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袁毅平摄影白话
定价:158.00元
售价:94.8元,便宜63.2元,折扣60
作者:袁毅平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365834
字数:
页码:4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文联晚霞文库:袁毅平摄影白话》荟萃了袁毅平半个多世纪来探索摄影创作规律的代表论著,揭示了摄影创作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是其在摄影美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总结。书中的评论饱含激情,充满了历史感,具有针对性和哲理性;再配以生动的实例图片,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在阅读摄影理论时不再枯燥无味,对摄影理论也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说几句
摄影对人类现代文明的奉献
——写在摄影术诞生150周年和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摄影创作中的艺术构思
——兼评第五届全国影展中的几幅作品
再谈摄影构思
用摄影艺术语言,燃烧千万人的心
——摄影艺术作品欣赏随笔
革命摄影史上灿烂的一章
——记“四五”运动摄影
也谈摄影艺术形象的创造
谈“意”
试谈摄影意境
以“神”为魂
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人物摄影美学小议
美不美 看瞬间
——人物摄影美学小议
力与美的凝聚
——也谈黑白
风格简议
时代精神、生命力
——新年杂感
拾美小谈
大师吴印成的摄影之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欣赏大师陈复礼江苏履踪摄影作品漫笔
造化为师神韵为旨
——评黄翔的摄影艺术创作
一面明镜
——在“张爱萍将军摄影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他从太行来
——高帆的摄影生涯
王朝闻与摄影
寻美使者
——访热心于摄影的新华社社长穆青
镜下千秋史
——记新闻摄影家吕相友
听陈长芬闲聊
就人物摄影访王文澜
听贺延光谈新闻摄影
剪裁妙处非刀尺
——介绍旅日台湾摄影家黄金树
朴素自然真实感人
——记马来西亚摄影家黄杰夫
广阔原野任驰骋
——记活跃在农业摄影战线上的女将晓庄
他走自己的路
——从史新刚摄影作品谈起
他的选择
——介绍摄影新秀张玉平
在艺海和商海上空奋飞
——殷正观的摄影与商务
泉州有个吴其萃
说说“猴子”梁文骏
一个闪光的句号
一位艺术上贪婪的人
新时代的光采
——从1977—1980获奖摄影作品谈起
妙在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观赏首届国际(亚洲)影展一感
光影当随时代
——观1984年《当代人》摄影比赛作品断想
我也漫步在广场
——观《广场漫步》影展随感
恰似阳春三月花
——写在《港澳摄影艺术作品展览》揭幕前夕
我看七届国际影展
看藤井秀树《人像摄影精品展》
往事回首
——47年前一次送影展下乡的日记
动人的镜头
——漫谈陈勃的获金奖作品《冒雨奋战》
美在创造中
——点评黄成江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金像奖作品
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喜看第二届摄影艺术节金像奖作品
妙在突现“本真性情”
——简谈陆中秋获金像奖的文化名人肖像
在白鹤世界里
——短说游云谷获金像奖的白鹤生活作品
融心于自然
——朱恩光金像奖作品欣赏随感
劳动的赞美诗
——欣赏韩学章的《葛洲坝工地小景》
方学辉的《丰碑》情结
丁遵新《摄影美的本性与创造》序
《现代摄影观念探求》序
潘德润《文学艺术家肖像选》序
辛凯《山海情》影集序
美在其中
——贺《朱天民人像摄影作品选》出版
自然美再现中的升华
——观何世尧摄影艺术灯箱展
意匠惨淡经营中
一《张旬摄影作品集》序
工夫不负苦耕人
——《魏秀金摄影作品集》序
《邵家业摄影作品集》序
泥土芳香画图中
——看“山药蛋派”摄影家王世龙的部分作品
东方艺术之魂
——欣赏汪芜生的黄山写意作品
境在象外神在其中
——写在袁廉民《锦绣黄山》摄影集出版之际
清晰的时代焦点
——《潘朝阳摄影作品集》序
妙手捕捉瞬间美
——贺李兰英舞蹈摄影作品集出版
造化·心象·灵境
——读郭新摄影作品集
绍兴乡俗画境中
——冯学敏摄影作品展览座谈发言
痴于寻美迷于创美
——《汤德胜摄影作品集》序
《秦明亮摄影艺术作品展》前言
《吴齐摄影作品集》序
《耿荣兴摄影作品集》序
韩学章《电力工业摄影作品集》序
包文灿《民俗摄影》序
黄复《民俗摄影探索》序
凝固的历史时代的瞬间
——《蘑念长摄影作品冼》序
一个范例
——上高农民摄影作品集《田野风》序
致银道禄同志
——贺《武当》摄影作品集出版
《程文周摄影作品集》序
((猎人影记》丛书总序
《20世纪中国摄影文献》前言
闫波成《大墙下》摄影作品集序
记住邵度
——为邵度摄影作品纪念集出版而作
欣赏杨文明的异域风情作品
李晓英的光色世界
——代序她的摄影作品集
致邓伟
——为《我们眼中的邓伟》文集出版而写
刘春池《情凝天山》影集序
光影色线皆是情
——叶君奋《江之南》摄影作品集序
《邵羡冰摄影集》序
赞赏杨国美“百年沧桑、麋鹿还家”摄影作品
乡情浓浓艺境深深
——王景峰摄影作品集欣赏随感
气势恢宏的空间境象
——高锦民《风光摄影》作品集欣赏随感
张韫磊《神州风光》摄影作品集序
徐邦《摄影作品集》序
山水美的交响
——刘跃《走进大自然》摄影作品集序
《婚纱摄影ABC》序
雷茂奎《摄影文化与摄影家研究》序
一曲自然生命的真诚礼赞
——《鹭歌鹤舞》摄影集欣赏随感
郎立兴《冰光与雪影》作品集序
时代感、美感及艺术意境
——《江苏摄影精品集》解读
贺樊矫健出书
象外诗境
——观赏高剑摄影专集
姚汉军《风光摄影作品集》序
《职工摄影书画作品集》序
郝庆云摄影作品集序
读杨昌忠《感悟摄影))样稿印象
瞬间映晚情
——北京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摄影作品集序
田原《往事萦怀》纪实文学集序
生活的形象记忆
——读刘远的《海南情*影集
关于加强摄影理论建设的一点建议
——在中国摄影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加强摄影理论建设刻不容缓
对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讨论问题的归纳
对第二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讨论问题的归纳
新的起点
——第三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的小结发言(摘要)(1985年9月15日)
现状与趋势
——第四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的小结发言(摘要)(1988年10月16日)
忆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间
——1983年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的小结发言(部分)
附录
拍摄《东方红》追笔
后记
作者介绍
袁毅平,摄影家、摄影理论家、评论家和摄影活动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摄影事业重要的。1977年-1990年任《中国摄影》杂志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家理论研究部主任等。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和《人像摄影》杂志顾问等。被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授予“杰出摄影活动家”称号。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的讲解者心怀感激,而袁毅平老师无疑是这样的一个人。《袁毅平摄影白话》这本书,就是他用智慧和耐心,为普通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秘籍”。他避免了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最贴切的比喻,将摄影的精髓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谈论“虚实结合”时,他会用“就像我们看风景,远处的山是模糊的,近处的花朵是清晰的,这样才更有层次感”这样的例子,让我瞬间就能领会。他讲到“动感”的捕捉时,也会用“就像你看到奔跑的孩子,他留下的身影总会有一点模糊,那才是他在动”这样的描述。这些生动的比喻,让原本抽象的摄影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授了摄影的“术”,更重要的是引导了摄影的“道”。它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都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可以捕捉的画面。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我摄影启蒙路上的一道曙光!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对摄影理论的理解有些隔靴搔痒,各种术语和复杂的参数让我望而却步。直到翻开《袁毅平摄影白话》,才发现摄影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容易被理解。作者袁毅平老师用一种非常接地气、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那些原本高深莫测的摄影技巧娓娓道来。他不是在教你生硬的公式,而是在和你分享他多年的经验和心得。比如,他在讲光线运用时,并没有上来就说“三分法”、“黄金分割”,而是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入手,比如“夕阳下的剪影”、“午后阳光下的静物”,让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光线是如何塑造画面、赋予情感的。读他的文字,就像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咖啡馆里聊天,他一边泡着茶,一边随口讲出一些摄影的“道道儿”,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茅塞顿开。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它并没有鼓吹所谓的高大上器材,而是强调“善用工具,而非被工具束缚”。他会告诉你,即使是手机,也能拍出令人惊艳的照片,关键在于你是否掌握了摄影的本质。这对于我这样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学到的这些“白话”摄影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相机捕捉生活中更多美好的瞬间。
评分说实话,在拿到《袁毅平摄影白话》之前,我我对摄影的热情已经有些冷却了。主要是因为市面上大多数摄影书籍要么过于技术化,充斥着晦涩的术语,要么就是堆砌精美的样片,却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大师教程”,但往往看了半天,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这本书,真的是一股清流。袁毅平老师的文字,就像一股清风,拂去了我心中对摄影的迷茫和焦虑。他讲到色彩时,不是枯燥地讲解RGB、CMYK,而是从“冷暖对比”、“色彩和谐”的角度出发,让你感受到色彩在画面中所扮演的情感角色。他讲到景深时,也不会上来就谈论光圈值,而是会让你理解“虚化背景”是如何突出主体,让画面更有层次感的。最让我惊喜的是,他竟然会专门讲到“用眼睛看世界”的重要性,提醒我们摄影者需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不平凡。这种从“心”出发的指导,让我觉得非常受用。这本书不是在教你“如何拍照”,而是在教你“如何去感受和表达”。
评分坦白说,我对摄影的兴趣一直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类型,每次想深入学习,却总被各种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参数劝退。《袁毅平摄影白话》这本书,彻底扭转了我的这种困境。袁毅平老师的文字,真的做到了“白话”二字,没有任何架子,就像一位亲切的长辈,在娓娓道来他多年的摄影心得。他讲到“拍摄角度”时,不会上来就告诉你“仰拍、俯拍、平拍”,而是会引导你去思考,“如果你站在小孩的视角看世界,会有什么不一样?”或者“当你想让一个物体显得高大时,你该怎么做?”这样的引导,让我能够主动去思考,去尝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讲到“背景处理”时,他更是用了“杂乱的背景就像一场演唱会里突然跑出来一个无关的路人,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这样的生动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背景的重要性。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是那种只告诉你“怎么做”的书,而是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并且让你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奥妙。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摄影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技术层面,而是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感悟。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艺术领域的“秘籍”心存敬畏,总觉得它们是属于少数“天才”的专属领域,普通人很难窥其门径。《袁毅平摄影白话》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想法。它就像一把温柔的钥匙,为我打开了摄影艺术的大门。袁毅平老师的文字,没有一丝一毫的卖弄和炫技,更多的是一种循循善诱和鼓励。他对待每一个摄影的细节,都像是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仔细打磨,深入浅出。尤其是在构图方面,他并非生硬地告诉你“这个位置不能放东西”,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解释为什么在某个位置放置某个元素会产生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他让我明白了,构图不仅仅是把画面“填满”,更是一种“留白”的智慧,是一种“取舍”的艺术。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拿出自己的照片,对照着书中的讲解,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拍摄,顿时豁然开朗。很多以前觉得“拍得不好看”的照片,在理解了构图的原理后,都能找到改进的方向。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转化为充满诗意和故事的画面,而这一切,并非遥不可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