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现设计:平面构成与服装设计
定价:48.00元
作者:周少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64796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在时尚行业中学习、工作、发展的人们必不可少的书籍。本书通过文字与图片结合说明以及对设计的分析,对实现设计——平面构成与服装设计应用的原理、应用方法进行了专业的讲解,详述了平面构成知识原理与服装设计之间应用的互通性和平面构成方法与服装造型设计之间的关联性。
本书以专业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为注重实践、充满文化内涵的时装业人士提供了非常直接的技术参考资料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以实现服装设计为题,借助平面构成方法对服装造型进行设计与应用详解的书。建议每一个对服装设计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看看。
目录
1 概述
1.1 服装平面构成的目的
1.2 平面构成与服装结构设计对象
1.2.1 款式衣型
1.2.2 款式色彩
1.2.3 款式材质
1.3 设计形式
1.4 基本步骤
1.5 学习能力积累
2 构成原理
2.1 认识人体
2.2.1 人体各部分特征归纳
2.2.2 人体各部位与款式结构对照
2.2 人体与衣型
2.3 常规衣型种类
2.3.1 女式基本款
2.3.2 男式基本款
2.4 应用设计方法
2.4.1 款式造型区域
2.4.2 款式造型区域的解构与设计
3 设计解析
3.1 女式基本款式设计解析
3.1.1 内衣
3.1.2 T恤
3.1.3 连衣裙
3.1.4 背心
3.1.5 短裤
3.1.6 马甲
3.1.7 衬衫
3.1.8 针织运动衣
3.1.9 西装上衣
3.1.10 长裤
3.2 男式基本款设计解析
3.2.1 内衣
3.2.2 T恤
3.2.3 背心
3.2.4 衬衫
3.2.5 大衣
3.2.6 开襟针织衫
3.2.7 运动夹克
3.2.8 西装上衣
3.2.9 裤子
作者介绍
周少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从事服装设计与教学近二十余年。曾获第三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教师类金奖,益鑫泰中国服装设计师高奖终评提名奖,设计作品《双子的鱼》入选第十一界全国美展;发明《一种纺织纤维材料熏色方法》、《一种无线刀针绣花洗水方法》、《无线绣花刀针》3项技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实现设计----服装造型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2出版),担任《四舍五入》、《越也》品牌服装设计总监,自创品牌《NO.NEMBER》。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简约而不失力量感的封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原本对设计领域的书籍抱有期待,但拿到这本书后,那种质感和排版上的用心程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那种传统教材的刻板和枯燥,反而充满了现代艺术的呼吸感。书中的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非常讲究,每一页都像是在精心布置的展览,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特别是对一些基础理论的阐述,它不是干巴巴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大量的视觉案例来引导读者理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舒适,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对话,而不是在应付一场考试。
评分读完前几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材料的选取和案例的编排上花费了巨大的心力。这本书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而且这座桥梁非常坚固且美观。书中展示的那些经典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平面构图还是服装细节的处理,都体现了一种极高的专业素养。更难得的是,它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做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那种对设计思维深层次的剖析,让我对自己的创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背后所蕴含的几何学原理和视觉心理学知识,被作者讲解得透彻易懂,对于我们这些刚入门或者想要精进技艺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设计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尤其是在涉及具体操作流程的部分。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去构思一个小的设计项目,结果发现那些原本让我头疼不已的构图难题,竟然迎刃而解。作者在讲解如何运用对比、平衡、韵律等基本元素时,采用了一种非常直观的图解方式,配合着从抽象到具象的层层递进,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方法论框架”,不再是凭感觉乱撞,而是有章可循地去搭建视觉语言。这让我对设计工作多了一份自信,也更期待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未来的实际创作中去,那种踏实的成就感是其他一些理论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从文学性上来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十分扎实,虽然主体是关于设计的,但行文流畅,叙事感强,读起来一点不费劲。作者似乎很擅长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去描述那些抽象的视觉概念,这一点非常难得。很多设计书籍往往只注重“看”,而忽略了“听”——即文字的魅力。这本书成功地将视觉的冲击力与文字的引导力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阅读体验。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回味某些段落的措辞,思考作者是如何精准地捕捉到设计精髓并将其转化为文字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美的哲学小品集。
评分坦白讲,我原本对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籍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生怕自己理解不了那些高深的术语。然而,这本书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它既能让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找到深度和共鸣,也能让像我这样有热情但缺乏系统训练的爱好者找到清晰的入门路径。作者在处理跨界融合的问题时,表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将看似不相关的领域联系起来,激发了许多新的灵感火花。阅读过程中,我总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在推动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去尝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它真的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专业、更有深度的设计世界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