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老食单
定价:22.00元
作者:老波头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535002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60道老菜谱中的传统菜,涵盖江浙沪三地菜系,半数接近失传,留以存档。
内容提要
60道老菜谱中的传统菜,涵盖江浙沪三地菜系,至少有半数已失传或接近失传,年青的一代,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仿《随园食单》,将这些菜用文字的形式加以记录与还原,以保留中华饮食文化之一脉。
目录
经典菜
鲃肺汤
清炒三虾
水晶肴蹄
白汁鮰鱼
叉烤长鱼方
八宝辣酱
黄浆
八宝全鱼
西湖醋鱼
杭州煨鸡(叫花鸡)
龙井虾仁
赛蟹羹
扣火腿酥腰
腌川
特色菜
网油卷
网包白鱼
湖式剪羊肉
樱桃肉
乳腐汁肉
干烧鳜鱼(带面)
宁波摇蚶
苔菜小方烤
菜蕻鲨鱼
杭州酱鸭
糟青鱼干
火膧炖鸭
功夫菜
清汤火方
三套鸭
清炖鸡孚
出骨母油八宝鸭
雪花蟹斗
冰冻水晶全鸭
椒盐蹄髈
糟钵头
清蒸三丝鳝卷
黄焖鳗
家常菜
肉丝黄豆汤
红烧肉
素火腿
炒素什锦
五香熏青鱼
走油蹄髈
冰糖元蹄
干菜焖肉
油焖春笋
八宝豆腐
头肚醋鱼
白鲞扣鸡
失传菜
扁大肉酥
炖菜核
百花酒焖肉
刀鱼脯
出骨刀鱼球
汤卷
兰花鸽蛋
酥皮奶油鸡
烧松子酥鸡
熟炝虾仁
皮儿荤素
二锦馅
作者介绍
老波头,本名金骞,美食专栏作者,上海滩猪油帮帮主。曾经出版《不素心——肉食者的吃喝经》《一味一世界——写给食物的颂歌》《食话实说——以美食的名义》等书。
文摘
序言
说实话,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感觉它像是一本尘封已久、充满秘密的旧日手稿。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灵动和富有生命力。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跳跃,像是在老友的茶馆里听他娓娓道来,时而插叙一段旧时的轶事,时而又对某道菜品的历史渊源进行一番考据,结构松散却又内在统一得恰到好处。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器物”的关注,盘碗瓢盆、灶台炉灶,在作者的笔下都拥有了灵魂和故事,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家庭变迁的无声见证者。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很有心,那种略带斑驳的印刷质感,让人感觉手中的这本书仿佛也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洗礼,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阅读它,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文化考古,让人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幻想之余,获得了对传统生活方式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完美”与真实。它没有经过现代美食杂志那种过度修饰和滤镜的加工,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未经打磨的、充满生活磨砺的本色。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那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片段和争执,这些鲜活的冲突,恰恰是支撑起那些看似平静的老味道的关键所在。作者似乎毫不避讳地展示了过去生活中那些不易为人知的艰辛和妥协,正是这些底色,才使得那些简朴的美味显得如此珍贵和来之不易。读到某个关于节俭用度、物尽其用的段落,我立刻反思了自己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浪费,这种自我审视的触动,远比那些空泛的说教来得有效得多。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做出一道完美的菜肴,而在于让你体会到,每一道流传下来的“老食单”背后,都凝结着一代人的生存智慧、爱与坚韧。它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值得被细心珍藏和传颂。
评分翻开书页,一股扑面而来的烟火气几乎要将我包围,那种带着柴火味、油烟香的真实感,是现在许多精致的“复古风”美食读物所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把重点放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宫廷菜谱,而是深入到寻常巷陌,那些祖辈们在厨房里用有限的食材变幻出的无穷美味。我仿佛能听到锅铲与铁镬碰撞的清脆声响,感受到灶台边母亲那双略带粗糙却充满智慧的手。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又带着一种近乎顽固的坚持,执着于记录那些正在快速消失的烹饪技艺和背后的家庭伦理。这种记录,与其说是对食物的描摹,不如说是对一种生活哲学的抢救性保护。读到某些关于节令食材处理的段落时,我甚至会放下书本,去厨房尝试还原那种古老的处理方式,虽然成品远不及书中描绘的意境,但那种追寻根源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食谱本身,它是一部关于地方风土人情和家族记忆的百科全书。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慢阅读”书籍,需要静下心来,细嚼慢咽。我发现自己常常读完一个章节后会停下来,陷入长久的沉思,而不是急于翻到下一页。作者对于食材的选取和处理,那种近乎于宗教般的虔诚态度,让我这个习惯了超市标准化的现代人感到震撼。他描述的那些只有在特定时节、特定地域才能觅得的野菜、野味,如今已成绝响,但文字却将它们鲜活地定格在了纸上。这种对“时令”的重视,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老智慧。书中的叙事风格带着一种老派的庄重和温厚,没有过多的花哨辞藻,所有的情感和信息都内敛而深沉地包裹在日常的记述之中。它成功地将美食上升到了一种哲学层面——关于等待、关于珍惜、关于如何与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美好。对于热衷于探寻文化根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初捧在手,就觉一股陈年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真的能透过纸张的纹理,触碰到那些被时光温柔抚摸过的老物件和古老的生活气息。我一直对那些沉淀在岁月中、带着人情味的故事和手艺有着莫名的向往,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这种怀旧的情绪。它不仅仅是记录,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得以窥见过去人们是如何一粥一饭、一饮一啄中,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墨色的封面,简洁的排版,处处透着一股不事张扬的匠人精神,让人愿意沉下心来,慢慢品味其中的每一处细节。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材料来源和季节更迭的描述,那种对自然的敬畏感,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让人不禁反思我们为了追求效率,到底失去了多少与土地和时间连接的质朴乐趣。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叙事如行云流水,却又不失分寸感,读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又不乏生活的情趣,真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宝藏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