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留白教育:宽松管教让孩子更出色
定价:32.00元
作者:高曼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5433649
字数:
页码:2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留白教育:宽松管教让孩子更出色》是一本帮助父母改变教育理念的书。教育孩子不妨采用“留白”的方式,三分靠管,七分靠等。这样更加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让他增加了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下次再遇到同类的问题就可以触类旁通了。相信这种方式会比家长操心费力地管上十分的效果显著得多,同时能够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国画讲究“留白”,画面疏密相间,别有情趣,让人回味无穷。
家庭教育亦是如此。三分靠管教启发,七分靠耐心和等待,这是留白式教育的宗旨。
家长要给孩子的成长留出更多的空间,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做主,孩子在经过深思熟虑而不得的情况下,家长再去帮助他告诉他,效果会更好、印象会更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
目录
章 留白式教育,给孩子的成长留些空间
1.“懒父母”为何反而能教出好孩子?
2.留白式教育让孩子更加聪明
3.留白式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
4.留白式教育让孩子学会独立
5.留白式教育原则:三分管七分等
第二章 时间安排上,控制三分,留七分让孩子“反刍”
1.时间留白,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2.每天给孩子留出玩儿的时间
3.不让课外辅导占据周末时间
4.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假期
5.即使备考也要懂得为孩子的时间留白
6.多带孩子出游开拓视野
7.鼓励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
第三章 自立能力上,三分圈养,七分放养
1.自立教育,从孩子次出门开始
2.父母不能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
3.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
4.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5.引导孩子与陌生人打交道
6.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7.自立从简单的家务劳动开始
8.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
9.勇敢放手,相信孩子能做好
10.孩子有困难时给予理解支持
11.孩子犯错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12.家长不代劳,舍得让孩子吃苦
13.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矛盾
第四章 物质生活上,三分富养,七分穷养
1.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勤俭节约是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3.别让孩子淹没在物欲之中
4.让孩子懂得花钱要做有意义的事
5.利用生活素材引导孩子正当消费
6.教会孩子合理支配压岁钱
7.给孩子零花钱有讲究
第五章 做事能力上,三分教导,七分让孩子自己做
1.引导孩子树立一个目标
2.指导孩子进行目标管理
3.培养孩子要事的做事原则
4.不拖拉才能提高做事效率
5.启发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6.培养孩子做事的耐性
7.孩子学习遇瓶颈时,启发他灵活突破
第六章 思想教育上,三分引导,七分等待心灵的转向
1.说服教育时点到为止
2.避实就虚借助其他事情教育孩子
3.冷静处理过后再找孩子谈心
4.情感留白打开孩子的心窗
5.平心静气地对待孩子的错误
6.与孩子做朋友,平等对话
7.公共场所教育孩子的留白艺术
8.宽松成长,让孩子有言论的自由
第七章 学习辅导上,三分启发,七分保留,让孩子自己找寻答案
1.“留白”让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2.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3.鼓励孩子多动脑去思考问题
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5.辅导孩子学习而不是监督
6.让孩子学会安排和计划
7.鼓励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
第八章 个人隐私上,三分关注,七分空间
1.孩子也有隐私权
2.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
3.尊重但不迁就孩子
4.让孩子自愿说出心中的秘密
5.孩子不想说的不要去追问
6.静静地聆听而不是干涉
第九章 在留白教育的观念上,父母必知的总原则
1.成长有规律,别操之过急
2.告诉孩子道理,忽视细节
3.学会忽略,别见错就管
4.当“法官”,不如做“律师”
5.当“裁判”,不如做“拉拉队”
6.当“驯兽师”,不如学做“镜子”
7.“解放”孩子: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
8.尽量少“圈养”,多“放养”
9.适时引导,等待孩子成长
作者介绍
文摘
俗话说“勤父母懒孩子,懒父母勤孩子”,这话乃是经验之谈。从某种角度来讲,当“懒父母”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说起姚明,谁都不会陌生,那个奔跑在篮球场上的世界,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若说他是成功人士的代表,谁也不会否认,即便是在他退役之后,笼罩在他身上的名人光环光彩依旧。殊不知,这位篮球的父母却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懒父母”。
姚明上小学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非常忙,因此对他疏于照顾。他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父亲姚志源曾效力于上海男篮队,母亲方凤娣则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每天照顾姚明的时间少得可怜。但他们对这个儿子还是非常疼爱,常常买一些新奇的玩具给他。
由于与姚明一同住在体育大院的孩子特别多,大家经常在一起玩,调皮的孩子们争抢姚明手中的新玩具便成为了一种非常平常的事情。有的时候,调皮的男生还会欺负他,把他的玩具抢走,再也不还他。初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姚明往往会求助于父母。
他以为爸爸妈妈会像有的家长那样,带着孩子上门“报仇”,至少会帮他索要回玩具。可是,父母却摆出一副“懒得理你”的姿态,反而鼓励姚明自己去处理与小伙伴的矛盾。至于那些玩具,能不能要回来,父母才“懒”得操心。
这样一来,没有父母撑腰的姚明不敢嚣张,不敢仗势欺人,当时他的身高是同龄小伙伴中高的,但他却总是被欺负。他的性格渐渐变得温和,并且开始着意与小伙伴相处得更融洽。小伙伴们渐渐和他成为了贴心的朋友,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写作业,甚至周末的时候,还会一起去打篮球。
就这样,一对“懒父母”反而调教出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良好的性格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姚明长大之后,那种亲和力以及平易近人的态度从来没有变过。与很多桀骜不驯的所谓的明星相比,姚明的成功之路显然走得更为顺畅。这不能不说,是姚家“懒父母”的功劳。
“懒”其实是一种聪明的放手,是在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父母非常勤快,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宜,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活,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孩子会渐渐在“勤快父母”的庇护之下,养成懒惰的习惯。他们会习惯于饭后不收拾餐盘,有客人来访也不会主动倒茶水,自己的被子会等着父母去叠,自己换下来的脏衣服会等着父母去洗,甚至自己的作业也要父母来代劳……不知不觉间,父母就会渐渐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不止如此,孩子自己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在遇到生活琐事的时候,会理所当然地想“我不知道怎么做,这件事情交给爸妈处理吧”,于是,家长只能非常辛苦地跟在孩子的身后收拾玩具、整理房间,甚至帮助孩子去解决与小伙伴间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怎么能很好地生存呢?或许有的家长认为,像整理房间、洗衣服等这些小事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将来孩子长大了会非常轻松地学会。与其让孩子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不如让他们将这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
很显然,家长的用意是好的,但是等孩子稍大一些,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在不具备照顾自己的基本能力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培养好习惯的机会。这样,孩子就不会井井有条地同时安排好几件事,不会井然有序地放置自己的物品,或者由于懒得做家务而不懂得体贴父母等等。其中,为可怕的是,孩子会将父母付出的辛苦视作理所当然,从而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照顾,缺乏感恩与感动心态。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在遇到生活困难的时候,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和自制力,甚至会任性蛮横。他们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往往会依赖心理严重,容易产生胆怯退缩等不良的心理。父母如果总是这样“勤快”,继续过度地照顾他们,则后患无穷。
小田是家里的独苗,从小一直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的父母更是勤快无比,比如说小田都上小学五年级了,自己却从来没有削过一个苹果,父母总是替他把苹果削好,切成小块,扎上竹签,放在盘里端到他的面前,他才开始吃。
当小田上了初中之后,由于是住校生,不得不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天晚上,由于他错过了食堂的打饭时间,只得买了一桶方便面解决。可是面对那桶方便面,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处理才能吃到嘴里。直到有同学亲手给他示范,他才学会了泡方便面。
吃着这来之不易的晚餐,他无比羞愧,同时对父母心生抱怨。
与此相反,那些“懒父母”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试着放手。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摔倒了,会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而不是“勤快”地上前扶他起来;孩子的衣服脏了,会让他自己洗,教他的是洗衣服的方法而不是帮他洗;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会尝试着引导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代替他去解决,将答案写在他的作业本上……久而久之,“懒父母”便可教出一个懂事、自立能力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仅勤勉,而且还会非常坚强。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因为“懒”,所以父母会相应留出很多机会和空间让孩子自己去锤炼。“懒父母”其实是很聪明、很懂教育艺术的,他们更懂得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位“小超人”。但是,所谓的“懒父母”,并不是真的不管孩子,懒于教育孩子,而是懂得在教育中留白,适当地把握教育的度。理智的父母会更加理性地去爱孩子,他们并不是舍弃了自己的爱,而是藏了一部分爱,这种更具理性、更科学的爱孩子的方法,才是真正的爱。
……
序言
这本书的理念,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现在的教育,似乎太过于强调“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我们总是希望孩子门门功课优秀,样样技能过关,却很少关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努力。而“留白教育”,恰恰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它不强调事事都做到完美,而是允许孩子有犯错的空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探索和尝试。我记得我小时候,父母对我管得比较严,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安排好,我只要照做就行。虽然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总觉得缺乏一些自主性,缺乏一些创造力。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也可以尝试给我的孩子一些“留白”的空间?比如说,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不再一股脑地替他决定,而是听听他的想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即使最后发现不适合,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我觉得在于它强调“宽松管教”。这并不是说放任不管,而是说在规则和自由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我希望书中能给出一些具体的方法,让我知道如何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我非常渴望学习的。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看看。平时带孩子就觉得挺累的,总想管教一下,又怕伤了孩子的心,或者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很多,但感觉很多都是千篇一律,要么就是讲理论讲得太高深,要么就是方法太死板,不太适用于自家情况。我特别关注“留白”这个概念,觉得很有意思。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总需要给他们一些空间,一些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犯错,去成长?有时候我们大人一味地要求,一味地干涉,反而适得其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让我知道如何在教育中“留白”,如何把握好那个度。不仅仅是学习上的,生活上的,甚至是情感上的,都希望孩子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期待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启发,找到一种更轻松、更有效率的育儿方式。毕竟,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例子,如何倾听他们的想法,如何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我也想知道,在“留白”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在背后默默支持,还是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导?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
评分我是一个有些焦虑的家长,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孩子也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市面上的育儿书我几乎看了个遍,从蒙氏教育到正面管教,各种理论都尝试过,但总觉得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留白教育:宽松管教让孩子更出色》。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智慧和温度。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就像写书法一样,笔画的粗细、浓淡,空间的疏密,都至关重要。过于刻板的教育,就像一笔一画都用力过猛,容易显得生硬;而完全放任自流,又容易让孩子迷失方向。这本书提出的“留白”概念,我觉得正是找到了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它不是让你什么都不管,而是让你在恰当的时候“放手”,给孩子呼吸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呼吸,去感受,去成长。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具体阐述“宽松管教”的,它和“放任自流”有什么区别?它又是如何通过“留白”来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变得更出色的?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实践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路,让我不再那么焦虑,而是能更从容地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很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留白”,这是一个充满禅意的词语,我一直觉得在艺术创作中,留白是灵魂所在,它能让作品更具想象空间,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将这个概念运用到教育中,我感到非常新颖。我一直认为,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导式的启迪。我们不能把孩子变成一个只会听话、只会执行的机器,而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本书所倡导的“宽松管教”,对我来说,非常有现实意义。我常常在想,如何才能在保证孩子安全、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如何才能让他们在犯错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帮助我理解“留白”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松管教”。我期待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能够启发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方式的观点。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打破一些传统的育儿观念,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变得更加出色。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带着点忐忑。市面上太多打着“轻松育儿”旗号的书,结果读完发现要么不切实际,要么就是把责任都推给了父母,感觉压力更大。但是“留白教育”这个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一直觉得,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我们做父母的,与其像个监工,不如像个园丁,给他们提供适宜的土壤和阳光,然后静待花开。这本书的观点,我觉得非常有共鸣。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管教”,其实是在不自觉地剥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比如说,孩子摔倒了,我们第一反应是赶紧扶起来,讲道理,让他下次小心。但是,有没有可能,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从这次经历中体会到摔倒的痛感,从而学会如何站稳?又比如说,孩子在房间里玩得乱七八糟,我们第一反应是立马制止,要求他收拾。但如果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自己玩得尽兴,再引导他一起整理,是不是效果会更好?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育不是一场拔河比赛,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双方共同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多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具体地感受到“留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孩子性格、能力、情商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