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次獲諾貝爾文學奬提名,20世紀美國文學的代言人羅伯特·洛威爾,被譽為“我們時代的詩人曆史學傢”“美國最後一位廣受尊崇的公眾詩人”
◎ 《時代》雜誌封麵人物,被《紐約時報》稱贊“他改變瞭美國詩歌”,閱讀美國詩歌繞不開的大師
◎ 備受希尼、米沃什、布羅茨基、沃爾科特等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推崇,深刻影響畢肖普、普拉斯、默溫等詩人和當代英語詩歌的寫作潮流
◎ 2次普利策奬、1次美國國傢圖書奬、1次美國國傢書評人協會奬
◎ 辛波斯卡、鮑勃·迪倫譯者鬍桑翻譯,並作萬字導讀
◎ 權威選本,詳盡注解,作品首次結集引進國內
《生活研究》是凝結洛威爾畢生創作精華的詩歌選集,收入美國國傢圖書奬獲奬作品《生活研究》 、兩部普利策奬獲奬作品《威利老爺的城堡》《海豚》,以及《為聯邦軍陣亡將士而作》《日復一日》等覆蓋洛威爾整個創作生涯的多種詩集中的重要篇目,包括《臭鼬時光》《丹巴頓》《曆史》《中央公園》等膾炙人口的名篇。
*******************************************************
在我們偉大但艱辛的藝術傢手藝人中——亨利·詹姆斯和羅伯特·洛威爾——是美國文學的核心代言人。
——伊麗莎白·畢肖普(美國詩人)
洛威爾不僅努力使自己掌握古典的、英國的、歐陸的和美國的詩歌成規,而且轉嚮自己獨一無二的教義、祖譜和政治規則,超越同代人的最高水準。
——謝默斯·希尼(愛爾蘭詩人,1995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隻要是詩人,都強烈渴望確證自己的日常存在;隻要是詩人,就會格外歆羨能夠描繪日常事物的藝術傢。人人都想寫下每一天,否則一日終結之時,你的存在便瞭無意義……而正是洛威爾,習得瞭那種典型風格,找到瞭那種從技術上來講,可以書寫一切事物的形式。
——約瑟夫·布羅茨基(俄裔美國詩人,1987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他改變瞭美國詩歌。
——《紐約時報》
他那一代最好的美國詩人。
——《時代》雜誌
洛威爾的天纔和他對英語詩歌的不懈耕耘,以及其技藝的精湛,在某種程度上是20世紀其他詩人難以企及的;他的勇氣和真誠,更為整個詩歌世界帶來瞭全新的氣度和尊嚴。
——《紐約書評》
洛威爾是20世紀身處塔尖的那三四位美國詩人之一……與他同列的,是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傢:梅爾維爾和惠特曼,艾略特和弗羅斯特……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最喜歡1973年的詩集《曆史》中那些寫曆史人物的篇章。
評分##“一個虛無主義者想要生活於這般的世界,卻把永恒不變的群山凝視成瓦礫。”
評分##一本詩集,就是一個詩人的一生。鬍桑譯得仔細,先讀譯後記更有助於理解。最喜歡曆史和日復一日。另,浦睿這本書做得真好,柔軟乾淨輕便,可以隨時帶在身邊。還要再讀。
評分##很喜歡《臭鼬時刻》,前麵六節,寫人境的荒涼,與最後兩節寫臭鼬的昂揚生氣,形成鮮明的對比。《生活研究》這一係列,有我們熟悉的傢庭場景和生活細節,普通人的歡喜與煩惱,自由隨意,開“自白派”先河。其他詩集繼續“生活研究”,披露私人化的隱秘情感,掀動被貶抑的心靈的絕望反擊。這場詩歌的解放運動,既是文學的,也是社會化的。詩人們轉嚮自我的書寫,叩問內心,脫離規矩,追求個性,也因此,燃燒靈魂的能量,終至於以身為祭。金斯堡,普拉斯,等等,皆如是。
評分 評分##讀的時候經常有暈眩的感覺,縴細繚亂的詞藻,詩歌空間的不斷膨脹、模糊又冷卻,他使他的自我、他的生活史變得幽邃而繁茂,同時又明鑒鞦毫。
評分 評分##一個好的讀者應該盡可能搜集金薔薇的粉末,要麼讀得更好,要麼盡可能自己去寫,不做屠夫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