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轉型》是英國學者巴裏·布贊和喬治·勞森的學術專著,該書於2015年由劍橋大學齣版社齣版,收錄在“劍橋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係列叢書中。這是一本關於世界曆史的圖書,書中重點關注和分析瞭影響現代國際關係形成的“漫長的19世紀”(1776-1914年)這一時期。本書指齣,“漫長的19世紀”是一個由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全方位構成的時期,它重塑瞭國內社會和國際社會,19世紀以來推動全球發展的動力和衝突推動當代國際關係的持續和演進。現有的世界曆史和國際關係類書籍都未能充分記錄這種全球轉型的規模和影響,然而,正是這些多重變革為現代國際關係提供瞭物質和思想基礎。本書以全球轉型為國際關係的起點,重新定位國際關係學科的根基,並確立理解和教授世界曆史與國際關係之間關係的新途徑。
##寫太好瞭!本來在參考書目裏看到吉爾羅伊和杜波依斯已然覺得很驚喜(詫),今天看最後一章時,又無意間瞥到巴特勒的gender trouble。白男身份的privilege check不時流露行間,對國際關係語境下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討論也很到位,吐槽國際關係學美式科學化所帶來的學科汙染更是深得我心。迫於論文壓力同時翻瞭好幾本專業書(終於!),這本是我目前讀到的最舒服的。果然沒有爹味兒的書/國際關係纔更可能成為好書/國際關係,相較之下,瀋逸之流更顯形神猥瑣、登不上颱麵!嘖!
評分##相當不錯的視角;塑造我們時代的巨變實際上早已開始
評分##此現代性非彼現代性,指針迴撥,從十九世紀開始,“漫長的”曙光,剛剛開始升溫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探究結構性調節因素對國際結構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轉型的影響,理性國傢、意識形態和工業化隻是框架,全書看下來軍事技術算是一個核心觀點。很好奇中心化到去中心化有沒有明確的時間點,也許是embedded capitalism衰落和亞洲四小龍崛起的那幾年吧。經濟上的中心—邊緣區分倒是像普雷維什一樣涉及瞭國內經濟結構,但是布贊的多方麵考慮顯然更閤理。我認為觀念結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發揮決定和區隔作用,這就是Global IR的科學性所在。
評分##相當不錯的視角;塑造我們時代的巨變實際上早已開始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