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學史(第二捲)

清代詩學史(第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蔣寅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緒 論…………………………………………………………………………… 1
第一章 瀋德潛與詩歌正統的建構………………………………………… 57
第一節 瀋德潛詩學之形成及命名……………………………………… 57
第二節 瀋德潛詩學的文化品格………………………………………… 71
第三節 新格調論的理論內涵…………………………………………… 86
第四節 古典詩歌傳統最後的整體重塑………………………………… 101
第五節 瀋德潛的詩學成就及曆史地位………………………………… 128
第六節 瀋德潛門下的詩學……………………………………………… 139
第七節 格調詩學的真正傳人——喬億………………………………… 153
第二章 紀昀與試帖詩學的勃興…………………………………………… 166
第一節 功令試詩與試帖詩學的勃興…………………………………… 167
第二節 試律詩學的奠基人……………………………………………… 187
第三節 紀昀詩學的核心理念…………………………………………… 204
第四節 紀昀的詩歌批評業績…………………………………………… 222
第五節 紀昀與?四庫全書總目?的詩歌批評………………………… 240
第六節 後紀昀時代的試帖詩學………………………………………… 256
第三章 袁枚與性靈詩學的流行…………………………………………… 269
第一節 乾隆前期性靈思潮的萌動……………………………………… 269
第二節 袁枚性靈詩學的要義…………………………………………… 296
第三節 袁枚對女性詩歌的倡導………………………………………… 344
第四節 ?隨園詩話?的撰著方式及影響……………………………… 363
第五節 袁枚詩學的曆史意義及影響…………………………………… 383
第四章 性靈詩學思潮的迴響……………………………………………… 390
第一節 詩壇對性靈論的響應…………………………………………… 390
第二節 趙翼:唯新論的濫觴…………………………………………… 400
第三節 蔣士銓:和而不同的性靈論者………………………………… 425
第四節 李調元:性靈派的接受與傳播………………………………… 434
第五節 洪亮吉:提升當代詩歌批評的品位…………………………… 447
第六節 詩畫兼擅的方薰詩論…………………………………………… 467
第七節 乾隆朝性靈詩學的殿軍——吳文溥…………………………… 475
第八節 性靈詩學的理論收獲…………………………………………… 482
第五章 翁方綱的學人詩觀念……………………………………………… 523
第一節 翁方綱詩學的學術品格………………………………………… 526
第二節 肌理說:更迫近的文本觀察…………………………………… 553
第三節 對王漁洋詩學的接受與揚棄…………………………………… 566
第四節 翁方綱的詩歌批評……………………………………………… 586
第五節 翁方綱詩學的餘響……………………………………………… 594
第六章 桐城派的詩學建樹………………………………………………… 598
第一節 桐城詩學之命名與淵 ………………………………………… 598
第二節 桐城詩學大纛初 ……………………………………………… 605
第三節 由偏擅到兼長…………………………………………………… 621
第四節 桐城詩學的奠基人——姚鼐…………………………………… 634
第七章 高密詩派的詩學品格……………………………………………… 654
第一節 李氏昆季與高密詩派的興起…………………………………… 655
第二節 高密 “ 三李” 的詩學品格…………………………………… 672
第三節 高密詩學的意義與影響………………………………………… 696
附錄 論文初刊雜誌一 …………………………………………………… 703
引用書目……………………………………………………………………… 705
後 記………………………………………………………………………… 741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捲論述乾隆一朝詩學的流變,以詩壇對王漁洋神韻詩學的反撥與對葉燮詩學的接受為邏輯起點,按時序展開六十年間詩學思潮的更替和消長,依次論述瞭瀋德潛新格調詩學、紀曉嵐試帖詩學、袁枚性靈詩學、翁方綱學人詩學、桐城派詩學和高密派詩學的基本觀念、理論創新、批評成就及其交互影響,在學問·性情的衝突、融閤主題下辨認其主張的異同及對後來詩學的影響。全書秉持“進入過程”的學術理念,力求在曆時性的觀照中展開各派詩學的內部差異,使乾隆朝的詩學史在呈現其空前豐富性的同時,更顯齣清晰的脈絡和整體格局。總之,無論是對乾隆詩學的總體認知,還是對各傢詩學的具體闡釋和評價,本捲都提齣瞭不同於學界定論的全新論斷。

用戶評價

評分

##不知道是不是我錯覺,比第一捲好讀多瞭。

評分

評分

##既有詩學的關照,又有史的視野,還是很想和蔣老師做個博後

評分

##相對於第一捲的宏觀論述,第二捲更多是乾隆朝主流詩學觀點的闡發,蔣先生旁徵博引,學識深厚,雖時有新見,但是有的觀點繞來繞去,不夠清晰明瞭,更喜歡第一捲

評分

##蔣寅先生不愧為程門學者,兼之前期於清詩話考證頗下功夫,齣來的著作也論據牢靠,極多新見。

評分

##體量龐大,材料詳贍,以至於我隻能說是翻瞭一遍????印象比較深的是瀋德潛部分的詩歌傳統六次塑造、試貼詩學及性靈詩學的“切”、翁方綱學人詩學的“筍縫”、桐城詩學高密詩學對格調詩學及神韻詩學的繼承。基於原始文獻的問題意識、基於整體判斷的認知視角、基於詩歌學養的判斷能力,確實手眼不凡。

評分

評分

##蔣寅先生不愧為程門學者,兼之前期於清詩話考證頗下功夫,齣來的著作也論據牢靠,極多新見。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