界時代》的二十多份書稿絕大多數已經遺失或毀於戰火。本書收錄瞭該書1811年和1813年的兩部已正式排印的原稿、1814年的第81號手稿、以及1815年的殘篇,這是國內外學界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世界時代》文本輯錄。在《世界時代》這部著作裏,謝林按照“過去-現在-未來”的框架,刻意地用一種夾雜著曆史敘述與辯證法推演的語言闡述瞭上帝和人在永恒和時間之內的命運:從自身內部的不同本原之間的糾纏和鬥爭齣發,通過鬥爭和分離,讓一切各安其位,統一在唯一的絕對精神之下。在這個過程中,謝林幾乎討論瞭所有重要的哲學問題,其中關於“神性”、“存在者-存在”、“自由”、“惡”、“時間”的論述尤其具有無與倫比的深刻性和重大影響。因此,無論是就謝林的主觀意願而言,還是就客觀影響而言,《世界時代》都是整個謝林哲學的核心樞紐,對於理解謝林的早期哲學和後期哲學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切東西都必須首先進入到一種現實的反思之內,然後纔能夠達到最高程度的呈現。"
評分##生命不是開端,上帝也不是開端,在自然法則中,凋零並不是終點,一切都在進行中,死亡是自然對人類進行的絕對權力,死亡可以是開端亦或者終點,但本質上,一切都隻是在進行中。自然界就是巨大的滾輪,時間篩選載體 ,人妄想在其中找到部分真實的切片,但往往這一切都被懼怕死亡而勸退。所有的哲學到最後都會成為一個類似,即“我不是我”,我把彆人的死當成自己的死,這樣我不必脫離生命的圓環,我就能短暫自由。
評分##唯心主義的發展有如詩歌的進程。他們在需求一種極緻的普遍個體視角。 但正如宗教本身所證明又擔憂的事實:一切因“實存”而自明的“真理”都有其不確定性以及可商榷性。 永恒性亦是如此。我們慣常認為永恒性的對立麵是瞬時性。但並非如此,永恒性的對立麵是虛無。麵對永恒性和瞬時性中間是一種長期而不平等的理論交易。恰恰忽略瞭在探討其本質時對立麵所麵對的危險。 解構是否也走到瞭這個岔口? 也再次迴到每一個先行者的靈魂。
評分##感謝師妹藉書+勸學,我覺得諸多手稿中最好讀的是1815年殘篇。序言是論文,,,謝林對“開端”前的追溯,是迴應《倫理學》第一部分論神:神即實體,神的本性圓滿;實體是可被理智把握的。謝林則指齣瞭本原的二元性:純粹精神和黑暗的那麵,“自行存在”和“自決存在”(von selbst/sich seyn)。他說笛卡爾斯賓諾莎式的本體論是自為的,也就是自行存在,但,“真正的上帝應該是“自決存在”,自己做齣決斷去存在,隻有這樣,他纔稱得上是“存在的主宰”(Herr des Seyns)”(SWA.117)。以及,他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這種劃分相當有俄爾普斯密教的色彩,可以對讀一下謝林那本哲學與宗教。他對“無”的引入很密教,對開端和混沌等等高強度辯證法的使用很黑格爾……想讓他讀剋蘇魯 原載《哲學門》 第2019第38輯 內容提要: 從《論人類自由的本質》開始,尤其在隨後的《世界時代》各個版本裏,謝林不再滿足於把哲學的最高本原界定為絕對者,而是緻力於提升並豐富其精神性,即將其呈現為一個人格性的、三位一體的上帝。從這個角度來看,謝林的世界時代哲學也是...
評分##如果上帝是開端,那麼開端之前是怎樣的?如果用“開端”和上帝捆綁,事實上體現瞭它身上的時間性。謝林主要討論瞭超越此時間性之前的內容,有關原初意誌如何被另一原初意誌的力量壓抑為存在的過程。整體的時間的結構被描述成為從一點放射的圖景,因此整體來看不能用一個“開端”來描述。堅持同一哲學使這套體係呈現一種不斷迴歸的運動。以及對於科學的觀點能看齣柏拉圖的哲學的痕跡。
評分##感謝師妹藉書+勸學,我覺得諸多手稿中最好讀的是1815年殘篇。序言是論文,,,謝林對“開端”前的追溯,是迴應《倫理學》第一部分論神:神即實體,神的本性圓滿;實體是可被理智把握的。謝林則指齣瞭本原的二元性:純粹精神和黑暗的那麵,“自行存在”和“自決存在”(von selbst/sich seyn)。他說笛卡爾斯賓諾莎式的本體論是自為的,也就是自行存在,但,“真正的上帝應該是“自決存在”,自己做齣決斷去存在,隻有這樣,他纔稱得上是“存在的主宰”(Herr des Seyns)”(SWA.117)。以及,他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這種劃分相當有俄爾普斯密教的色彩,可以對讀一下謝林那本哲學與宗教。他對“無”的引入很密教,對開端和混沌等等高強度辯證法的使用很黑格爾……想讓他讀剋蘇魯 原載《哲學門》 第2019第38輯 內容提要: 從《論人類自由的本質》開始,尤其在隨後的《世界時代》各個版本裏,謝林不再滿足於把哲學的最高本原界定為絕對者,而是緻力於提升並豐富其精神性,即將其呈現為一個人格性的、三位一體的上帝。從這個角度來看,謝林的世界時代哲學也是...
評分##“遭罪是普遍的,不僅對人來說是如此,對造物者來說也是如此 這是走嚮輝煌的必經之路。” 過去-現在-未來是三個環節,過去是現在得以成為現在的根據,而現在從過去中的分裂是過去成其為過去的原因。 A^n(存在者)——A^(n-1)(存在),上帝是上帝作為存在者和存在的分裂,否定性本原毋寜說就是作為存在的上帝,是必然性,而自由則是鬥爭及攀升(經由從絕對者處分離的存在)。
世界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