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28包邮 日本 军鉴005:百年日俄博弈

满28包邮 日本 军鉴005:百年日俄博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指文军鉴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日俄战争
  • 军事历史
  • 日本军事
  • 俄罗斯军事
  • 历史研究
  • 战争史
  • 百年日俄
  • 军鉴
  • 包邮
  • 日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梅凯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3768
商品编码:2995360798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 军鉴005:百年日俄博弈

定价:59.80元

作者:指文军鉴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68137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们将为知识型读者呈现一个*端纷繁复杂又充满无数历史趣味的日本。
抛却历史本身的冗长与沉闷,《日本.军鉴》以日剧、日漫、游戏、旅游、热门事件的视点,对日本各时期之社会风貌、政治风云、人物悲欢进行了精彩解读,寻求专业性与可读性的精妙平衡。

内容提要


《走向八月风暴:二战苏联与日本的远东战争》以苏联在1945年8月之后于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为中心话题,从鲜为人知的官方史料入手,挖掘出苏联在此期间作战的实际形态,为“舆论日俄战争”做一个客观解答。
《日俄关系史:18世纪到1922年》记叙了日俄两国从相知相识到矛盾频发、日俄战争到出兵西伯利亚的史实,全面为读者解读日俄关系的背景。
《九一八事变前的日苏关系与两国经济》以日苏两国在20世纪10年代到20年代的经济轨迹为基础,叙述了十月革命后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日苏关系及其外交发展历程。
《“恸哭之海”的真相—从三船殉难事件看二战日苏海上冲突》以二战停战前后的三船殉难事件为切入点,讲述日苏两国在分属两大阵营的情况下以及《苏日中立条约》的背景下,如何角力海洋。
《假想战记:战后日苏关系与日本小说家笔下的“架空战争”》通过重温和梳理经典的“日本架空j军事小说”,以小说模拟的战争为立足点,阐述了战后后人对日苏两国关系的看法。

目录


【事件】
走向八月风暴:二战苏联与日本的远东战争
日俄关系史:从18世纪到1922年
九一八事变前的日苏关系与两国经济

【记录】
“恸哭之海”的真相:从三船殉难事件看二战日苏海上冲突
假想战记:战后日苏关系与日本小说家笔下的“架空战争”

作者介绍


指文工作室,由诸多日本史研究者和作家组成,从事日本军事、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阐述文化视点及社会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及历史渊源,为理性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高学历人群提供深度了解日本历史的第*手资料。
FourthForce,的卫国战争*深爱好者,主要研究二战苏军及其对手的战史、战法、军制,曾在《NAAS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社等发表文章。
萧西之水,天涯煮酒写手,钟爱文史,日语精湛,对日本战国及近代历史皆有深入见解。出版有《第〇次世界大战》《地图上的日本史》《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等。
肇英,自由撰稿人、历史普及作者,涉猎范围主要包括唐宋职官制度、日本政治制度史、国际共运史以及爱尔兰、西班牙史。曾在《战争事典》发表过数篇文章,著有《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施展,上海人,1996年生,擅长苏俄题材的历史军事题材写作,曾在诸多军事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逾百万字。
赵恺,生于鱼米之乡,求学于燕赵之地,历史研究者,现出版有《军部当国: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冒险史》《军国凶兽:一口气读完的日本战史》《猛禽崛起:一口气读完的美国战史》《苍狼逐鹿:蒙宋百年战争史》《东海博弈:明帝国与日本的三百年战史》等。

文摘









序言



《战云密布的远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帝国角力》 引言:亚洲的黎明与黄昏 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全球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传统的东方帝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摇摇欲坠,而新兴的工业强国则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东方——那片充满机遇与冲突的土地。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东北亚地区,特别是满洲与朝鲜半岛,成为了几个大国棋盘上的焦点。本书旨在深入剖析在这一背景下,沙皇俄国与新兴的日本帝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探究其背后的历史动因、战略意图以及最终引发的灾难性冲突。我们将拂去历史的尘埃,重现那段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岁月。 第一章:沙俄的“东方梦想”与扩张的野心 沙皇俄国,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然大物,自彼得大帝以来就对“通往温暖水域”的渴望从未停歇。19世纪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不仅是技术上的壮举,更是沙皇政府实现其东方战略的基石。从贝加尔湖到太平洋沿岸,铁路的延伸意味着更直接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直指尚未被完全瓜分的中国东北。 俄国对远东的兴趣并非仅仅是经济上的掠夺,更深层次的是地缘政治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控制满洲,巩固其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并以此作为未来与英、德等国进行谈判的筹码。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建立,成为了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但冬季的冰封始终是其心腹大患。因此,获取一个不冻港,特别是朝鲜半岛的港口或对中国旅顺、大连的控制权,成为了沙俄近乎痴迷的目标。这种扩张的基调,带着旧式帝国主义的傲慢与盲目自信,忽视了区域内其他新兴力量的崛起。 第二章:明治维新的余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 与日渐衰朽的沙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刚刚经历明治维新的日本,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脱亚入欧的口号下,日本迅速完成了军事和工业的现代化。甲午战争的胜利,不仅使其获得了巨额赔款和台湾岛,更重要的是,它在国际舞台上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军事强国。然而,日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日本的精英阶层深信,要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控制朝鲜半岛,并将其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国大陆。朝鲜被视为“刺向日本心脏的匕首”,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这种“大陆政策”的推行,使得日本的对外扩张与俄国的南下战略必然发生正面冲突。与沙俄不同,日本的扩张具有更强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他们深知,如果不能抢在西方列强彻底瓜分中国之前占据有利位置,日本的生存将面临威胁。 第三章:三国干涉还辽与日俄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争的结局本应是日本的独享盛宴,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彻底打破了日本的幻想。德国、法国和俄国以“维护清朝独立”为名,迫使日本将已经到手的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政府,并获得了一笔额外的赎金。 这次事件对日本的刺激是巨大的。它不仅是军事上的羞辱,更是对其现代化成果的公然否定。对于日本而言,俄国是这次干涉的核心推手,是阻碍其实现国家目标的头号敌人。从此,日俄之间的梁子便结下了。日本开始秘密进行军事改革和扩充,特别是海军建设,其目标明确指向了未来可能到来的冲突。而沙俄方面,在获得了旅顺租借地后,其在远东的军事集结愈发频繁,对朝鲜半岛的渗透也日益加深,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走向战争的深渊。 第四章:外交的迷雾与联盟的暗流 在冲突爆发的前夜,双方进行了数次徒劳的外交斡旋。俄国方面,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及其顾问们普遍低估了日本的决心和能力,认为可以通过外交威慑或小规模的军事行动迫使日本屈服。他们对自身军事力量的强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也过于傲慢。 与此同时,日本则积极寻求外部支持,以平衡俄国的强大。他们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与庞大的沙俄抗衡。英国作为当时世界主要的海洋霸主,对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深感不安,尤其担心俄国海军的崛起会威胁到其在华利益和印度殖民地。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试探和谈判,英日两国最终在1902年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这一同盟的签订,极大地改变了远东的战略平衡,它意味着如果俄国与一个国家开战,英国将保持中立,但如果另一个强国(如法国,俄国的盟友)介入,英国将参战。这对原本自信的俄国构成了沉重的外交压力,却被沙皇政府轻描淡写地忽略了。 第五章:无法避免的对决:战争的导火索 进入20世纪初,日俄的矛盾集中爆发于满洲和朝鲜的领土划分问题上。日本要求俄国承认朝鲜为其势力范围,并承诺不再干预满洲事务。而俄国则坚持认为满洲是中国内政,俄国在当地的“特殊权利”不容侵犯,且拒绝放弃对朝鲜的觊觎。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每一次谈判都只是为下一次的冲突积蓄能量。 俄国在远东的军事部署日益完成,而日本则认为拖延下去对自己越不利,因为俄国庞大的欧洲资源迟早会被动员起来。1903年起,双方的军事对峙已经白热化。日本在外交上的耐心耗尽,最终决定诉诸武力,以图在俄国远东集团军尚未完全成型之际,发动一场决定性的突袭,彻底解决远东的归属问题。这次对决,不仅关乎两个帝国在远东的命运,更将深刻影响20世纪全球力量的重新洗牌。 结语:历史的宿命与教训 这场由帝国野心、地缘政治和战略误判共同催生的远东冲突,最终以日本的胜利和沙俄的惨败告终。然而,本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记录战争的胜负,而是要探究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一个试图维持旧有霸权体系的帝国,如何因傲慢与信息不对称而走向衰落;一个新兴的亚洲国家,如何通过迅速的现代化和坚定的战略意志,挑战既有的国际秩序。这场博弈是旧帝国主义时代最后的挽歌,也是现代亚洲历史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日俄之间的历史脉络只有模糊的概念,觉得无非就是甲午战争后的延伸和日俄战争那点事。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格局非常宏大,他没有仅仅局限于某一场具体的冲突,而是将整个百年博弈放在了全球地缘政治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从明治维新的崛起,到沙俄帝国的膨胀,再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暗流涌动,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棋手,清晰地展示了双方是如何在棋盘上进行试探、博弈和最终摊牌的。尤其是关于双方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意图对比分析,逻辑严密到令人信服。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框架,让你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东亚权力结构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绝对是提升格局的必读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和论述角度都非常新颖,没有落入传统历史叙事的窠臼。它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分析的手法,让日俄两国在面对类似挑战时的不同反应和最终命运形成鲜明对照,这种“镜鉴”式的写作方式,读起来非常引人深思。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大国心态”和“小国崛起”之间复杂互动的探讨。它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故事,更像是关于权力转移和国际关系范式的探讨。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平衡理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它不像一本僵硬的教材,更像是一位资深外交家在你耳边娓娓道来的经验之谈,充满了洞察力和预见性。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战略思维和国际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值回票价。

评分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的史料搜集能力,简直是令人咋舌。我注意到很多细节,即便是一些我熟悉的专业历史论坛里都很少被提及,这本书里都有详尽的记载和考证。作者似乎是把俄国和日本的档案库都翻了个底朝天,才能拼凑出如此完整和立体的图景。对于我们这些追求严谨性的读者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保障。书中不仅有宏观的战略分析,更有大量基于一手资料还原的微观场景,比如特定时期双方情报机构的渗透活动,那些细节的描绘,让人不得不对作者的治学态度肃然起敬。这本书的厚度与其说是内容丰富,不如说是资料扎实的体现。如果你对历史的真实性有极高的要求,相信我,这本绝对能让你找到那种“挖到金矿”的满足感。

评分

天呐,这本《百年日俄博弈》简直是历史爱好者挖到的宝藏!我最近刚啃完,简直停不下来,作者对细节的把握简直是吹毛求疵,每一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描绘得清清楚楚,仿佛把我拉回了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光是写到日俄之间那些微妙的外交手腕和军事部署,就让我看得手心冒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罗列史实,更是深入挖掘了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性格的碰撞。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冷静而又犀利的分析视角,面对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他总能精准地切入到那些关键的历史节点,让你对“历史的必然性”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东亚近代史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那些教科书上几笔带过的内容,在这里被摊开来细细品味,真是酣畅淋漓。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这段百年恩怨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镇宅之宝”。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控得极好,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在看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史诗大片。我通常对纯粹的学术著作不太感冒,容易犯困,但这本书完全不同。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充满了画面感,尤其是在描写那些关键性的战役和秘密会谈时,那种紧张感和宿命感扑面而来。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年代记,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挣扎和抉择。比如书中对沙俄高层内部矛盾的刻画,简直入木三分,让人看到帝国是如何从内部开始腐朽的。我特别喜欢作者穿插进去的一些旁观者的视角和轶事,这让冰冷的历史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如果你想找一本既有深度又有阅读快感的历史读物,这本绝对能满足你。我一口气读完了好几个通宵,简直是意犹未尽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