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迫者教育学(50周年纪念版)》介绍了保罗·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该理论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与觉悟的关系。
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解放既不是恩赐,也不是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过程。 另一方面,教育是以解放为目的的。弗莱雷批判当时社会的“储蓄式”教育把学生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无知者。他认为,学生“存储”教师“灌输”的知识越多,就越不能形成批判意识。弗莱雷提出,应该摈弃“储蓄式”教育,代之以“提问式”教育,以唤醒人们对世界问题的批判意识,鼓励人们不断反思自身的生存方式,进而把教师和学生从“驯化教育”中解放出来。
保罗·弗莱雷的思想充满了实践理性的张力,他认为,作为自由实践的教育学应该将理论与经验、历史与现实、思考与对话、批判与参与紧密结合,其最终目的是强化选择,改造现实。弗莱雷对成人文盲教育的诸多论述同样有助于其他领域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教育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今及以后的教育界认识都是难以回避的尖锐挑战。相信弗莱雷的思想会给予教育界及社会人士以有益的思考与启迪。
##对于压迫性结构的尝试了解,阅读的时候会代入很多最近大半年的体验——交工乐队和他们的创作、对女权主义的阅读以及相关朋友的交谈、经历的警察询问和粗暴解决方式,等等吧,结果让自己对很多行为或反应陷入了需要重启的状态。 比起对压迫方式的分析和解放教育学,对反压迫者在实践时可能落入的陷阱的警惕更是其价值所在,尤其是像弗莱雷所说的「左派里的宗派主义」,因为害怕于那个非常擅长收编的压迫性结构,总是想要去找那个所谓的“不那么容易被收编的”、“复杂的”、“考虑更多的”行动方案,但在这种近乎宿命论(觉得最终都会被收编)的害怕中,对那些可能看起来有些粗暴、直接、不顾一切的实践做出了同样过于偏激的评判。
评分##“伴随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弗莱雷一家担负不起在累西腓的住房费用,所以就搬到了萨乌德居民区的一间简朴的屋子里……当时,弗莱雷不得不直接面对一种叫生活的新教育形式——这种生活为残酷的制度所造就并维系,无情地使数百万巴西人沦为半公民和次人类”
评分##“伴随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弗莱雷一家担负不起在累西腓的住房费用,所以就搬到了萨乌德居民区的一间简朴的屋子里……当时,弗莱雷不得不直接面对一种叫生活的新教育形式——这种生活为残酷的制度所造就并维系,无情地使数百万巴西人沦为半公民和次人类” @2022-01-20 17:00:23
评分##【纸】态度激进,语言有力,但其实方法论并不多,只提了一些基于压迫现实的教育理念。但由于被压迫者的双重性(同时具有被压迫者和压迫者的特征),所谓屠龙者终成龙,我怀疑就现在的人性而言是否有实践其教育理念的可能,因教育者也扮演着压迫者而不自知,被压迫者能够自觉持续反抗的动力和能力又在被科技不断削弱。阅读感受一半振奋一半悲观。后附《当代学者访谈录》很好,算售后了~
评分##专业有用
评分##只有通过对话的形式被理解的东西才算是民主、自由和符合人性的,不然都是压迫行为。 对话还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当下的教育太缺少这种师生间的对话了。 本书的论述并不局限于情境,小到课堂对话,大到国家统一,压迫与被压迫,对话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评分##“伴随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弗莱雷一家担负不起在累西腓的住房费用,所以就搬到了萨乌德居民区的一间简朴的屋子里……当时,弗莱雷不得不直接面对一种叫生活的新教育形式——这种生活为残酷的制度所造就并维系,无情地使数百万巴西人沦为半公民和次人类”
评分##虽然教育学没收获很多,但关于革命倒是多了一点认识(bushi. 认真一点说的话,最大启发是之前很少思考的教育中应当存在的政治性反思。 作者的设想有些理想化,可以预见部分观点会被误用。但偏乌托邦式的革命幻想莫名激发了我对相关政治学著作的兴趣…… (除了马克思外,弗洛姆被cue最多,之前没系统读过弗洛姆,下个月可以安排上!)
评分##去年在《外国教育名著选读》课堂上选择了这本书作为pre的主题,后面还成功将课程论文发表,今晚重读,依然心潮澎湃。《被压迫者教育学》是一份披着教育学外衣的政治纲领,在“教育即解放”的主张下分化出“教学即对话”和“课程即主题”两个核心命题。压迫者由于压迫行径使自己非人性化;而被压迫者内化了压迫者的形象,受到自身“二重性”的限制,沦为“为他存在”。唯有激发被压迫者的批判性意识,借助“源自软弱的压迫者的力量”,才能实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共同解放。我很想继续阅读弗莱雷的其他著作,可惜一直买不到(台版)。另外,我注意到朗西埃“众智力皆平等”的主张构成了对批判教育学的批判,很有趣的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