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需要为孩子在成功和满足感之间做取舍,因为他们可以拥有全部。
——黛安娜·塔文纳
2001年,高中老师塔文纳发现,社会需要一个系统来筛选出谁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学校便成为这样的平台。而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高中毕业意味着什么,除了拼搏学业成绩之外,没有人真正为步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
正当她感慨无力改变军备竞赛式的教育体制时,她发现自己做妈妈了,而“9·11”事件的爆发,让她开始思考,等待着她的孩子的会是一个怎样不确定的世界。
她决定做一些对孩子的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她选择了教育。
萨米特中学就这样从无到有创办起来,六年后,它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班。这里既有来自吸毒家庭、父母双双入狱的不幸女孩,也有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家庭的天才少年。在这所充满奇迹的学校,无论什么家庭背景的孩子,都学会了宝贵的自我认知,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反思问题的能力,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知道未来的目标,以及如何为过上有经济保障的充足而有意义的生活做准备。
走进这所学校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走向,改变高度。
萨米特的毕业典礼,没有优秀学生的演讲,没有校长的冗长发言,学生们由对他们最重要的人(通常是父母)陪同进入礼堂,就像父亲挽着女儿走上婚礼的红毯。和萨米特的教育理念一样,这场典礼要让每个孩子都被看到,保证每个孩子都成功。
而每位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台下看那个即将开启新旅程的年轻人自信地说:
“我准备好了!”
##这简直是一场革命,非常感动有这样的教育机会给到更多的人
评分##想要解决美国教育的问题,塔文纳要做的不是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修修补补,而是重新设计一所更适应当下环境的学校。 理想的教育不应该有帮助应试和培养素质的区分。教育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长大成人是我们的必修课。它不应该是一道窄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它应该是一个路口,孩子们可以手拉手一起走到这里,面前是宽广的天地。
评分##本书的作者,也是美国 Summit 中学的创始人和校长,讲述了从一无所有到创办一所与现行体制不同却非常成功的学校的经历。无论中美,大的教育环境都是淘汰驱动的,是否只有虎爸鸡娃这一条路?(显然不是),是否只有学区房这一种通向快乐且充实人生的门票?(也并不是)。那么,重点应该是:如何把教育目标的优先级想清楚且落实于为人父母的养育行动,这本书给了很多的启示和指示。
评分###book21-2《准备》樊登推荐的读物,给五分主要因为实践+力量。主人公本人生活的家暴环境和杀人犯父亲对故事本身是一种升华。三部分前面两个力量更足,第一个反思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设定,第二部分就当下工作中的考试、必修课、讲授为主和大量仿佛全部倒行逆施,虽然出发点是一样的。三个故事感动的眼泪打转转,翻译的忒好,很少遇到这么好的翻译作品。
评分##看过前半本,关于教育的书,开阔视野。以后再细看
评分###book21-2《准备》樊登推荐的读物,给五分主要因为实践+力量。主人公本人生活的家暴环境和杀人犯父亲对故事本身是一种升华。三部分前面两个力量更足,第一个反思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设定,第二部分就当下工作中的考试、必修课、讲授为主和大量仿佛全部倒行逆施,虽然出发点是一样的。三个故事感动的眼泪打转转,翻译的忒好,很少遇到这么好的翻译作品。
评分##盖茨推荐 讲得不仅仅是孩子,很多组织行为学上的内容,与团队协作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
评分##现在的教育体系是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工业化的社会产生流水线的教育系统。对于孩子来说,怎样在现有的环境里获得更多的自我成长空间,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作为一位每天苦恼于陪孩子写作业的新手爸爸不知该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去用更长的时间和耐心来持续探索答案。
评分##16#罗老师大半年前在工作圈里推荐的一本书,休假的这段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关于创新教育的实践经验讲解的非常详细,如果你的理想是建立一所以学生为核心的创新学校,这本书值得你认真品读一番: 一、首先总结下萨米特是如何让孩子做好准备的呢? 1. 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 2.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3.通过辅导进行反思 4.养成成功的习惯 5.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6.制定下一步明确的计划 二、作者每天是如何自省的? 自建校起,每天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是否想要在萨米特这样一所学校里上学? 2. 我是否想要在这样一所学校里教书? 3. 我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萨米特上学? 三、教育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 四、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