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现象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早期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以知觉为出发点,以身体主体为核心,从自我的时间性存在、领会他者存在的过程,他者意识的可能性和途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现象学关注的基本问题,极大地推进了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运动。
##(当我注视那盏放在我桌子上的灯时,我不仅把从我的位置可见的那些性质,而且还有壁炉、墙 、桌子能够“看到”的那些性质赋予它;我的灯背面无非是它“展示” 给壁炉的那一面。因此,只要各种客体构成为一个系统或一个世界,只要它们中的每一个能够将围绕它的其他客体作为它的那些隐藏面的旁观者和作为它们的持久性之保证来安排,我就能够看一个客体。我对一个客体的任何看都立即在被理解为共存者的全部世界客体之间重复进行,因为它们中的每一个就是其他客体从它那里“看到”的一切 。)觉得这段话就很贴合绘画经验,也有点世界之肉的意思,很喜欢。
评分##过于晦涩难懂,劝退了
评分##身体更重要的角色是一个人存在于世界中,在世界里出场的独特方式,是人与世界联系的枢纽,是他认识世界的坐标轴原点。
评分##10.31,当当。
评分##这版总的来说译得很不错 有些术语感觉还可以再斟酌
评分##知觉在被理解为一种意识或综合能力、感性接受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在一个身体格式塔的层面的得到理解。强调肉身化的此在经由“知觉”恢复与现象场之间的原初联系,身体·主体与世界处于一种深层次的含混状态之中。理智直观到原初知觉科学是程式化的,只有知觉才会让我们领会到真正的世界。受格式塔心理学影响,提出了“身体图式”概念,即身体·主体的和谐一致。身体的意向性是一种整全的意向性,指身体·主体向着对象世界的完全沉入。梅洛·庞蒂希望恢复我们对于现象场原初经验的知觉性的、艺术(感性)感知,与被科学所中介的、对于世界的结构化的派生把握相对;认为在意识的松弛与断裂中,反而能发现知觉经验的本真性。一切表达的基础是知觉,而知觉本身已经是一种原始的表达,我们的身体的任何使用就已经是原始的表达,身体经验显然是更为原始的结构。
评分##庞蒂真正做到了把复杂问题讲得简易,通篇都在对胡塞尔原本晦涩的概念进行一种较为通俗化的表达。尽管哲学这种对话最重要的是将所有认知运用到本身上,但他仍把现象学明显区别出一般的内省哲学,创造出不受制于固有情境的先验沉思。正式通过种种“透视”来感知柏格森提出的种种理念。而对具体病例的分析则更加巧妙地将超越表象直达本质的存在主义桥梁搭建完好,升华了知觉所能引发的各种感觉,并令其达到一种可以适用于诠释几乎与所有空间整体统一的相通。实在的感知实际得到的是完整的世界,属于观看者的环境唯有被赋予意义,才能将知觉与记忆引向不在时间内的“超存在”,不管通过普遍性还是内在起源性来分析艺术品,最终的归途皆为将各种自我确定的矛盾归还给自由,应该重新学会的还是如何克服普遍存在着的对立,重返能够客观看待世界的主观世界。
评分##过于晦涩难懂,劝退了
评分##这版总的来说译得很不错 有些术语感觉还可以再斟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