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88种动物石头彩绘(全彩)

动物趣:88种动物石头彩绘(全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漫果著 著
图书标签:
  • 动物
  • 石头彩绘
  • 手工
  • 绘画
  • 儿童
  • 益智
  • 亲子
  • 艺术
  • DIY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3407
商品编码:3011211133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动物趣:88种动物石头彩绘(全彩)

定价:39.80元

作者:漫果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212734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88种可爱的动物,爱动物爱绘画的你一起来画吧!

内容提要


人们对石头的利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已经上升至精神生活层面,石头画正是人类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实现跨越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石头各具特色,山中的岩石峻峭凌厉,水中的卵石亲切圆润;北方的山石浑厚沉着,江南的石头奇巧精妙。根据石材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在上面表现各种不同的绘画题材。 本书将带领大家一起抛开枯燥的画纸,利用吸取了大自然灵气的石头,捕捉大千世界里各种各样不同的动物。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 ,分为陆地之上、游泳健将和天空之城。绘画爱好者可以参考阅读。

目录


Chapter 1 基础知识
1.1 你好,石头
1.1.1 石头你在哪
1.1.2 石头的选择
1.2 工具的选择
1.2.1 线稿工具
1.2.2 清理工具
1.2.3 着色工具
1.2.4 颜料工具
1.2.5 其他辅助工具
1.3 五种方法表现有趣石头画
1.3.1 平涂法
1.3.2 勾线法
1.3.3 立体法
1.3.4 遮挡法
1.3.5 模具法
Chapter 2 我们家的小伙伴
1 小鸡
2 鹅
3 猪
4 兔子
5 绵羊
6 金鱼
7 奶牛
8 戴圣诞帽的猫
Chapter 3 陆地之上
1 刺猬
2 考拉
3 松鼠
4 蜗牛
5 长颈鹿
6 大象
7 狐狸
8 棕熊
9 鹿
10 熊猫
11 老虎
Chapter 4 游泳健将
1 企鹅
2 青蛙
3 乌龟
4鲸鱼
5 海豚
6海豹
7锦鲤
Chapter 5 天空之城
1 雏鸟
2 猫头鹰
3 大嘴鸟
4 鹦鹉
5 瓢虫
6 蜻蜓
7 蜜蜂
8 蝴蝶

作者介绍


安小龙(笔名漫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擅长用绘画、摄影、视觉设计记录生活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出生于艺术世家,自幼学习绘画,对绘画及美术设计有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曾任上市公司教学主管,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师培养等工作,并与多家公司企业合作相关企培课程。著有多部畅销书籍,并参与策划了近百本生活类、美术绘画技法类图书。

文摘






序言



奇妙自然之旅:石头上的微观世界 图书名称: 奇妙自然之旅:石头上的微观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深入浅出的自然探索,聚焦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却又常被忽略的元素——石头。不同于侧重于艺术创作或手工艺的指南,《奇妙自然之旅:石头上的微观世界》 是一本以地质学、生态学和博物学视角为基础的科普读物,旨在揭示石头背后的故事、它们在地球演化中的角色,以及依附于岩石表面的生命奇观。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分为四大核心板块,辅以大量的实景摄影和地质剖面图,力求让读者能够“读懂”石头,理解其沉默下的宏大叙事。 --- 第一部分:时间的印记——岩石的生命史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数十亿年的地质时间尺度,理解构成我们脚下大地的基本物质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不会讨论如何用颜料美化石头,而是深入探究石头的“前世今生”。 1.1 岩石的诞生与分类: 详细介绍了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机制。例如,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凝固的过程,海洋和湖泊底部泥沙沉积压实成岩的漫长岁月,以及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下岩石的重塑。我们将使用清晰的矿物晶体结构图,解释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板岩等常见岩石的内部构成差异。 1.2 矿物的密码: 石头是矿物的集合体。本章节聚焦于组成岩石的“积木”——矿物。我们将介绍莫氏硬度标尺的实际应用,讲解石英、长石、云母等常见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习性。通过实例照片,展示不同光线下矿物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变化,帮助读者辨识不同岩石中的关键矿物成分。 1.3 化石的沉默见证: 沉积岩是保存地球历史的天然档案库。本部分着重介绍岩石中如何捕获并保存生命遗迹。我们将分析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典型化石(如三叶虫、菊石、早期植物化石),解释这些化石如何帮助科学家重建远古的海洋环境、气候变迁和生物演化路径。强调的是化石的科学价值,而非其观赏价值。 1.4 风化与侵蚀的艺术: 石头并非永恒不变。本章探讨物理风化(如冰劈、温差变化)和化学风化(如酸雨溶解)的过程。通过剖析自然界中的地貌奇观,如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展示风和水如何雕刻出千奇百怪的岩石形态,揭示这些过程对土壤形成的关键作用。 --- 第二部分:石头上的生命——附生生态系统 许多人看到石头时只关注其颜色或纹理,却忽略了它们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的支撑平台。本部分将视角从宏大的地质构造转向石头表面的微观生命。 2.1 地衣与苔藓:先驱定植者: 地衣和苔藓是首先能够在贫瘠岩石表面扎根的生物。我们将深入研究地衣的共生关系(真菌与藻类的合作),它们如何分泌有机酸溶解岩石表面的矿物质以获取营养,从而加速岩石的风化进程,为后续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2.2 湿润环境中的微生物毯: 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潮湿的石头表面常覆盖着一层“微生物毯”。本章介绍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藻类在岩石上的生长模式,它们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固氮作用)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岩石表面的颜色和保水性。 2.3 穴居生物与岩石栖地: 探讨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如岩蠓幼虫、特定的蜗牛或螨虫)如何利用岩石缝隙作为庇护所。分析特定类型的岩石(如多孔的浮石或裂隙多的页岩)如何提供独特的微气候条件,支持这些特定生物群落的生存。 --- 第三部分:石头与人类文明的交汇点 石头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本部分从工程、建筑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石头。 3.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性能: 探讨古代文明选择特定岩石作为建筑材料的原因。例如,为什么古埃及人偏爱花岗岩的坚固耐用,而古罗马人则广泛使用易于开采和凝固的火山灰混凝土(一种与天然岩石相关的材料)。对比不同岩石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保温隔热性能。 3.2 采石业的变迁与环境影响: 简要介绍人类历史上采石技术的发展,从简单的楔子撬动到现代的机械爆破。重点分析大规模采石活动对当地地质结构、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并讨论可持续采矿的原则。 3.3 岩石中的文化符号: 介绍不同文化中岩石和山脉所承载的象征意义。例如,某些具有奇特形状的巨石如何成为宗教崇拜或古代天文观测的焦点。分析岩画——人类最早的艺术表达之一——是如何被刻画在岩壁上的,以及颜料的来源和固定技术。 --- 第四部分:田野考察指南——安全而科学地观察石头 本部分为实践指导,旨在教会读者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安全、系统地观察和记录石头样本。 4.1 基础地质勘查工具箱: 介绍进行基础野外考察所需的基本装备:地质锤(及其正确使用方法)、罗盘(用于测量岩层的走向和倾角)、放大镜(鉴定矿物)、以及记录用的野外日志和绘图板。强调安全第一,尤其是在陡峭或松动的岩壁附近。 4.2 岩石样本的采集与初步处理: 阐述如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以及如何避免采集被表面污染或过度风化的部分。指导读者记录样本采集地点的精确坐标、周围环境特征(如植被覆盖、水流情况)以及岩石的宏观特征描述。 4.3 现场快速鉴定法: 提供一套基于观察、触感和简单测试的现场鉴定流程。包括:观察断裂面、测试硬度(如用小刀或铜币)、观察在水中的反应(如石灰石遇酸起泡)以及观察颜色和条痕。这些方法旨在建立对岩石的基本认识框架,而非精确的实验室分析。 结论: 《奇妙自然之旅:石头上的微观世界》最终引导读者认识到,石头并非静止的背景板,而是充满动态历史、承载着生命奇迹和人类文明的复杂实体。通过理解其地质学、生态学和社会学意义,我们能以更敬畏和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脚下的大地。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啊,我最近真的是沉迷于一本书,虽然名字里带着“动物”和“彩绘”,但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扇通往另一个奇妙世界的窗户。这本书(我姑且称它为“石语绘卷”)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关于“石头彩绘”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用颜料在石头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那种对大自然最纯粹的渴望。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书中的每一页都散发着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它引导我观察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微小生命,然后用手中的画笔,将它们的灵魂赋予石头之上。我发现,每一次落笔,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形象,更是在与那个生命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艺术”的定义,原来艺术并非高高在上,它就藏匿在我们身边最平凡的物件里,等待着被发现,被唤醒。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关于“耐心”和“专注”。当我在石头上细细勾勒动物的纹理,一点点晕染毛发的层次感时,时间仿佛都静止了。手机的通知声、电脑的提示音,那些平日里纷扰着我的琐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然的投入,一种沉浸在创作过程中的宁静与喜悦。这种专注感,是现代生活节奏下我极其稀缺的一种体验。而且,当一幅作品终于完成,看到石头上那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或者说,跃然石上)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想象力”部分绝对是它的亮点。它并没有局限于写实的描绘,而是鼓励读者去发挥创意,赋予石头上的动物们独特的个性和故事。我曾经画过一只穿着宇航服的猫,还有一只戴着礼帽的兔子。这些看似荒诞的组合,却在书的引导下变得合情合理,甚至充满了童趣和哲理。它让我意识到,艺术创作的边界,其实就在于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而这本书,就是那个能帮你打破边界,自由翱翔的翅膀。 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消费文化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创造者,一个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和乐趣的人。我开始用闲暇的时间去收集不同形状和质感的石头,去思考它们能变成什么,去享受那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等待我们去描绘的画卷。

评分

天哪,我最近入手了一本真的不得了的书!本来以为只是随便看看,学点小技巧,结果它完全颠覆了我对“手工DIY”的认知。这本书(姑且叫它“石间奇旅”)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宝藏箱,里面装满了关于自然、关于创造、关于如何发现美的惊喜。我原本以为我最多就是学会在石头上画个小猫小狗,结果它带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看到了石头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生命力。 我最喜欢书里那种“对话式”的引导。作者不是那种枯燥的老师,而是像一个老朋友,轻声细语地跟你讲故事,然后告诉你,嘿,你看这块石头,它好像在跟你说话呢。它鼓励我去观察石头的形状,去感受它的纹理,然后根据石头本身的特点,去“释放”它内心的动物灵魂。这个过程,真的像是在跟大自然进行一场奇妙的秘密交流,我感觉自己跟周遭的一切都连接得更紧密了。 而且,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只关注“画”本身,更关注“画”背后的“心”。它会让你思考,为什么我会被这只狮子吸引?它身上有什么特质是我内心渴望表达的?然后,你再把这份理解,用色彩和线条注入到石头里。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自我探索,每一次创作,都是对内心的一次照亮。我发现,原来画画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情绪的抒发,一种情感的寄托。 这本书的“灵感激发”能力也太强了吧!它给我的那些例子,简直充满了趣味和想象力。有那种看起来很威严的动物,也有那种搞怪又可爱的。它让我明白,艺术并不是只有一种标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创作,就是最美的。我尝试着去画一些我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它们可能并不真实存在,但在我画完之后,看着石头上那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看法。它让我觉得,即使是生活中最平凡的物件,只要用心去对待,也能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我不再只是那个匆匆忙忙赶路的人,而是开始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通往更丰富、更有趣生活的大门。

评分

我最近读到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虽然书名里提到了“动物”和“彩绘”,但它给我的感觉却远不止于此。这本书(我姑且称它为“石迹灵动”)更像是一本关于“发现”和“创造”的哲学小品。它不是简单地教你绘画技巧,而是引导我去重新审视那些我们常常认为“无生命”的石头,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生命。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它教会我如何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汲取灵感,如何根据石头的形状、纹理,去“看见”隐藏在其中的动物形象。这不仅仅是画画,更像是一种“解构”与“重塑”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探险家,在探索石头深处的秘密。每一块石头,都像一个未知的世界,等待我去发掘。 它打破了我对“艺术”的刻板印象。书中的案例,既有写实到令人惊叹的作品,也有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创作。这让我意识到,艺术的边界是无限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敢于尝试的勇气。我不再拘泥于“画得像不像”,而是开始注重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去创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石生”。 这本书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疗愈”方式。当我在石头上专注于描绘动物的细节时,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仿佛消失了。那种全神贯注的投入,带来的平静和专注,是现代生活里难能可贵的。完成后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像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看着它们,总能感到一种莫名的治愈。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它让我明白,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去发现,去创造。我开始更积极地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去尝试新的事物,去发掘自己身上无限的潜能。这本“石迹灵动”,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指引我走向更丰富、更有趣的人生。

评分

我最近遇到了一本让我惊艳的书,这本书(暂且叫做“岩灵绘集”)给我的感受,远超出了我对一本“石头彩绘”的想象。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拿笔,如何调色,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维度的门,让我看到了石头身上蕴藏的无限可能性。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奇妙的旅程,充满了惊喜和探索。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告诉你画什么,更告诉你如何去“画”。从动物的眼神,到毛发的纹理,再到每一块肌肉的走向,书中都给出了细致入微的指导。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觉得即使是一个初学者,也能通过这本书,学到扎实的绘画功底。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艺术,往往藏匿在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之中。 而且,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非常注重“情感的连接”。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教学,而是会让你去感受,去理解你所要描绘的动物。在描绘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与那些动物产生了共鸣,我开始思考它们的习性,它们的生存方式,以及它们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扮演的角色。这种情感上的投入,让每一次创作都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惊喜是它的“创造力解放”。它并没有将创作限制在固定的模式里,而是鼓励我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赋予石头上的动物们独特的个性和故事。我尝试着去画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动物,或者给现实中的动物赋予一些拟人化的特征。这种自由创作的过程,让我感到无比的畅快和释放。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指南。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我开始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物件,也更加热爱生活本身。这本“岩灵绘集”,让我觉得我的生活,因为有了它,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

最近我发现了一本让我心动不已的书,暂且称它为“石语奇绘”。它虽然名为“动物石头彩绘”,但我发现它所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次深度的心灵对话,一次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创造的奇妙探索。它让我看到了,原来最平凡的石头,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灵魂。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生动有趣。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点点引导我进入到石头彩绘的世界。它让我看到,如何通过简单的几笔,就能让一块冰冷的石头,瞬间拥有生命的温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魔法师,用手中的画笔,点亮了石头沉睡的生命。 而且,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与石共舞”。它不仅仅是教我画,更教我如何去“读懂”石头。不同的石头,有着不同的纹理、形状,这些都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它鼓励我去观察,去感受,然后顺着石头的“意愿”,去发现隐藏其中的动物形象。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默契的对话,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这本书还让我体会到了“创造”的巨大乐趣。它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思路,让我不再局限于模仿,而是鼓励我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创作各种各样充满个性的动物形象。这种自由创作的空间,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成就感。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了,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等待我们去描绘的画卷。我开始更加积极地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这本“石语奇绘”,就像一位温柔的引导者,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