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材)大学语文
定价:38.00元
作者:陈玉 等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31297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div>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编写的,尤其适合理工科高校大学语文误程的需要。
本教材分为三篇七讲:一是中国文学篇,二是外国文学篇,三是语言学篇。这三篇中,中国文学部分是重点,内容占3/4以上。外国文学部分较难把握,只选摘了一些汉译世界文学名著。语言学部分撷取了几种中外语言学名著的段落。
三篇中,中国文学篇依据文学史分段安排内容。古代部分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二十世纪文学分两部分,即:现代和当代两段;外国文学篇选文注重古典文学名著;语言学篇既选择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理论名篇,也有当代外国语言学名著的节录;此外,还将古典文献学的内容相机插入。这样的安排,既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作依据,也参考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本书的文体形式,核心部分是课文;课文后面加入赏析文字、资料链接、注释、思考题。
全部课文皆出自经典名著的版本。.所选篇目都经过对高中语文课本的摸底,然后选取;此外,还与此前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本的课文选目有所回避。赏析文字是编写者多年教学科研的心得,并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进行独立写作的结果。资料链接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介绍和深入研读的指示。注释的编写既有借鉴,也有编写者的阐幽抉微。思考題是经过编写者的深思熟虑,方才开列出来的。
目录
中国文学篇
第1讲 先秦两汉文学
文1 关雎
文2 论语三则
文3 左传.齐襄公之死
文4 屈原:离骚(节选)
文5 古诗十九首(10首)
文6 班固:汉书。艺文志(节选)
第2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文7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文8 刘义庆:世说新语(10则)
文9 李白:将进酒
文1O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文11 盛唐诗歌(10首)
文12 中晚唐诗歌(10首)
文13 曹丕:典论.论文
文14 诗式(节选)
第3讲 宋元明清近代文学
文1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文16 宋词(10首)
文17 关汉卿:窦娥冤(节选)
文18 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文19 元曲(5首)
文20 冯梦龙:苏小妹三难新郎
文21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节选)
文22 吴敬梓:徽州府烈妇殉夫
文23 洪昇:长生殿.惊变(节选)
文24 罗贯中:关云长挂印封金
文25 施耐庵: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文26 吴承恩:齐天大圣孙悟空
文27 曹雪芹:西厢记宝黛感真情
外国文学篇
语言学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大学语文》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我一直以为大学语文课就是枯燥地背诵古文、分析诗歌,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 我尤其喜欢其中对文章选材的考量。它没有选择那些过于冷僻、晦涩的篇章,而是精挑细选了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阅读趣味的作品。读《围城》,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智慧与讽刺的旧时代,体会着人生的无奈与幽默;读《边城》,沈从文先生笔下那如诗如画的湘西风情,以及那纯粹而动人的爱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甚至开始幻想自己也生活在那样的山水之间。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文章的解读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而是深入挖掘文本本身的意蕴,引导我们去思考作者的创作动机、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这些作品对当下社会的意义。这种解读方式让我觉得,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可以与我们产生共鸣、启迪我们思考的活的生命。 语言的学习方面,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它通过分析那些经典作品的语言特色,让我认识到汉语的魅力所在。无论是古文的凝练与典雅,还是现代文的流畅与生动,都让我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语言学的小知识,让我对词语的演变、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对于我今后的写作和表达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大学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让我看到了文学的广阔天地,体验到了文字的无穷魅力,也提升了我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我不再觉得大学语文是一门负担,反而把它当作一次与伟大灵魂对话、丰富内心世界的宝贵机会。
评分这本《大学语文》的编排和内容设计,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了。我一直是个对文学不太感冒的人,总觉得那些古文、散文之类的东西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但是,拿到这本教材后,我真的有点被打动了。 首先,它的选文范围很广,涵盖了从先秦诸子到当代名家,各种体裁都有涉猎。我特别喜欢里面一些近现代的文章,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那些犀利而深刻的批判,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也让我开始反思很多社会现象。还有一些现代散文,比如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那种平淡朴实中透露出的生活情趣,让我觉得文学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它也可以很贴近生活,很温暖。 其次,这本书在解读文章时,也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灌输。它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文章的妙处。比如,在分析一首诗歌的时候,它不会直接告诉你这首诗讲了什么,而是会引导你去关注诗人的情感、意象的运用,以及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这样的方式让我觉得,我在和作者一起创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做了很好的示范。我发现,好的文章不仅仅是内容好,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它通过分析那些优秀作品的遣词造句,让我看到了语言的无限可能性。我开始留意自己说话和写作时使用的词汇,希望能变得更精准、更生动。 总的来说,这本教材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是让你去“学”语文,而是让你去“感受”语文。它让我在阅读中找到了乐趣,在思考中得到了启迪。对于我这种原本对文学“无感”的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一本让我刮目相看的教材。
评分我一直觉得,大学语文这门课,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必修的学分,应付了事。但当我翻开这本《大学语文》后,我才意识到,它其实可以承载的东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这本书的编者显然是花了心思的。它没有把大学语文变成一本厚重的“工具书”,而是试图把它打造成一本“引路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在介绍一些古代散文大家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关于他们生活趣事或者创作理念的讲解。这些“花边新闻”看似不那么重要,但却能让我更立体地了解作者,从而更容易理解他们的作品。比如,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书里简单介绍了他的坎坷仕途和豁达的心态,这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他的文章总是那么洒脱,那么充满人生哲理。 另外,这本书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文学概念,比如“意境”、“象征”等,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并且用具体的文学作品作为例子来佐证。这对我这种文学理论功底薄弱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是朦朦胧胧地理解,而是能够真正地抓住这些概念的精髓。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书中在某些章节会设置一些“思考题”或者“讨论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那种有标准答案的,而是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去回答。这让我觉得,文学并不是只存在于书本里,它也可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本教材让我感觉,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在学古人写的东西,更是在学一种看待世界、理解人生的方式。它让我开始主动去探索文学的奥秘,而不是被动地被知识淹没。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大学语文》的时候,我没抱太大期望,毕竟语文这东西,学了这么多年,好像也没觉得有什么大的进步。但是,这本书确实让我耳目一新,甚至有点惊艳。 首先,它的排版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没有那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图表或者华丽的装饰,就是很纯粹的内容呈现,这让我很容易就能集中注意力。然后,它的选文真的很有品位,既有经典名篇,又不乏一些被忽视但非常有价值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里面对一些古典诗词的解读,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考据,而是通过分析诗句的意象、情感,让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当时的心跳。特别是对一些描写景物的诗句,书中会引导你去想象那个画面,感受那个氛围,这让我觉得,读诗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游戏,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再者,这本书在讲解文学理论的时候,也处理得非常巧妙。它不会突然抛出一堆专业术语,而是循序渐进,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并且总是能够巧妙地将理论与具体的作品联系起来。这让我感觉,那些之前觉得很抽象的文学概念,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我不再是被迫去记忆,而是真正地理解了它们。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的指导。它通过分析优秀的文章,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地组织语言,如何用更生动的词汇来表达情感,如何构建更有逻辑的段落。这对于我这种写作苦手来说,简直是救星。我开始尝试运用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发现自己的文章确实在慢慢进步。 总而言之,这本《大学语文》让我对这门学科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不再觉得它是“务虚”的,而是觉得它能够真正地丰富我的内心,提升我的表达能力,甚至影响我的人生观。
评分我一直觉得,阅读是与自己灵魂对话的过程,而这本《大学语文》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平台。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娓娓道来,引导我探索文字背后的深邃。 这本书的选材是极具匠心的。它没有局限于某个时代或者某个流派,而是横跨古今,包容万象。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叙事性散文的解读,作者们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历史名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通过他们的故事,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光辉,也思考了命运的无常与坚韧。 语言的魅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发现,仅仅是遣词造句的微小差异,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书中对一些修辞手法的分析,让我对语言的艺术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开始留意自己说话时用词的准确性,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更多的比喻和象征,让我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这本书在引导读者进行独立思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为了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我常常在读完一篇文章后,会停下来思考作者的意图,文章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对当下的启示。这种主动的思考过程,比被动地接受知识更有价值。 这本书还让我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那些精彩的故事,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哲理,都像甘泉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灵。我不再觉得阅读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 总而言之,这本《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帮助我完成学业的工具,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它让我看到了文字的力量,感受到了思想的深度,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懂得思考、更热爱阅读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