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二十世纪的中心事件,参战国决策者的重大决定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命运。
大战前夕,希特勒认为,接下来的战争是有限的,很快就会结束,不会发生世界大战。因为英国太颓废,法国太堕落,美国太不感兴趣,苏联又与德国签订了“鲜血之盟”,哪个国家也不会为了波兰大动干戈……
英国和美国情报部门获悉德国计划1941年春天入侵苏联,并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莫斯科。不过斯大林不肯相信。随后,希特勒往苏联派了大约180个师的兵力。当斯大林得知侵略的消息后“精神崩溃”了,他整整11天没说一句话……
制定突袭珍珠港计划的人是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他认为日本打不赢美国,但日本政府打赌6个月时间足够了。在这段时间内,日本军队可以横扫东南亚,夺取印度尼西亚油田和足够的原料供应日本国内工业,为持久战做准备……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读战争?是为了重回那些改变历史的伟大时刻,看历史中的人物面对的困顿、无助与焦虑,看他们做出的抉择、隐忍与挑战,从而实现自我的反思。“二战”是一场悲剧,反思悲剧可以升华我们的灵魂。
##历史大纲,作了解用
评分##这哥们著书颇多,不过就因为太多其质量往往不高,这本书就是如此。不过得过且过,好歹二战史方面的轻薄入门书不多,也可以勉强凑合一看,了解大概框架后再深入看其他的。需要注意一下,越到后面,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越多。
评分##浪费时间
评分##确实极简,把战争各个时间节点串联起来简单说说了,对于二战历史来说极简类书籍还是有些鸡肋,了解这段历史的学不到东西,不了解的看了也还是懵懵的。还是找专门的著作一点点啃比较好。
评分##确实极简,把战争各个时间节点串联起来简单说说了,对于二战历史来说极简类书籍还是有些鸡肋,了解这段历史的学不到东西,不了解的看了也还是懵懵的。还是找专门的著作一点点啃比较好。
评分##07.11.19
评分##只有欧战一开始那一段内容比较充实,其他的都是流水账。。。在西方人的眼中,只有他们参与了的战争才叫二战。。。所以所谓国际秩序,不过是西方人想要的国际秩序,弱国无外交到目前为止,仍是真理。。。
评分##极简是真的极简,把中国战场直接剪没了。
评分##就从篇幅来说,符合“极简”二字,挑选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将其串联起来,介绍了整个二战进程。但缺点是让人感觉打仗速度好快,一眨眼的功夫就结束了,尤其是北非战场。由于世界性战争涉及范围极广,由于极简加快进程放大了地狱跨越的程度,所以如果能够结合世界地图来读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代入。由于“资料有限”,作者并未讲述中国战场的情况,这使得这个二战史并不完整。让人疑惑的是,意大利在二战中到底做了啥?启发德国么?从站在轴心国的角度看,意大利完全是在扯德国后腿。感觉诺门罕战役挺重要的,不然苏联会被东西夹击。似乎美军取得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主要靠的是几倍于敌的数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