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方大曾 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
定价:68.00元
作者:冯雪松著
出版社: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45215748
字数:300000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中国20世纪战争摄影史中,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与上海有关。一个是沙飞,他不仅是鲁迅的崇拜者,也是为鲁迅拍摄遗像的人。沙飞后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和新闻出版人。再一个就是方大曾。他是抗战初期活跃的战地记者,“七七事变”后由北京离家奔赴抗日前线,由范长江介绍作为上海《大公报》前线记者进行采访,1937年就在他的《平汉铁路的变化》报道发表后失去消息。
2000年中央电视台专题部把方大曾的事迹列入选题,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寻找方大曾》,该片入选并荣获了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导演就是本书的作者冯雪松,他当年拍摄纪录片时,带领摄制组沿着方大曾走过的路,克服了很多困难,走了一圈,采访了一些人,比如说在保定、在石家庄,他这个路线完全是按照当时范长江写《忆小方》的那条路线。
2002年7月,方大曾家属挑选了方大曾的120幅作品,在成都的四川美术馆用很大一个展厅举办了一个展览。
2006年,方大曾遗留的800多张底片由家属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
15年前,纪录片的导演冯雪松是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拍摄了《寻找方大曾》的纪录片,15年后,冯雪松以作者的身份,以纸上纪录片的形式将寻找和重现的旅程记录下来。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人公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上海《大公报》的派遣,以前线通讯记者的身份前往华北抗战前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以“小方”为笔名连续发表了多篇前线报道的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但不久后他即在前线失踪,时年仅25岁。他是“卢沟桥事变”报道人!他是抗日战争中个在前线牺牲的新闻记者!他是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是让作家余华、战地记者唐师曾等人顶礼膜拜的人!本书作者从史料和研究的角度,将方大曾的经历梳理出来,从初的寻找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目录
作者介绍
冯雪松,男,回族,生于1970年,南开大学硕士,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会会员。多次担任建党八十周年、春节联欢晚会、澳门回归五周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等重大宣传报道的主创、策划和组织工作。主要作品: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大型纪录片《澳门十年》《寻找方大曾》《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澳门新闻报道集》等,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特等奖等奖项。
文摘
序言
《方大曾 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这个书名,瞬间就激发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我总是对那些关于“重现”的故事着迷,尤其是当它涉及到“消失”的人物或事件时,总会引发我无限的遐想。而“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这个副标题,则将这种抽象的“重现”赋予了具体的行动和过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位导演是怎样踏上这段旅程的?他又是如何在一片迷雾中,捕捉到那些微弱的线索?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一样,通过大量的访谈、史料的运用,将一个被遗忘的人物重新带到我们面前?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导演在追寻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他在一次次突破困境后,所获得的成就感。锦绣文章出版社的出版,也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会更加扎实可靠,我希望它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世界,让我能够通过导演的眼睛,去看见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历史图景,感受那个时代人物的命运沉浮。
评分“消失与重现”,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而“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则将这种张力具象化,指向了一个具体而引人入胜的探索过程。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幅画面:一位导演,背着摄像机,穿梭于档案室、旧书店,或是与白发苍苍的老人交谈,试图拼凑起一个早已模糊的背影。我想知道,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怎样的?是充满了惊喜,还是伴随着挫折?方大曾这个名字,又是如何成为他追寻的目标?这本书是否会以一种流水账式的记录,还是以一种精心编排的叙事方式来呈现?我期待它能让我感受到导演的执着与热情,也希望从中了解关于方大曾本人的故事,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锦绣文章出版社的出版,让我对书的品质有了基本的信任,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次深入历史的体验,让我不仅仅是阅读,而是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场“寻找”之中,去感受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故事。
评分“方大曾”,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但“消失与重现”却像一个钩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总觉得,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被时间冲刷得模糊不清,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可能折射出某个时代的缩影。这本书,听名字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找寻”的故事。不是简单的寻人启事,而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用他的镜头和思考,去追寻一个可能被遗忘的个体。我想象着,导演在进行这场“寻找”时,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是历史资料的匮乏,还是采访对象的沉默?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一步步接近真相?这本书会不会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勇敢探求?我期待它能带领我走进那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去认识方大曾这个人,去了解他“消失”的原因,以及他“重现”的意义。这本书或许会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平凡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也值得被铭记。锦绣文章出版社的出品,让我对它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又多了一份期待,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真正走进这个“寻找”的世界。
评分这本《方大曾 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悬疑和史诗感。首先吸引我的,是“消失与重现”这几个字,仿佛预示着一段尘封往事的被揭开,而“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又让我对其中的叙事方式充满了期待。我设想着,一位导演,他不仅仅是被动的记录者,更是主动的探索者。他如何在一个个线索中抽丝剥茧,如何在一个个采访对象身上捕捉到被遗忘的痕迹?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精彩的纪录片一样,将一段真实的历史娓娓道来,让我们跟随导演的脚步,穿越时空的迷雾,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人物命运和历史洪流?我很想知道,在这场“寻找”中,导演究竟找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是找到了一个被遮蔽的人物,还是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宏大的历史叙事?锦绣文章出版社的出版,也让我对其内容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会期待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未曾被大众所知的史料,或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历史事件。整本书的结构,我猜想,可能会是导演的日记、采访记录、史料考证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部既有历史厚度又不失个人情感的佳作。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方大曾 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这本书时,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念头就是:这是关于一位纪录片导演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的历史的叙事。名字里的“消失与重现”,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被遗忘在时间角落里的事件或人物,而“寻找旅程”则预示着这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我很好奇,这位导演在“寻找”的过程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契机让他选择了方大曾这个人物?他在挖掘过程中,是否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又会如何克服?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导演严谨的考证精神,以及他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这本书或许会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还原,也可能是一次对个人价值的重塑。锦绣文章出版社的出版,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有了更高的期许,我希望它能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段“寻找”的故事呈现给读者,让我不仅仅看到一个名字,更能感受到一个时代,和其中鲜活的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