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职业女性容易忽视的101个细节
定价:23.80元
作者:刘丹枫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06574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书中列出了101条年轻职业女性经常会忽视的细节。对照目录,也许你会惊讶的发现,这件事情描述的不就是自己吗?也许你会感慨,当初自己正是用这样错误的方法处理这个问题的。也许你正面对岔路口犹豫不决,那就看一看哪些路是不能走的。一条条对照下来,用笔把自己曾经犯过或容易犯的错误重重地勾出来,提醒自己避免这些误区。当你能够做到这些时,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职场成功之路的“捷径”。
内容提要
看看下面问题,有多少经常在工作中困扰着你?
你是否因为害怕说错话而从不提问?是否在工作中过分追求?是否总喜欢制造奇迹而难以逾越自己?是否常常出于女性的善良帮助别人而使自己受到伤害?是否不明白怎样才是适合自己的职场形象?用“三明治风格”讲话?总是做“笨猪的保护伞”?
如果你的答案多数是YES,那么,你正是需要这本书帮助的人。
本书总结了女性在职声中经常忽视的101个细节。大多数女性不会包揽,但她们肯定不只符合其中一个。出现失误越多,在职场上发挥的空间越小。
在每一个被忽视的细节后面,你会发现一个行之有效的改正方法。每个星期只需集中精力改变一种不当习惯。当你集中力量改变这个习惯时,你会发现曾经有那么多不经意的失误阻碍了你的成功。现在,让我们开始,用积极有效的行为来取代它,轻松搞定职场,成为快乐职场赢家。
目录
章 职场中的表演规则
1 害怕说错话而从不提问
2 先投票表决,然后才能做决定
3 只说事实
4 过分担心冒犯别人
5 羞于提出加薪
6 过多讲述私人话题
7 把OFFICE布置得像自己的闺房
8 受欺侮时,不反抗
9 蜻蜓点水式的握手
10 靠倾力帮助别人换取认可
11 没有钱,没有安全感
12 表现得像个男人婆
第二章 职场中的思维模式
13 追求
14 逃避会议
15 接到命令,立即执行
16 承担的责任
17 喜欢制造奇迹
18 不给自己机会发挥潜能
19 把工作放在个人生活之上
20 默许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
21 拒绝应得的待遇
22 从负面思考问题
23 过早放弃自己的职业目标
24 把职位高的男人当成自己父辈
第三章 职场中的竞技规则
25 只会卖力工作
26 花太多时间帮别人做事
27 不认为职场就是竞技场
28 只求安全和保险
29 太天真
30 为公司省小钱
31 工作起来没有停顿
32 做公司的良心
33 捆住了自己的舌头
34 坐等自己想要的东西
35 不经意的自负
第四章 职场中的正确反应
36 不恰当的宽容
37 表现出无限的耐心
38 接受通往死胡同的任命
39 优先照顾别人的需要
40 把局外人当作
41 无法抹去童年的阴影
42 否认自己的力量
43 轻易接受既成事实
44 允许别人的错误殃及自己
45 后一个发言
46 成为大家的服务生
47 打性别牌
48 容忍性骚扰
49 用眼泪发泄不满
第五章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
50 躲避办公室政治
51 笨猪的保护伞
52 不善于利用现成的人际关系
53 总是想讨人喜欢
54 不想讨人喜欢
55 调情
56 带零食与人共享
57 忽视等价交换原则
58 忽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59 默许自己当替罪羊
第六章 讲话的艺术
60 不懂得使用行业术语
61 说无意义的话
62 三明治式风格
63 讲话太温柔
64 声音太尖细
65 讲话速度太快
66 选择以情感人的讲话方式
67 拖泥带水的语音信息
68 在讲话前不懂得停顿
69 答非所问
70 不接受赞美
71 讲话方式过于婉转
72 道歉
73 开场太啰唆
74 过多的解释
75 征求别人的允许
76 以问句表述自己的观点
第七章 职场形象
……
第八章 塑造自己的品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完全打破了我对“职业指南”类书籍的固有印象。我原以为它会是那种堆砌理论、或者一味强调“卷”和“拼搏”的鸡血读物。然而,它提供的却是极其细腻、甚至可以说是“温柔”的指引。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强大的竞争者,而是在引导你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自洽的专业人士。比如,关于时间管理的部分,它没有强调多任务处理的效率,而是关注了“如何优雅地拒绝不必要的会议”,这种关注点从“做更多”转向了“做对的”,视角非常独特。读完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待工作中的一些小摩擦和不确定性,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且有主见了。它不是给你一个答案,而是给你一套工具,让你自己去修补生活中那些微小的裂痕。这种注重内在秩序的构建,远比那些外在的技巧更具有长远的价值。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具有个人魅力,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作者的文字中透露着一种冷静的幽默感,不是那种刻意的插科打诨,而是在极其严肃的分析中,偶尔冒出的一两句带着自嘲意味的点评,瞬间就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她的词汇运用非常精准,既有专业术语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性的美感,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一种享受。例如,描述一个职场困境时,她会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个比喻可能来源于古典文学,也可能来源于现代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这种跨界的联想能力非常惊人。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它知道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在不冒犯任何人的前提下,揭示出最尖锐的真相。这种文字功力,使得全书的阅读体验如同品尝一杯陈年的佳酿,回味悠长,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建立在极高的可操作性之上的,这一点对于我这样追求效率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不是那种读完后束之高阁,几个月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的书。相反,书中的许多“细节建议”,我几乎是立刻就能在第二天的工作中付诸实践的。例如,关于邮件署名的细微调整建议,或者在团队协作中如何更有效地表达“不确定性”的措辞,这些都是日常工作中高频出现的场景。更棒的是,这本书没有提供“一刀切”的解决方案,而是给出了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框架。我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用它提供的框架去套用我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调。这种“授人以渔”的设计理念,让这本书的价值得以持续放大,它不再是一次性的阅读体验,而成为了我工作案头常备的“工具书”,时不时翻阅一下,总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启发和应对策略,确保自己在职场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精益求精的状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配色,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这会是一本有内涵的书”的预感。我尤其喜欢它封面上字体选择的微妙之处,既保证了阅读的清晰度,又透着一股专业人士的严谨。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出色,光线好的时候看书,眼睛完全没有疲劳感,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阅读和思考的职场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的排版布局非常巧妙,留白恰到好处,文字段落之间那种呼吸感,让原本可能略显严肃的主题变得轻松易读。我常常在通勤路上翻看,即使环境嘈杂,那些精心的细节设计也让我能迅速沉浸进去,感受到作者对读者体验的重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甚至愿意把它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不时地去摩挲一下封面和书脊,感受那份触感带来的愉悦。这本书的物理呈现,就已经为后续的内容建立了极高的期待值。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脉络构建得非常清晰,我发现作者在组织材料时,采取了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递进方式。一开始,她会从职场生存的大环境入手,设定一个基调,比如高效沟通的底层逻辑,然后才慢慢深入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点”。这种结构处理,使得即便是初入职场的“小白”,也能迅速跟上节奏,而对于资深人士而言,又能从中找到对已有经验的系统化梳理和再认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很少使用空泛的说教,而是大量穿插了引人深思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选取角度非常刁钻,往往都是那种“发生过,但说不清为什么会那样”的尴尬情境,作者则像一位高明的解剖师,精准地剖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拿出笔在旁边做批注,因为那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是其他一些泛泛而谈的成功学书籍所无法给予的。这种深度的洞察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敏锐的观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