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旗”裝“奕”服—滿族服飾藝術
定價:66.00元
作者:滿懿
齣版社: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020591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旗裝奕服:滿族服飾藝術》作者走訪瞭7省9市6個自治縣,20座博物館,收集1500多幅圖像資料,精心繪製圖例,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獲取手寶貴資料並加以整理和研究,為本學科和其他學科研究滿族服飾和探尋中國民族服飾發展變遷規律,提供瞭寶貴的文字資料和詳實的圖片。
目錄
自序
章 源流與遷徙對服飾的影響
第2章 薩滿服飾
第3章 官服製度
第4章 男女共通與不同的服飾
第5章 服飾材料的特色
第6章 服飾的原生態結構
第7章 服飾的工藝特色
第8章 服飾色彩
第9章 服飾圖案
0章 發型與頭飾
1章 靴鞋文化
2章 首飾與佩飾
3章 在京劇中的華彩
4章 服飾藝術特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收集瞭大量的服飾資料,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研究服飾的獨特視角——將服飾藝術置於社會曆史的宏大背景之下進行審視。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考證曆史文獻和實物資料上的嚴謹態度,每一個結論似乎都有堅實的依據支撐。那些關於特定朝代服飾風格微小差異的對比分析,顯示齣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暫停下來,去想象那些衣著華麗的貴族們,在不同的場閤下如何舉止言談,服飾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絕對配得上“權威”二字,對於嚴肅的服飾研究者來說,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感受到的不是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一種對美的執著追求。作者的敘述風格流暢而富有詩意,將滿族服飾的演變過程娓娓道來,仿佛在講述一個古老民族的傳奇故事。那些詳盡的圖版和高清的復原圖,對於一個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寶藏。我尤其對書中對色彩運用的討論印象深刻,不同的紋樣和配色在特定曆史時期所代錶的寓意,揭示瞭深層的文化內涵。它讓我意識到,服飾從來就不是單純的遮體之物,而是社會結構、審美情趣乃至政治態度的無聲宣言。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考究,每一次翻頁都像是一次視覺上的享受,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去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文化積澱。
評分坦率地說,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偏嚮於理論性過強,但閱讀體驗卻齣乎意料地親切。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普通讀者的求知欲,沒有過度使用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語言闡述復雜的服飾結構和等級製度。書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關於“旗裝”與“漢裝”相互影響與融閤的章節,這種跨文化的交流在服飾上留下的印記,是研究那個時代社會變遷的絕佳切入點。它不僅展示瞭滿族服飾的獨特魅力,也摺射齣清代宮廷對時尚的引導作用。對於想要瞭解清代服飾發展脈絡的初學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張詳盡的路綫圖,引人入勝,且毫不費力。
評分這部《旗”裝“奕”服—滿族服飾藝術》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服飾的書,更像是一部穿越時空的影像誌。書中對清代服飾的描繪,從材質的選擇到刺綉的工藝,都達到瞭令人驚嘆的細節程度。我特彆喜歡它對“馬蹄袖”和“比甲”這些傳統元素的深度解析,作者似乎對每一針一綫都瞭如指掌,能夠清晰地勾勒齣古代匠人的心血與智慧。讀完後,我對滿族服飾不再是停留在教科書上的刻闆印象,而是有瞭一種更加立體、生動的認識。特彆是那些配飾的描繪,如耳環、頭飾,它們在不同場閤下的佩戴規範,展現瞭當時社會等級的森嚴與文化的細膩。這本書無疑為研究中國服飾史提供瞭一個極佳的範本,尤其適閤那些對曆史、美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
評分這是一本讓人感到驚喜的著作,它成功地平衡瞭學術的嚴謹性與閱讀的趣味性。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把原本可能略顯沉悶的服飾史,變得鮮活起來。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滿族女性日常穿著的描述所打動,那份實用性與美感並存的設計,體現瞭那個時代對女性身份的復雜期許。書中的插圖和照片質量極高,清晰地展現瞭麵料的紋理和刺綉的精巧,讓人幾乎能觸摸到那絲綢的觸感。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滋養,它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逝去時代的精緻與風雅,是對傳統文化遺産一次充滿敬意的緻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