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夏季,欧洲战事已进行到关键时刻,西方盟国和苏联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对纳粹德国发起了战略性进攻。在东线,战线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长度超过2400千米(盟军的仅为不足1000千米)。从规模上看,苏军及其从事的交战令西线盟军相形见绌。更重要的是,苏军秉持着一种与西线盟军截然不同的作战理念,他们擅于达成欺骗和突然性,这个概念称作“马斯基罗夫卡”,在每一场军事行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军致力于发起高机动性的快速进攻,他们大量集中部队以期达成突破,从而为决定性战役机动创造条件;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歼灭敌有生力量,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书中的分析告诉我们,给盟军造成严重制约的诸多问题,基本上未对苏军造成影响,因而后者得以发展出更为激进的战役理念并坚决地予以贯彻。另外,本书还强调了持续不断地探寻、发展、实施战役和战术学说的重要性,当然,这种学说应当既适用于现代技术条件,又符合当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
##第四遍了
评分##相当不错的书籍,科普了苏军的战役学,同时也证明了德军为什么失败,德军的狂妄自大到了灭亡的时刻,仍然把苏军当成只靠数量取得优势的对手,其失败是必然的了,通过血淋淋的教训,苏军学会了战役法,并超过了德军,到了战争后期,越发得心应手的运用战役法,节约兵力,在关键地点对敌人进行致命的打击!马斯基罗夫卡因为德军的傲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句话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是真的对的,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视对手,顺便此书也打脸了一直谣传的苏军战术水平远不如德军的传说。
评分##阅后对东线战场的情况有另一层体会
评分##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很多人只看到苏联人前半句,忽视了后半句。
评分##德国没有战略家,或是专制限制了正确的战略决策,俄国专制制度动员能力惊人,用无数错误的代价获得经验教训,于是两个之间的碰撞造成了几千万人员死亡。
评分##战例写的最差,干巴巴,但是分析,尤其是和西线英美的对比,非常有趣。对现代的联系写的稍简单。好书,但是只能是深度军迷才适合。
评分##高度评价了苏联的战役法,苏联红军在血与火之中不断学习了战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盟军缺乏战役级学说和联合作战,采取的类似一战的宽大正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阅后对东线战场的情况有另一层体会
评分##相当不错的书籍,科普了苏军的战役学,同时也证明了德军为什么失败,德军的狂妄自大到了灭亡的时刻,仍然把苏军当成只靠数量取得优势的对手,其失败是必然的了,通过血淋淋的教训,苏军学会了战役法,并超过了德军,到了战争后期,越发得心应手的运用战役法,节约兵力,在关键地点对敌人进行致命的打击!马斯基罗夫卡因为德军的傲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句话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是真的对的,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视对手,顺便此书也打脸了一直谣传的苏军战术水平远不如德军的传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