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控制焦虑
定价:35.00元
作者:(美)阿尔伯特.埃利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114508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健康的焦虑感(包括担忧、谨慎和警惕),可以说是一种恩赐:它可以抵挡危险,保护你的生命,使你意识到那些你可以改变的“不好”事物。不健康的焦虑感则完全不同:它会导致一种麻木的恐慌感、过分的担忧和恐惧情绪,这些情绪会阻止你去做那些你认为“很危险”的事情,而实际上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危险性。不健康的焦虑会阻止你去享受正常生活和发展人际关系,你会认为这些事情有很大的潜在风险。这种心理会使你表现不佳,并消磨你的时光,还会阻止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利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训诫语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焦虑感。埃利斯博士曾成功治疗过数十名患者,其中包括患有表演焦虑症、就业危险恐惧症、性功能障碍和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你将在本书中看到这些案例。除此之外,本书还列出了200多条至理箴言,它们会使你缓解那些不健康的焦虑感,有助于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享受到更多的成功、快乐和幸福。
目录
作者介绍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卡尔·罗杰斯,弗洛伊德第三)。
埃利斯创立了对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为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疗法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见效快,为中国心理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
埃利斯自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治愈了15 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并在纽约创立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院。
埃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丰富的作者之一。多个核心心理咨询期刊都曾刊登过埃利斯的文章,他的文章刊登次数堪称心理咨询领域之。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其中有许多都成为长年畅销的经典,有几本著作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
2003年,当他90岁生日的那天,他收到了多位公众知名人物的贺电,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卡尔·罗杰斯,弗洛伊德第三)。
埃利斯创立了对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为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疗法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见效快,为中国心理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
埃利斯自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治愈了15 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并在纽约创立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院。
埃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丰富的作者之一。多个核心心理咨询期刊都曾刊登过埃利斯的文章,他的文章刊登次数堪称心理咨询领域之。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其中有许多都成为长年畅销的经典,有几本著作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
2003年,当他90岁生日的那天,他收到了多位公众知名人物的贺电,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在2007年的《今日心理学》杂志上,他被誉为“活着的的心理学家”。
他是*长寿的心理学家,2007年安然辞世,享年93岁,被美国媒体尊称为“心理学巨匠”。
生平
1913年9月27日,阿尔伯特·埃利斯出生在美国匹兹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3个孩子中的长子。
4岁时,埃利斯全家移居纽约市。
5岁时,埃利斯因肾炎住院,因此不能再从事他所热爱的体育运动,从而开始热爱读书。
12岁时,埃利斯父母离婚了。他的父亲长年在外经商,对自己少有关爱,母亲同样感情冷漠,喜欢说话,却从不倾听,父母关系向来很差。曲折的经历让他对人的心理活动充满兴趣,小学时就已经是个很能解决麻烦的人了。
进入中学以后,埃利斯的目标是成为美国的小说家。为了这个目标,他打算大学毕业后做一名会计师,30岁之前退休,然后开始没有经济压力地写作,因此他进入了纽约市立大学商学院。经济大萧条来了,击碎了他的梦想。他仍然坚持读完大学,获得了学位。
大学毕业后,埃利斯开始做生意,生意不好不坏。这时埃利斯对文学还是痴心不改,他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写纯文学作品。
28岁时,他已写了一大堆作品,可都没有发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不能靠写小说生活,于是开始专门写一些非文学类的杂文,并加入了当时的“性–家庭革命”。这时他发现很多朋友都把他当作这方面的专家,并向他寻求帮助。此时,埃利斯才发觉原来他像喜欢文学一样喜欢心理咨询。
1942年,埃利斯开始攻读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主要接受精神分析学派的训练。
1943年6月,埃利斯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
1947年,埃利斯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如同当时大部分心理学家,这时候的埃利斯是个坚定的精神分析信徒,下决心要成为的精神分析师。
20世纪40年代后期,埃利斯已经在当地的精神分析界小有名气,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还先后在纽约市以及新泽西州的几所机构内身居要职。可就在此时,埃利斯开始对自己钟爱的精神分析事业产生了怀疑。
1953年1月,埃利斯彻底与精神分析分道扬镳,开始将自己称为理性临床医生,提倡一种更积极的新的心理疗法。
1961 年,该疗法改名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
1993 年,埃利斯又将该疗法更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因为他认为理性情绪疗法会误导人们以为此疗法不重视行为概念,其实埃利斯初创此疗法时就强调认知、行为、情绪的关联性,而且治疗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都包含认知、行为和情绪三方面。
2004年,埃利斯罹患严重的肠炎。
2007年7月24日,埃利斯自然死亡,享年93岁。
文摘
序言
最近,我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过度思考”的怪圈。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我都会在脑子里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可能性,结果反而让自己更加纠结和烦恼。尤其是当想到一些不确定的未来,或者回想过去的一些“小错误”,就会开始莫名的紧张和不安,这种感觉真的非常消耗人。我尝试过分散注意力,也试过自我安慰,但似乎效果都不太明显,那种“隐隐的担忧”总是时不时地冒出来。我太渴望能够摆脱这种被焦虑牵着鼻子走的状态了,我想要重新掌控自己的思绪,让自己能够更专注地活在当下,更积极地去体验生活的美好。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为我提供一些宝贵的指导,让我能够学会如何识别并化解那些不必要的担忧,最终寻回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评分不得不说,生活就像是一场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的冒险,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摸索前行。最近,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不确定感”,它渗透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时常感到不安和烦躁。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陷入深深的担忧,脑海里会不断地预演最坏的结果,这种负面情绪像一个黑洞,吞噬着我的能量和积极性。我清楚地知道,这种状态对我的身心健康都构成了威胁,但却又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此,我非常渴望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获得一些能够帮助我“驯服”这种内在不安的力量。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再被那些无端的恐惧所束缚,重新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以更加平和、自信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和自我成长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了解自己,理解情绪,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最近,我注意到自己身上的一些变化,比如容易紧张、思虑过多,对未来的事情总是抱有一种莫名的担忧,这些都让我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我总是在想,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不再那么“敏感”,不再那么容易被外界的压力所影响,而是能够建立起一种更强大的内在稳定性和韧性?这本书的书名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焦虑的本质,并且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探索内心世界的一盏明灯,帮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评分我一直觉得,焦虑就像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暴雨,它可能来得毫无征兆,却能瞬间将人淹没。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工作、生活、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稍不留神,就会被焦虑的大潮所裹挟。我特别怀念那种内心宁静、思维清晰的状态,感觉那才是“正常”的我。最近,我开始反思,这种持续的焦虑是否正在悄悄地偷走我的生活质量,让我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也越来越不自信。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焦虑的根源,并且找到一些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我期待它能帮助我识别出那些让我产生焦虑的“触发点”,并且教会我如何用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去回应,而不是被动地承受。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焦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控制”。
评分收到!作为一名资深的“读书人”,我来为你构思几段关于《控制焦虑》的评价,力求自然、生动、且风格各异,绝对不包含书本的实际内容。 终于找到一本能让我心安的书了!最近这段时间,感觉整个人都快被一种无形的网给缠住了,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脑子里总是乱糟糟的,像是有无数只小虫子在啃噬着我的思绪。晚上睡不着,白天精神差,朋友约我出去玩,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生怕自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吃力,一个小小的任务都能让我心烦意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尝试过各种方法,听舒缓的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运动,甚至尝试过冥想,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那种焦虑感就像跗骨之蛆,挥之不去。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心里瞬间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我渴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给我指引方向,教会我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翻开这本书,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给我带来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实践,最终战胜内心的“敌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